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优化

作者:孙彦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1/20

孙彦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战略指引下,近年来我国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总体改善。着眼未来,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人类社会的生态环境危机很多都根源于不恰当的生态价值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完善生态文化体系,进而使得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生态文明意识形成共识、生态文明行为成为习惯。文化体系有别于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其组成部分包括不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文化氛围、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涉及各类亚群体的心理特征、情感体验和行为模式特征。遵循心理学规律的公共管理路径设计,能引导生态文明建设更有效地、更持续地增强公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笔者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对我国未来生态文化体系乃至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提出初步的思考和建议。

借助心理学理论,完善生态文化建设框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要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

从社会心理学以及文化研究的角度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阐述了生态文化的具体内涵,即公众的生态意识和对应的生态行为。公众对具体事物的认知理解及情绪反应构成了态度,而对态度的概括汇总则构成价值观念,态度与价值观念必然会映射到行为层面。将个体及群体心理因素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框架,能最终厘清生态文化体系中不同建设主体的内在逻辑闭环。

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能够引导个体形成生态自觉,进而使其生态行为成为社会普遍规范。但目前对公众的生态文化培育、生态意识引导及生态价值构筑,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应分析生态文化体系构建的内涵逻辑,进而从实践角度探讨生态文化体系的实现路径。

掌握公众心理特征,加强生态文化培育

剖析公众在生态文化体系构建中的心理状态。态度或价值观都是抽象的心理概念,其本身虽客观存在于个体内心,但需要运用特定的心理学方法才能对其准确提取和量化。生态文化培育工作中,首先要诠释公众目前的生态文明意识特点,评估不同群体的生态文化素养水平。应构建完整、科学的生态文化素养评估系统,运用心理测量手段在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群体间展开调查,深入挖掘其生态文明意识及生态文化素养现状。这将有利于制定因地制宜、随人群调整的动态培育措施,为后续构建生态文化培育体系提供基础。在政府管理和政策层面,分类评估工作可为定量考核各级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提供考核依据,帮助政府了解公众在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动态心理变化,进而为政策制定和公共管理提供参考。

理解公众在生态文化体系构建中的心理过程。根据心理学的双加工理论,个体在处理外界信息时往往运用认知和情感两个系统,认知系统相对更慢且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情感系统则相对更快且不占用过多的认知资源。生态文化培育的关键在于公众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理解。比如,对大部分未接触过环境灾害的公众,如果仅通过认知路径对其宣讲,告知当前环境状况的各项科学参数,很难令其形成具象化认知。因此,应通过情感路径,加强公众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情感联系,促使其对生态环境这一客观事物形成具象化认识,拉近个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心理距离,提升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情感认同。

促进公众在生态文化体系构建中的心理发展。态度和价值观都是稳定的心理特质,必须通过长期的教育和熏陶才能促使个体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儿童及青少年在成长阶段的态度和价值观更容易受到外部影响,因此生态文化培育的重点应放在学校和家庭之中,通过开展自然教育课程等形式加强对我国下一代生态环境意识的培育。在生态文化体系构建中,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态文化的观念和精神,充分考虑我国公众的文化心理要素和民族心理特征,发扬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

遵循公众心理特性,创新生态治理模式

充分认识行为助推优势。行为助推的本质是强调遵循个体心理规律,通过行为发生情景的精巧设计来达到行为改变、促进个体福祉的目的。行为决策研究中默认选项的设置就是通过减少个体的决策负荷,引导个体做出更优选择。这种依赖于个体思维惯性的治理手段,尽管只是在决策流程上做出了很小的调整,但因为符合决策心理的特征,最终可极大提高公共管理效率。行为助推的设计通常简洁明了,执行成本一般比其他管理措施更为经济。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这意味着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是一项长久的、柔性的治理工作。相比于行政命令或法律规定,行为助推并非严厉的管制而更接近于柔性公共管理措施。因此,采用行为助推的形式可使公众以更为温和的方式接受生态文明熏陶,真正使得生态文化建设润物于无声。

运用行为结果反向提升生态意识。个体在行为层面的改变往往也会导致态度和信念的转变。根据心理学的认知失调理论,个体在做出特定行为后,为了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解释,内心想法会自发与其外在行为保持一致,即倾向于通过内在态度的调整来接纳外在行为的变化。因此,对于某些特定群体,可首先引导他们表现出外在的生态行为,促使其态度上实现良性的、渐进的改善,升华其对生态文明的理解,达到培育生态文化的目的。

遵循公众心理规律创新生态治理模式。党的十九大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公共管理中,行为助推既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升级。通过行为助推实现生态治理模式的创新,是公共服务运用于公共产品的直接体现。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生态文化体系构建中,政府和市场等多方治理主体均可借助心理学的学科优势,探索生态文明治理新途径,提升多主体联动模式下生态文明治理水平。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经济与组织行为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强化籽粒苋修复镉…
    Exogenou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improved phytoextract…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