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生态现代化理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0-28

2、广义生态现代化过程的规律和特点

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广义生态现代化可以分为工业化国家的全面生态现代化和发展中国家的综合生态现代化两大类型。由于不同国家生态现代化的不同步,不同国家又相互影响,所以,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多层次的分析。

1)广义生态现代化过程的基本内容。

生态现代化过程的基本内容是丰富的。可以从范围、阶段和要求等三个角度来分别表述。

首先,生态现代化过程的基本范围(表2-24)。主要包括:各类行为主体的生态转型,各个层次的生态转型,各个领域的生态转型等。

其次,生态现代化过程的基本阶段。生态现代化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表2-25)。

 

2-25  生态现代化过程的四个阶段

阶段

大致时间(根据发达国家的进程)

基本特点

第一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

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环境意识、环境运动、经济与环境退化相对脱钩

第二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20年代

相对非物化、绿色化、生态化、生态意识、经济与环境退化绝对脱钩

第三阶段

21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50年代

高度非物化、绿色化、生态化、经济与环境互利耦合

第四阶段

21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末

现代化与环境双赢、人类与自然互利共生和协同进化

 

其三,生态现代化过程的具体要求(表2-26)。主要包括:一般要求、基本要求(三化一脱钩)和各个领域的要求等。

2)广义生态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点。

前面归纳了世界现代化的生态效应和生态转型的36个长期趋势和基本事实以及10个启示。其中,10个启示,可以看成是世界生态现代化过程的10个特点(表2-16)。

归纳起来,生态现代化过程大约有15个特点(表2-27)。

 

2-27  生态现代化过程的15个基本特点

特点分类

基本特点

过程特点

相对可预期的、全球的、长期的、复杂的、进步的、转型的、系统的、渐进的、

不平衡的、很难逆转的世界趋势

生态现代性

非物化、绿色化、生态化、经济与环境双赢、人类与自然互利共生

 

3)广义生态现代化过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现代化过程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2-30  广义生态现代化的10个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基本内容

预防原则

环境治理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创新原则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核心机制

效率原则

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率,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不等价原则

同一环境、资源和经济要素,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同的

非物化原则

降低经济和社会的物质与能源的消耗和密度,提高经济与生活的效率和品质

绿色化原则

生产和消费、经济和社会的行为模式与结构的无毒无害化、减少废物排放和清洁环保

生态化原则

生产和消费、经济和社会的行为模式、结构与制度的生态转型(预防创新和循环双赢)

民主参与原则

环境决策的科学化、社会化和民主化

污染付费原则

采用经济手段,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

经济环境双赢原则

促进经济与环境退化脱钩,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进步的协同等

 

4)广义生态现代化过程的分析工具

生态现代化不仅是一种理论,也是一个社会实践。在生态现代化过程中,需要各种各样的生态相关的科学技术、分析工具和科学模型,如生态技术、环境技术、工程技术、管理模型、决策模型等。这些分析工具,有些本身就代表了生态现代化过程的某种特点或规律。

 
 

2-6  生态现代化的坐标系

 
 

2-7  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图(示意图)

注释:人类文明中轴发生了三次转换,形成四个时期,每个时期文明结构不同;坐标横轴为社会生产力结构,纵轴为文明发展水平(社会生产力水平);横轴刻度:原始文化时期为农业与狩猎采集劳动力之比,农业文明时期为狩猎采集与农业劳动力之比,工业文明时期为工业与农业劳动力之比,知识文明时期为工农业与知识产业劳动力之比;圆圈代表四个时期新生产力的起步、发展、成熟和过渡的发展周期。知识革命包含信息革命和生态革命等。

 

一般而言,生态现代化的综合研究方法可分为四组(表2-33)。第一组:概念化方法,建立生态现代化研究的一些关键概念模型。第二组:生态决策方法,生态现代化的过程决策的有关模型。第三组:系统调控方法,生态现代化过程的系统调控的有关模型。第四组:综合评价方法,生态现代化的进程评价和监测评价等。

 

2-33  广义生态现代化的综合分析方法

方法分组

内容解释

第一组:概念化方法

 

EM1. 技术分类管理

绿色技术、白色技术、环境友好技术、环境可接受技术、环境无害技术

EM2. 产品分类管理

绿色产品、白色产品、达标产品、有机食品等

EM3. 消费分类管理

绿色消费、白色消费、资源型消费、能源型消费、知识型消费等

EM4. 物质经济增长模型

物质经济增长的三个源泉:知识创新、知识应用和生态意识

EM5. 生态价值模型

提高生活质量的市场需求中与环境质量相关的价值是生态价值

第二组:生态决策方法

 

EM6. 四方博弈模型

绿色和白色生产者、绿色和白色消费者的利益博弈

EM7. 两方博弈模型

穷国和富国的选择差异和利益博弈

EM8. 生产决策模型

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9个组合

EM9. 消费决策模型

消费水平、收入水平和环境保护的多种组合

EM10. 环境决策模型

环保决策模型、面向环境的设计(DfE)、生命周期评价(LCA)等

第三组:系统调控方法

 

EM11. 系统调节模型

人类生态系统的状态识别和反馈调节

EM12. EKC和环境压力模型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人均收入与环境压力的关系模型

EM13. 物质流分析模型

社会代谢和物质流分析(含有毒有害物的物流分析)(WRI 2000

EM14. 环境管理系统

环境信息、环境机构和个人、环境战略和操作系统(Huber 2000

EM15. 结构转变模型

绿色要素(绿色生产、消费和制度)的比例变化和绿色指数

第四组:综合评价方法

 

EM16. 生态系统评价

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状态和生态效率评价(MEA 2005

EM17. 环境管理评价

环境表现、环境指标、环境政策、环境成本效益分析(OECD 2003

EM18. 经济与环境脱钩指数

环境压力与经济指标的比例的变化(OECD 2002

EM19. 生态现代化进展模型

经济增长和环境变化的16个组合

EM20. 生态现代化目标模型

生态现代化的目标函数

 

EM12. EKC曲线和环境压力模型。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反映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关系。

EKC分析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环境压力多为具体的环境指标。其次,环境压力不仅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与环境政策和制度有关。在一定程度上,EKC反映了生态现代化的环境路径。具体内容见第一章第四节。

生态现代化的环境压力模型,是一个概念模型,反映生态现代化过程中现代化与环境压力的关系。其中,现代化水平可用经济发展水平代表,环境压力指人类活动的总环境压力。

环境压力的主方程为:

I = P×A×T = 人口×(GDP/人口)×(环境压力/GDP

其中,I为环境压力,P为人口,A为人均GDPT为单位GDP的环境压力。

在生态现代化过程中,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结构生态化,可以降低环境压力。

所以有,

I生态现代化 = I – I技术创新 – I制度创新 – I结构生态化

于是,我们可以描绘生态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压力曲线(图2-14)。

 

 
2-14  生态现代化的环境压力模型

注:I为现代化的环境压力。IELM为生态现代化的环境压力(I生态现代化)。I技术创新为技术创新导致的环境压力下降,I制度创新为制度创新导致的环境压力下降,I结构生态化为结构生态化导致的环境压力下降。

 

EM18. 经济与环境脱钩指数。

生态现代化要求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指标的增长脱钩,包括相对脱钩和绝对脱钩两种。具体内容见第一章第四节。计算方法如下(OECD 2002)。

DR = EP/DF阶段结束/EP/DF阶段开始          DI = 1 - DR

其中,DR为脱钩比例,EP为环境压力指标,DF为驱动因素,DI为脱钩指数。

DR小于1,表示脱钩;DR大于1或等于1,表示没有脱钩。

例如,1990年到2000年期间,GDPCO2排放,经济与环境脱钩指数的计算为:

DR =CO2排放/GDP2000/CO2排放/GDP1990      DI = 1 - DR

经济与环境脱钩指数,有一些局限性。它不能区分绝对脱钩和相对脱钩;如果国家经济负增长,脱钩指数的意义就需要仔细辨别;资源的价格因素的影响,没有得到反映;国际贸易和环境压力转移,会影响结果;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比简单脱钩要复杂得多。

5)广义生态现代化过程的分层结构

广义生态现代化大致包括:各个行为主体、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的生态转型。广义生态现代化的行为主体和研究对象的横向结构(分领域)和纵向结构(分层次),这就形成了一个结构矩阵(表2-35)。生态现代化的过程研究,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2-35  广义生态现代化的研究内容的结构矩阵

 

研究领域和不同层次

 

生态响应

生态经济

生态社会

生态政治

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等

世界

 

 

 

 

 

 

跨国地区

 

生态观念

 

机理研究

 

 

国家

 

生态制度

 

评价研究

 

 

国内地区

 

生态结构

 

战略研究

 

 

产业部门

 

生态效率

 

模式研究

 

 

企业

 

生态质量

 

方法研究

 

 

机构

 

 

 

 

家庭

 

 

 

 

 

 

个人

 

 

 

 

 

 

 

3、广义生态现代化的结果和目标

广义生态现代化的结果,可以从世界、国家和地区等不同层次来刻画;广义生态现代化的目标,更多是针对国家和地区生态现代化而言的。因为,关于世界的广义生态现代化目标的讨论,难免有点理想主义的味道,它是不可操作的。国家和地区的广义生态现代化目标是客观存在的,它能否实现,如何实现,是需要专门研究的课题。

1)广义生态现代化的结果

广义生态现代化的结果,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描述。

首先,六个方面的深刻变化。就世界而言,广义生态现代化的结果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生态转型的完成,人类与自然互利共生;二是自然环境的改善,环境压力趋向最小;三是生态效率的提高;四是生态结构和生态制度的成熟;五是生态观念的成熟和普及,六是生态相关国际差距的变化。这些变化,同样适用于国家和地区。

其次,生态现代性的形成和扩散。生态现代性,目前它的主要特点包括非物化、绿色化、生态化、自然化、现代化与环境退化脱钩、经济与环境双赢、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互利共生等。随着生态现代化的进步,生态现代性的新特点还会出现。

其三,两类国家的动态平衡。生态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的结果也是动态变化的。在某一历史时刻,大约只有20%左右的国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它们属于相对现代化的国家;大约80%左右的国家没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属于相对非现代化的国家。在某一历史时期,相对现代化的国家可以降级为非现代化的国家,相对非现代化的国家可以升级为现代化国家;两类国家的地位升降,处于动态平衡中。

2)广义生态现代化的目标

国家和地区的广义生态现代化的目标,一个方面是国家和地区自身的生态现代化,一个方面是追赶、达到和保持生态转型的世界先进水平。自身生态现代化的目标是完成生态现代化,实现现代化与环境退化的脱钩。由于生态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需要制定不同时期的政策目标。广义生态现代化有两个基本目标和一个政策目标。

第一个目标: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脱钩;

第二个目标: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成为相对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三个目标:完成某个历史阶段的特定阶段目标,属于政策性目标。

3)广义生态现代化目标的特点

广义生态现代化的四个目标有不同特点。

第一个目标的特点:理论上,不同国家和地区都能完成,但完成的时间有先后。

第二个目标的特点:符合现代化的基本特点。只有20%左右的国家和地区能够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成为相对现代化的国家;80%左右的国家和地区没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属于相对非现代化的国家;部分没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和地区能够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属于相对现代化水平提高的国家。这个目标始终是一个动态目标,而且不是一劳永逸的。根据地位可变迁原理,相对现代化的国家可以降级为非现代化国家,相对非现代化国家可以升级为现代化国家;地位转移有一定的概率。

第三个目标的特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目标都会也应该有所不同。

4)广义生态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广义生态现代化的第一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时间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都能够实现,但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时间有长有短。

广义生态现代化的第二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概率问题。在任何时候,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多数国家不可能实现第三个目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果说,20%的国家和地区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那么,就有80%的国家和地区没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广义生态现代化的第三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政策问题。政策目标能否实现,与政策目标的合理性有关,也与各种内外因素有关。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