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广东环保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29

有了所研究群落的、完整的生物名录,只能说明群落中有哪些物种,想进一步说明群落特征,还必须研究不同种的数量关系。对种类组成进行数量分析,是近代群落分析技术的基础。

()种的个体数量指标

1、丰富度

植物群落中种的数量对比

植物群落中种的数量对比

      多度(abundance)是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目。植物群落中植物种间的个体数量对比关系,可以通过各个种的多度来确定。多度的统计法,通常有俩种:一是个体的直接计算法,即“记名计算法”;另一是目测估计法。一般在植物个体数量多而植物体形小的群落(如灌木、草本群落),或者在概略性的踏察中,常用目测估计法。而对树木种类,或者在详细的群落研究中,就常用记名计算法。

记名计算法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点数各种群的个体数目,然后算出某种植物与同一生活型的全部植物个体数目的比例。

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的多少。

2.密度

密度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株数,用公式表示为:

    d =

式中:d——密度;

      N——样地内某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S——样地面积。

密度的倒数即为每株植物所占的单位面积。

    在群落内分别求算各个种的密度,其实际意义不大。重要的是计算全部个体(不分种)的密度和平均面积。在此基础上,又可推算出个体间的距离:

                    L= D

式中:L—— 平均株距;

                    D—— 树木的平均胸径。

      密度的数值受到分布格局的影响,而株距则又反映了密度和分布格局。在规则分布的情况下,密度与株距平方成反比。但在集中分布情况下则不一定如此。一般对乔木、灌木和丛生草本以植株或株丛计数,根茎植物以地上枝条计数。样地内某一物种的个体数占全部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称为相对密度。某一物种的密度占群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种密度的百分比称为密度比。

3.盖度

盖度(coverage)指的是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即投影盖度。

后来又出现了“基盖度”的概念,即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对于草原群落,常以离地面2.54cm高度的断面计算;对森林群落,则以树木胸高(1.3m)断面积计算。盖度可分为分盖度(种盖度)、层盖度(种组盖度)和总盖度(群落盖度)。林业上常用郁闭度来表示林木层的盖度。通常,分盖度或层盖度之和大于总盖度。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即相对盖度。某一物种的盖度与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比称为盖度比。

4.频度

频度(frequency)即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常按包含该种个体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来计算,即:

    频度= 某物种出现的样方数/样方总数×100

丹麦学者CRaunkiaer在欧洲草地群落中,用0.1 m2的小样圆任意投掷,将小样圆内的所有植物种类加以记载,就得到每个小样圆的植物名录,然后计算每种植物出现的次数与样圆总数之比,得到各个种的频度。C.Raunkiaer根据8 000多种植物的频度统计(1934)编制了一个标准频度图解(frequencydiagram)频度在1%一20%的植物种归入A级,21%一40%者为B级,41%~60%者为C级,61%一80%者为D级,80%一100%者为E级。在他统计的8000多种植物中,频度属A级的植物种类占53%,属于B级者有14%,C级有9%,n级有8%,E级有16%,这样按其所占比例的大小,五个频度级的关系是:A>B>C>D<E。此即所谓的C.Raunkiaer频度定律。这个定律说明: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一致的群落中,属于A级频度的种类通常是很多的,它们多于BCD频度级的种类。这个规律符合群落中低频度种的数目较高频度种的数目为多的事实。E级植物是群落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其数目也较大,因此占有较高的比例,所以E>D



群落中植物出现的频度

  实践证明,上述定律基本上适合于任何稳定性较高而种数分布比较均匀的群落,群落的均匀性与A级和E级的大小成正比。E级愈高,群落的均匀性愈大。如若BCD级的比例增高时,说明群落中种的分布不均匀,暗示着植被分化和演替的趋势。

5.高度 

高度(height)为测量植物体体长的一个指标。测量时取其自然高度或绝对高度。某种植物高度与最高种的高度之比为高度比。

6.重量

重量(weight)是用来衡量种群生物量(blomass)或现存量(standing crop)多少的指标。可分鲜重与干重。在草原植被研究中,这一指标特别重要。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一物种的重量占全部物种总重量的百分比称为相对重量。

7.体积

体积(volume)是生物所占空间大小的度量。在森林植被研究中,这一指标特别重要。在森林经营中,通过体积的计算可以获得木材生产量(称为材积)。单株乔木的材积等于胸高断面积(s)、树高(h)和形数(f)三者的乘积,即V= S·h·f。形数是树干体积与等高同底的圆柱体体积之比。因此在断面积乘树高而获得圆柱体体积之后,必须按不同树种乘以该树种的形数(森林调查表中查到),就获得一株乔木的体积。草本植物或小灌木体积的测定,可用排水法进行。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海豚尾巴是其高速游泳"发动机"
         据国外媒体报道,1936年科学家就发现发现海豚游泳速度高…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