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松:建设生态城市 急需系统转型

作者:王如松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11

  【摘要】本文系统论述了生态的耦合关系、系统知识与和谐状态3种内涵,阐明了城市生态包括人类行为的社会生态、物质代谢的经济生态和环境友好的自然生态3个层次,是绿韵(蓝天、绿野、沃土、碧水)和红脉(产业、交通、城镇、文脉)的融合,是天、地、人关系的和谐而不只是保护城市生物。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三大支柱(安全生态、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城市复合生态建设当前急需搭建的十大生态服务平台,以及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就是通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演化过程。

  什么是生态城市?

  阅读提示

  城市是一类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的具有高强度社会经济集聚效应和大尺度人口、资源、环境影响的地球表层微缩生态景观。生态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改善人与环境的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人文生态关系。

  生态是一个多义词,有耦合关系、系统知识与和谐状态3种内涵。首先,生态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生命个体与整体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关系,是生命生存、发展、繁衍、进化所依存的各种必要条件和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总和。其次,生态是一种学问,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环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自然哲学,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系统科学,是人类塑造环境、模拟自然、巧夺天工的一门工程技术,还是人类怡神悦目、修身养性、品味自然、感悟天工的一门自然美学。第三,生态还是描述人类生存、发展环境的和谐或理想状态的形容词,表示生命和环境关系间的一种整体、协同、循环、自生的良好文脉、肌理、组织和秩序。

  “生态”二字中,“生”的中文由人和土构成,表示生命、生产、生活、生存,其动力学机制一是“竞争衍生”,只有开拓、竞争,物种才能生存、繁衍;二是“整合共生”,不同生物个体之间、种群之间必须求同存异、相生相扶、互利共赢、整合协调,系统才能进化;三是“循环再生”,包括物质的循环再生、信息的反馈更新、生命的新陈代谢,生命系统才能生生不息螺旋上升;四是“适应自生”,生物既要改造自己适应环境,又要改造环境适应自己,有强的抵御外部风险和受干扰后迅速恢复的能力,以及强的自组织、自调节、自力更生的系统活力,世代才可自强不息、持续发展。

  “态”的中文繁体由自然的“能”加人文的“心”组成,表示状态、动态、过程、格局,其控制论机理一是“物态谐和”,输入输出要平衡、数量质量要协调;二是“事态祥和”,局部整体要兼顾、时——空——构——序要统筹;三是“心态平和”,哲学、科学、工学、美学天人一统,功利、道德、信仰、天地境界圆融;四是“世态亲和”,群体关系融洽、亲情友情诚挚,民心思进、世风淳朴。

  生态就是达尔文的物竞天择、老子的道法自然、人类生态的绿韵红脉以及天人合一的心同文化。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体现在人与环境关系的体制合理、决策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活俭朴、行为自觉、公众参与和系统和谐,展现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风尚,涉及

  体制文明、认知文明、物态文明和心态文明。生态文明包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哲学、科学、教育、医疗、卫生)、对生产方式的组织(产品的纵向、横向和区域组织方式)、对人类行为的规范(道德、伦理、信仰、消费行为、价值观)、对社会关系的调控(制度、法规、机构、组织)以及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和心态产品(建筑、景观、产品、文学、艺术、声像)等。

  原始文明以采摘狩猎为特征,以发明用火和金属工具为标志,是一种自生式的社会形态;农业文明以种植养殖为特征,以发明灌溉和施肥育种为标志,是一种再生式的社会形态;工业文明以市场经济为特征,以大规模使用化石能源和机械化工产品为标志,是一种竞生式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以社会公平为特征,是一种共生式的社会形态。从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人类经历了畏惧自然、顺应自然到征服自然、驾御自然的历史演变,还原论和人定胜天的思想占了主导地位,人越来越脱离自然但又不得不依赖自然。生态文明则要把工业文明拉回天人合一的可持续生态文脉中来,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竞争与共生、开发与保育间的生态关系。生态文明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是基于前述几类文明基础上的集竞生、共生、再生、自生功能于一体的高级社会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持续发展就是要建设一类以生态经济、信息技术及和谐社会为标志,基于前述几类文明的,集竞生、共生、再生、自生机制于一体的红绿交错的生态文明社会。

  城市是一类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的具有高强度社会经济集聚效应和大尺度人口、资源、环境影响的地球表层微缩生态景观,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其自然子系统由5类自然生态要素:水、土、气、生、矿所构成;经济子系统包括开发、生产、消费、流通和还原5个部分;社会子系统包括人口、人文、人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辨识与综合3个子系统在时间、空间、过程、结构和功能层面的耦合关系。

  城市生态退化的五色生态效应(红色的热岛效应;绿色的水华效应;灰色的灰霾效应;黄色的沙尘效应以及郊区白色的秃斑效应)的生态不文明根源是城市代谢的失衡、系统的无序和管理的失调,包括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和耗竭,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破碎和板结,社会行为在局部和整体关系上的短见和反馈机制上的缺损,即物、事、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关联的失衡。城市生态包括人类行为的社会生态、物质代谢的经济生态和环境友好的自然生态3个层次,是绿韵(蓝天、绿野、沃土、碧水)和红脉(产业、交通、城镇、文脉)的融合,是天、地、人的和谐,而不是回归自然或城市生物生境的平衡。和谐的城市生态关系包括城市人类活动和区域自然环境之间的服务、胁迫、响应和建设关系,城市环境保育和经济建设之间在时、空、量、构、序范畴的耦合关系,以及城市人与人、局部与整体、眼前和长远之间的整合关系。生态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改善人与环境的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人文生态关系。建设天蓝、地绿、水清、人和,宜居、宜业、宜民、宜久,繁荣、文明、和谐、生机勃勃的人居环境。

  生态城市如何转型?

  阅读提示

  生态城市的产业转型,急需推进资源耗竭、环境破坏型工业经济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经济转型;生态城市的社会转型,急需推进决策方式从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生活方式从物态文明向生态文明,能力建设从个体经济人向群体生态人的社会转型。

  生态城市是人们对按生态学规律(包括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人类生态)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政域的简称,旨在通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和技术创新,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市域内外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充实、健康、文明的生态社区。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自适应过程,旨在促进生态卫生、生态安全、生态景观、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等不同层面的进化式发展,实现环境、经济和人的协调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的三大支柱是安全生态(饮水、食物、空气、交通、住宿、防灾的安全),循环经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调控活动)与和谐社会(社会公平、景观和谐、政治稳定、民心安定、文化传承),旨在通过生态产业的孵化、生态景观的培育和生态文化的诱导去弘扬一种高效的生态技术、和谐的管理体制和系统负责的社会行为,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建设新模式。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从化石能源、化工产品、地表硬化、水体绿化、空气酸化、生物退化为特征的工业景观向以净化(干净、安静、卫生、安全),绿化(景观、产业、行为、体制),强化(富强、健康、和谐、持续),活化(水欢、风畅、土肥、生茂)及美化(文脉、肌理、韵律、标识)为特征的生态文明景观进化。

  水华、灰霾、热岛、疾病是城市生态安全的四大瓶颈。流域生态管理、湿地生态修复、生态工程建设、产业生态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城市生态服务的抓手。灰霾不只是城市SO2,N O x 、TSP、PM的环境排放问题,更是区域气候条件、景观格局、城市下垫面、城乡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活动相互作用的复合生态系统问题,需要从生态规划、建设与管理入手,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强化生态服务功能建设,改变农业耕作技术和生产方式、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土地利用格局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城乡系统推广清洁生产、生态交通、健康代谢和生态卫生技术,减少人类活动对三维流场的扰动。

  生态城市的产业转型,急需推进资源耗竭、环境破坏型工业经济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经济转型,发展以竞生、共生、再生和自生机制为特征的服务经济、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推进传统生产方式从产品导向向功能导向、资源掠夺型向循环共生型、厂区经济向园区经济、部门经济向网络经济、自然经济向知识经济、刚性生产向柔性

  生产、从减员增效走向增员增效、职业谋生走向生态乐生的循环经济转型。

  生态城市的社会转型,急需推进决策方式从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生活方式从物态文明向生态文明、能力建设从个体经济人向群体生态人的社会转型。生态城市建设需要运用科学发展观去认识、简化、调控、欣赏复杂性,运用生态工程手段去规划、建设、管理和宣传可持续性。具体的行动路线应包括制定生态城市发展纲要,强化生态城市体制建设,实施生态城市工程建设,加强生态城市宣教系统,推广生态城市文明地图,组建生态城市自愿军团等政府,企业,社会上下结合的活动。

  怎样建设生态城市?

  阅读提示

  生态城市建设过程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建设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的通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演化过程。

  生态城市建设有赖于5种动力:政府引导、科技催化、企业赞助、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生态城市规划要从对传统双赢战略的反思中强调区域环境尺度上的生态整合;物质生产方式的改革;人的素质观念的升华,实现人、物、境3层次的协调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可分为4个阶段:理念策划与概念规划,详细规划和立法,生态工程设计与建设,生态系统调控与管理。生态城市规划包括生态概念规划、生态工程规划和生态管理规划。城市生态概念规划包括自然和人类生态因子规划,生态关系规划,生态功能规划,生态网络规划。生态工程规划包括水、能源、景观、交通和建筑等的系统工程规划,生态管理规划包括生态资产、生态服务、生态代谢、生态体制、生态文明的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从众多表象问题(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健康下降等)的辨识开始,审视其生态学本征,了解其科学症结(生态滞留与耗竭、结构破碎与功能板结、行为短见与机制缺损),进而了解它的机理(动力学机制、控制论原理、系统关系等),并从区域生态规划、人居生态管理、产业生态建设的层次来综合指导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规划对象上要从以物与事为中心转向以人类行为的调控为中心,空间尺度上要重视区域和流域研究,时间尺度上要重视中跨度间接影响的研究,规划方法上要从描述性转向机理性,规划目标上要从应急型、消耗型转向预防型、效益型;技术路线上要重视自下而上的生态单元研究(如生态建筑、生态企业、生态社区等)。人居环境建设急需4类生态转型:从物理空间需求到生活质量需求;从污染治理需求到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从城市绿化需求到生态服务功能需求;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到面向过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北京共轭生态规划研究以绿色和红色空间的犬牙交融关系为主线,以蓝色和灰色脉道活化为经络,展肢瘦身(诱导、延伸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糖葫芦串型多功能生态主动脉,凸现城市生长轴;疏散、缓解三环内过大的人类活动压力),舒筋活络(疏浚、活化城市人、物、气、水的流通网络,特别是城区的风道、水道、交通和静脉网线;改造、优化城市不同等级的交通枢纽、节点和物质、人员转运站点),外楔内插(从外向内楔入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绿蓝空间,内部见缝插针,切红缀绿、改灰复蓝),以及入地上天(从平面生态建设向空中和地下生态建设发展,推进建筑物的屋顶和立面绿化、街道及地下空间的立体开发以及地表水可渗透地面)。通过逆摊饼生态工程强化区域生态服务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破解热岛效应、灰霾效应、污染效应和阳伞效应,让自然融入城市,让社区充满生机,让市民享受自然。

  生态城市建设当前急需搭建十大生态服务平台:由政府、企业、社区及拾荒民工共同参与的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生态工程发展平台;城市工矿土地生态功能审计监控平台;区域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监测与数字化平台;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策划、规划、催化和孵化咨询产业发展平台;居民身、心、德、智、趣的生态修学、修养、休闲产业发展平台;城市水、土、气、生、矿的自然生态修复、涵养、保育的景观和土地生态修复平台;产品生态安全监控与认证平台;城市生态风险监管和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平台;农田生态服务产业发展平台(以公司带农户、工厂带农村、工业带农业、生态服务带污染防治,将与农田生物质生产有关的生产、加工、流通等产业整合,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民城镇化、农田生态化、农村现代化);农村人居生态卫生和生态能源服务业发展平台(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及清洁能源建设的规范化、规模化、网络化的生态工程设计、施工、建设、维修和物业管理一条龙的工程服务)。

  生态城市建设过程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建设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的通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演化过程。生态城市的“绿(Greening)”是个动词,它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过程、一种动力、一种行为、一种生机、一种文化。生态城市不仅需要形态结构的景观绿,还要过程功能的机制绿(拼搏竞生、协同共生、循环再生、自力更生)。“生态城市”中的生态不是简单的天蓝地绿、山清水秀,也不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乌托邦,而是一种竞争、共生、再生、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一种具有多样性、适应性、可持续性的活力结构;一种时间、空间、数量和秩序持续与和谐的服务功能;一种不断进化与完善的通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一种发展生产力同时又保育生存环境的战略举措。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渐进过程,是一场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变革,需要强化完善生态规划,活化整合生态资产,孵化诱导生态产业,优化升华文化品位,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典型示范滚动发展。

  【作者简介】王如松,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副主席,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副主席,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寻找地球角落:相互吞噬的气旋形成…
    据英国《卫报》报道,美国宇航局5月的“地球天文台”以及…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