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节能减排 建设生态文明

——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和国家环保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代表发言摘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8


  从国家宏观战略考虑环境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教授 温铁军
  我认为,应从国家宏观战略的角度来考虑环境问题,瞄准近期国务院强调宏观调控的关键和热点,从全局角度总体把握环境问题的相关解决方案。
  为此,应关注如下改革:一是生产环节纳税应改为财产环节纳税为主,财税体制改一个字,可以改变地方政府迫于财政压力而大干快上所必然造成的资源环境破坏的局面。
  二是改变事实上仍鼓励出口资源和环境的贸易政策。
  三是重视新农村建设战略对于农村立体污染的缓解作用和“现代农业”作为政策思想提出之后农村环境体系重新构建的可能性;因为这确实是最低代价的生态修复,有利于我国环境的整体改善。
  应加强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 魏复盛
  我对2008年的工作建议如下:
  在职能方面,国家环保总局应以监督执法为主,而不是以治理环境污染为主,不能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必须实行环境监督,在环境决策上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管理机构方面,我国可学习美国的环境管理政策,借鉴美国的垂直管理和横向管理相结合的模式。美国实行双重管理的模式既有跨区环境管理,同时在地方都设有环保部门。目前,我国环境管理没有实行垂直管理,不利于地方开展环保工作,不利于地方环保部门搞环保,因为官位和职权多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
  国家环保总局应协调农业、林业、水利、卫生等部门,制定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条例。农村污染中总氮总磷富营养化占60%左右,若不尽快制定规范,水质根本无法得到改善。针对目前一些地方农业污染面临无法管、无机构管、无能力管等问题,国家环保总局可牵头制定规划并建立相应的机构,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研究,专门研究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动态发布企业的准入门槛,建立相应的标准,定期公布能耗度,淘汰落后企业,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污染企业从源头上加以限制和控制。另外,目前我国全国采用统一的排放标准是不科学的,环保部门应根据环境质量与环境容量提高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事实上,一些企业的达标排放并不能达到要求,应加强排放标准的研究。
  应重视研究环境成本
  ◆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高工 殷瑞钰
  我谈3点意见:
  一是支持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部,部应该有部的职能和配置,不应局限在监督、执法上。二是环境战略研究非常重要。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等流程制造业是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应该统筹研究,要从立法、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综合考虑。此外,还应重视环境成本的研究。
  三是气候变化问题方面,国家环保总局应主动介入、主动参与和主动应对。如对巴厘岛路线图的应对问题,国家环保总局就要提前介入。
  加快推进环境经济政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王浩
  加强环境经济政策方面的研究。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谈节能减排,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谁节能减排、谁成本太高,节能减排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并且会在特定时期内暂时消除企业的利润空间。所以,我们要加强研究节能减排的机制。如排放标准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排放标准还是借鉴北美等国家的排放标准制定的,这不适合我国的国情。中国是半干旱地区,有一点污染就会影响河流、湖泊,因此标准不能一刀切,标准应定成几个等级。由于人口多、经济发展快,应因地因时制定相应的标准。
  要运用不同的经济政策应对环境污染。针对污染物排放超标问题,可进行梯级收费,超标得越多,收费就越厉害,通过经济杠杆进行调控。积极运用税收制度和
  贷款优惠政策、限批等政策。对真正做到节能减排的企业,使其在贷款等方面能得到一些优惠。对环境指标严重超标的企业,应从税收到排放标准、节能和污水处理标准等方面予以提高。所以,加强经济政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关注气候变化推动低碳经济
  ◆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 张坤民
  要加强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推动低碳经济的实现。
  首先,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最大威胁。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十分关注气候变化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所应采取的对策和为此进行的全球博弈。2006年末,中国发表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其中首次明确了中国要走低碳经济之路。2007年,曾培炎副总理在“6·5”世界环境日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科技部部长万钢和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等在谈话或文章中,都强调了低碳经济。2007年公布的《“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规划》中,也特别提到了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二氧化碳问题,突破了“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中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范围,国际反应很好。
  要深入研究什么是低碳经济,英国和欧盟为什么热心低碳经济,中国怎么实现低碳经济,我国面临哪些挑战,在全球博弈中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战略等问题。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在会上表现出色,此次会议除减排目标外,还强调了另外3个以往较受忽视的问题: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问题;资金问题。这3个问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极为关切的。但是,如何实现可操作的技术开发与转让?如何获得可实现的资金支持?这些也都需要提前进行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的实际进展,对于帮助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发展至关重要。
  采用低碳经济的战略应对气候变化,如果能在我国付诸实施,许多环境与发展问题都可能迎刃而解。“两委”拥有一些环境、经济、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专家,可发挥战略性研究的作用。
  建立适合国情的环境标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汤鸿霄
  在我国的环境战略研究中,应该考虑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方针政策。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战略究竟应该是怎样的?例如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控制的底线,它涉及环境政策的方方面面,如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建设投资、环境监督和突发事件评价、排污控制和收费、城镇给水建设和安全保障等。环境基准和环境标准是两个概念。环境基准是污染物对生态、人体产生影响的科学限度,是一种科学预期值,而环境标准简单地说是参照科学基准,根据实际上不同的环境条件,特别是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制定的可以实现的政策标准。
  如果标准脱离近期可能达到的水平,就很可能会成为虚设的标志,反而产生一定的负作用,造成经济虚耗、矛盾加剧、认识误区等,相关的政策不能落实反而导致污染很难控制。目前欧盟与美国的环境标准是参考环境基准,根据其生活质量水平(平均2万~3万美元)和社会财力及多年环保建设积累而制定的,也是逐年修订提高的。我们一方面要适应全球化标准和国际商品需求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环境污染欠账太多,环保基础设施薄弱,投入远不能满足需求,生产工艺结构有待调整,广大群众生活水平差距尚大等实际国情。因此,不能简单地以适应国际标准为目标,立刻、统一要求解决所有环境问题,应该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段有各自的适用标准,特别是要尽快拟定突发事件的标准。对多种化学品要因时因地加以限定,要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及其他条件,不宜以单一指标确定环境控制措施,要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循序渐进的环境标准。
  确保奥运期间空气质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郝吉明
  我认为,咨询委和科技委应关注奥运空气质量问题,环保总局应加强对此的领导工作。
  关于奥运期间的空气质量问题,环保总局与北京市政府已开过3次协调工作会议。事实上,“奥运行动规划”对空气质量做了明确的规定。北京市就臭氧问题专门上报了国务院(空气质量标准有臭氧的问题,只是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不一致而已)。对臭氧防治的研究应引起重视。前一段时期,中国环境科学院对臭氧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也对这一问题十分关注,但从各方面的反映中,表现出对臭氧问题重视不足。我们必须正面并积极应对臭氧问题,尤其是在奥运会期间,应采取一切措施,有效控制臭氧浓度。
  环境与健康应重事前预防
  ◆国家环保总局原副局长 汪纪戎
  我先谈谈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问题。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在2007年第三季度出现拐点,但是能源消耗的增量仍然大于存量,因此目前的拐点仅仅是有限拐点。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指标,可以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要加大环境与健康研究的力度。环境问题和健康问题应事前研究,而不能末端治理。2007年已发布了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这样可通过预防、事前干预等措施,实现环境和人类保护。
  最后,环境问题与贸易、税收存在一定关系。在贸易顺差的压力下,我国常常是输出环境、进口污染。因此,我们不能仅就环境研究环境,必须从民生问题考虑进行环境问题的研究。在这方面,我们可参考美国的环境保护政策。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解偶联剂在污泥减量上的应用
0 前言  活性污泥的消化过程是一个利用菌群将有机污染物质…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