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一个生态建设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我市(深圳)盐田区把生态保护提高到盐田发展生命线的高度,大力实施“蓝天、碧海、绿地”工程,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于今年8月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命名为华南地区首个“国家生态区”。盐田区在确立环境保护是“硬指标”新观念的同时,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做到了切实转变发展理念与着力创新发展模式相结合,有形的生态建设与无形的生态文化建设相结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调动企业积极性相结合,一系列理念的创新和实践的创新,为我们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切实转变发展理念与着力创新发展模式相结合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伟大革命,也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
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我国的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再加上长期积累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却是在20多年里集中出现,使我们难以模仿发达国家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必须走一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新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切实转变发展理念。
但是,发展理念的转变并不等于就能实现科学发展。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就难以避免走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老路。实际上,在经历了多年经济快速发展之后,深圳面临着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四个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在这种挑战面前,盐田区委、区政府认为,要从根本上减少环境压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在切实转变发展理念的同时,着力创新发展模式。为此,盐田区在提出了“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理念之后,下大力气闯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的特点,就是紧紧立足盐田的现有条件,走特色提升、特色取胜之路,不断完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赢得新的发展先机。
在这一新模式指导下,盐田在建区之初便从宏观政策、产业结构和企业层面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能源节约型经济,以港口物流业和旅游业为两大龙头产业,努力扶植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这一新模式指导下,盐田区在别人担心招不来商的时候,在自己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盛的情况下,下决心淘汰转移了110多家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企业;着力构建现代港口物流的产业“基地”、黄金海岸的旅游“胜地”、特色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高地”、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洼地”、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湿地”和文化产业的成长“园地”,把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很好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以港口物流业、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为支柱的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特色产业体系。
事实证明,这种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了盐田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2007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21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6.1%。而与上年相比,万元GDP电耗下降7.6%,水耗下降16.9%,建设用地下降3.7%,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源利用效率也位居深圳市前列。与此同时,辖区污水处理率、饮用水源水质状况、空气质量、城市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全部达到国家生态区的考核标准。今日的盐田,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和人居环境始终保持着一个较好的水平,逐步走上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
有形的生态建设与无形的生态文化建设相结合
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
生态文明最终要落实到公民的生态素养上。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相比,生态文化建设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也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没有这样一种无形的但又能融入人心的生态文化,实体的生态建设无法真正搞好;即使能取得一时的成效,也难以长久地坚持下去。因此,如何把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与无形的生态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也是在国家生态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努力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盐田区不仅在有形的生态建设上舍得花本钱,真刀真枪地干,还特别重视培育和建设生态文化,把塑造具有现代环保意识的一代新人、引导群众自觉担当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着力抓紧抓好,致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盐田区高度重视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宣传和深入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提高群众的资源环境意识,促使人们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价值观、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和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使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奉行的价值观。在生态文化建设当中,盐田区注重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鼓励公众自觉参与环保行动和环保监督,开展社区环保活动,倡导绿色文明,倡导绿色消费,提倡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区主管部门协同有关单位,在群众中认真开展了“创建生态区、发展循环经济”、“建国家生态区、做环保模范人”、“建环保家庭、做环保妈妈、当环保少年”等系列活动;各街道、社区也利用“居民论坛”、环保开放日、社区艺术节等多种载体,大力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并组织开展“市民环保奖”的评选工作,使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使建设生态家园成为人人参与的自觉行动。
经过不懈的努力,全区市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态文化逐步融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保护家园、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已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今天,在盐田到处可以看到这样动人的场景:小学生到社区去回收废电池,退休老人在自家周围种植树木花草,老年环保义工队利用早晚清理小广告,“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的会员自发地清除海底垃圾,社区居民在一点一滴地节水节电;各住宅小区也积极开展生态建设,美化小区环境,有的建成了人工湿地景观湖系统,有的建成了海水循环利用游泳池,有的建成了雨水收集灌溉系统。正是生态文化建设的扎实开展,调动了广大市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盐田创建国家生态区的工作才能取得如此突出的成效。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调动企业积极性相结合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通过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着力克服长期制约环境保护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这一方面要求政府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要求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生态行政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创建国家生态区的过程中,盐田区非常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政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从做好科学规划、完善政策保障、狠抓责任落实等多方面入手,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盐田在生态建设中坚持政府主要领导负全责,这不仅仅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而且是一种工作方式的大转变,真正从制度上、程序上把生态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体现出政府在生态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
——做好科学规划。2004年,区委区政府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等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论证,编制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盐田区国家生态区建设规划》,并于2006年1月通过了专家的评审,同年5月经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正式实施,成为指导全区创建国家生态区的指导性文件。
——完善政策保障。盐田区先后制订了《盐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指标体系》、《盐田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意见》、《盐田区循环经济发展白皮书》、《盐田区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近期实施方案(2006-2008)》,对创建国家生态区的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狠抓责任落实。盐田将生态区建设纳入了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区创建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并建立了例会制度、会商制度、情况报告制度、联络员制度,专题研究和集中解决生态区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将创建工作与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把国家生态区的创建业绩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奖罚的依据,层层分解和落实各项创建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企业。企业积极落实自己的生态文明责任,不但是爱护员工的表现,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如果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对生态文明负责和担当,那么建设生态文明就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盐田区十分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为调动企业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政府一方面定出规划、拿出资金,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另一方面坚持污染型企业一个不引进,资源消耗型项目一个不审批。与此同时,盐田还充分利用行政、法律和市场调节等手段,确保生态区建设各项指标落到实处,在全市率先建成环境监督管理全覆盖责任体系,将工业企业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加大对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通过这两方面的努力,使企业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在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有效的监督管理下,辖区范围内各企业都舍得在生态建设上下工夫、花本钱。深圳市第一个全部使用太阳能照明的生态公园、第一个大规模中水回用示范项目、第一个风力发电项目等等都建在盐田,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深圳抽水蓄能电站已进入实施阶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华侨城集团投资35亿元兴建的东部华侨城旅游项目,在生态保护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从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入手,做好对山、水、植被的全面保护,被授予“深圳市循环经济标兵单位”,并荣获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称号,成为我市“绿色经济”的典范。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文明发展模式的重大进步。把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让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依然能够生活在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盐田——国家生态区的魅力所在。
(深圳市委党校盐田分校调研组)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