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

作者:杨品高 杨兆鳌    文章来源:大理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15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因此,发展生态农业要求把粮食生产与各种经济作物发展相结合,种植业与林牧渔等业发展相结合,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提高对增强建设生态农业紧迫性的认识。目前,生态农业建设是刚刚起步,存在着一定困难和问题。首先,农业资源短缺。从耕地上来看,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势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农产品增长空间日趋变少;其次,生态环境恶化。一是农业环境污染,由于滥用化肥、农药使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从而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二是森林覆盖率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水土流失严重。再次,社会环境条件弱化,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不相适应,给资源环境造成压力。
    二、建设生态农业、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生态农业要求建立“一业为主、综合发展、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高效无废料系统,结合运行实际,应在大田建设粮(菜)、畜、沼、水四位一体循环工程,在果园建立果(林)、草、畜、沼、水五位一体循环工程。在果园可通过种草实现立体种植,既为畜禽提供饲料、又能保水增肥,这种模式是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结合的配套发展和良性循环体系,可以实现净化环境、减少病虫害、减少投资、增产增收增效。
    三、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科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能使农业增长从单纯靠资源和环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一是要加强农民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普及生态知识,发展生态农业,运用生态技术,发展生态经济。二是选育和引进优良品种,搞好良种储蓄。三是在适宜市场带动的领域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四是创新农作制度,推行农业标准化,变偏施氮肥为多施天然有机肥、变大水漫灌为节水灌溉、变滥用农药为科学施用药。五是注意引进和吸收发达地区有关农业资源的节能,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的先进技术,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替代等。
    四、实现四个结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把生态农业建设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要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的试点,及时推广应用,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合理的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二是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创新经营机制相结合,发展农业产前产后的延伸产业、积极招商引资、扶持龙头企业、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连接机制,形成种养加、农工贸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三是把生态农业建设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整合农业旅游资源,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增加群体效益。四是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创新投入机制相结合,探索建立政府引导、 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的投入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水资源价值对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影…
    1 水资源价值概念    传统的水资源价值观认为“水资源无价、…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