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刘煜杰 郝亚杰 张超 何敬夷
摘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价值引领与基本遵循。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如何运用“两山”理论指引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兴旺,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是当下社会研究的一项主要任务。本文以“两山”理论为指引,以“两山”理论转化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为路径,明确乡村产业振兴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提出通过厚植乡村生态本底,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加快推动实现乡村产业提档升级和绿色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集中体现在乡村,同时乡村也是绿水青山资源的集聚地,应该成为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载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准确把握“两山”理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对加快构建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探索乡村产业兴旺的“两山”理论转化路径模式,增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经济活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准确理解“两山”理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大意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体现了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的重要转折与变革,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是坚定不移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实现产业的绿色振兴。“两山”理论鲜明地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两山”理论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创造性的认识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并非水火不容,而是鱼水不可分离。“两山”理论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乡村产业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要在夯实生态环境本底的过程中探索产业绿色发展路径,实现生态兴产、绿色富农。
(二)“两山”理论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创新性的价值理念。生态环境就是资源,就是生产要素,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乡村发展产业就是要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不断将其自然价值、自然资本转化为经济价值、物质资本,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在更高层次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做到“捧得来金山、留得在青山”。
(三)“两山”理论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突破性的行动方法。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两山”理论为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保证了生态环境保护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战略定力。乡村发展产业就是要在“两山”理论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共赢”等理念下,摒弃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改革传统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积极探索“两山”理论转化路径模式,总结凝练乡村产业兴旺典型做法
2020年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间节点,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谋划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特别是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坚持“两山”理论,通过推动乡村产业绿色发展,如期实现了脱贫目标,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提供了可借鉴、可参考的典型经验做法。
(一)以农业绿色循环发展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模式。部分生态环境优良、以农业为主导的地区,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农耕文化、人居环境,以资源永续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环境优势,推动发展循环化、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农业,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特色生态种养殖、乡村旅游等,实现了生态与农业、农村、农民效益的统一。如安徽省岳西县石佛村依托历史闻名的国家级茶树良种“石佛翠”母树,弘扬“岳西翠兰”传统技艺,大力发展原生态有机茶园,并开发茶叶采摘、手工制作、户外登山等旅游项目,2013年~2017年期间共为村内贫困家庭劳动力发放租金及农民工工资505万元,实现了发展保护和脱贫攻坚共赢。
(二)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为核心的生态工业模式。部分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较大、产业发展能力和潜力较低的地区,坚持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转型置换升级,不断腾出生态环境容量,并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推进农村工业低碳、低耗、循环、绿色、高质量发展。如北京市门头沟区炭厂村,鼎盛时有几十座炭窑,由于山区禁止砍伐树木,烧炭业逐步退出。炭厂村人以产业转型发展为突破口,探索出“生态旅游+创新组织管理分配方式”的新型发展模式,建成“神泉峡风景区”,打造了冰瀑景观,2019年炭厂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476万元,人均劳动所得1.86万元,实现了“一盆火变一片绿”。
(三)以生态资源变现共赢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旅游模式。部分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特色风土人情的地区,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发展旅游产业,将乡村的自然、地理和人文资源转变为可以增值和变现的资本,推动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基于乡村和生态的经济消费蓬勃发展,带动百姓增收致富。如河南省郑州市泰山村结合黄帝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引进国内知名文旅品牌千稼集,按照“原味乡村”“民国风情”“激情岁月”三大主题,布局六大产品业态、11种主题业态供游客体验,每年集体经济收入超千万元,仅2017年接待旅游人数就达120万人次。
(四)以产业链条延伸增值发展为核心的生态产业融合模式。部分产业融合层次较低、产业链条不太完善的地区,通过“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大生态与大数据产业、大健康产业、大旅游产业等协同发展,进一步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如贵阳乌当区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推动医养健管融合、康养健游联动、种养加销一体、政产学研结合,实现大生态与“大健康、大数据、大旅游”产业融合发展。2017年,农民家庭年均旅游收入14.5万元,实现生态脱贫588户1757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余万元。
三、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推动乡村实现产业振兴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生态红线,依托资源、环境、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努力把特色资源优势转变成产品优势、产值优势,推动科技、业态和模式创新,打造绿色产业链和资源循环利用链,进一步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加快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百姓富裕。
(一)厚植乡村生态本底,筑牢产业绿色发展根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农村生态空间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因地制宜实施农村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与修复工程,支持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与恢复、水生态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提升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扎实做好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夯实生态环境本底,守住环境质量底线,维护好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二)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引领乡村产业提档升级。立足本地资源、结合实际整体谋划农业产业布局,深入挖掘农村生态潜力,推进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有机农业,推广特色种养业标准化、绿色化发展,大力推动“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用循环、清洁、低碳技术和模式改造升级现有产业;着力提升生态服务业水平,优先发展生态旅游;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和全链条开发,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多种产业和融合型产业,鼓励建设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不断完善特色生态产业体系建设。
(三)建立长效保障机制,优化产业稳定发展环境。鼓励有条件的乡村优先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加快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业企业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逐步健全财政投入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产业发展基金,重点用于乡村产业技术创新。加快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引导各类人才到乡村兴办产业。不断完善用地保障政策,有序开展县域乡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村庄空闲地、厂矿废弃地及“四荒地”等土地综合整治。
(四)总结凝练经验模式,提升典型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典型案例汇编成册、新闻媒体专题报道、制作专题纪录片、引导公众走进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地区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乡村产业振兴成功做法、典型经验、有效模式、可行路径的总结宣传。开展推进特色产业持续发展现场观摩,引导加大乡村产业发展资金项目投入,注重乡村产业发展风险防范。积极利用国内、国际多种场合,宣讲中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探索经验故事,提供乡村产业兴旺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中心,本文有删节)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