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的综合数量指标
优势度用以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其具体定义和计算方法各家意见不一。J.Braun—Blanquet主张以盖度、所占空间大小或重量来表示优势度,并指出在不同群落中应采用不同指标。苏联学者B.H.Cykaqeb(1938)提出,多度、体积或所占据的空间、利用和影响环境的特性、物候动态均应作为某个种优势度指标。另一些学者认为盖度和密度为优势度的度量指标。也有的认为优势度即“盖度和多度的总和”或“重量、盖度和多度的乘积”等等。
2.重要值
重要值也是用来表示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因为它简单、明确,所以在近些年来得到普遍采用。重要值是美国的J.T.Curitst和R.P.McIntosh(1951)首先使用的,他们在Wisconsin研究森林群落连续体时,用重要值来确定乔木的优势度或显著度(conspicuousness),计算的公式如下:
重要值= 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相对基盖度)
上式用于草原群落时,相对优势度可用相对盖度代替:
重要值= 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
3.综合优势比
综合优势比(summed dominance ratio)缩写形式为SDR。它由日本学者召日真等(1957)提出的一种综合数量指标。包括两因素、三因素、四因素和五因素等四类。常用的为两因素的综合优势比(SDR2),即在密度比、盖度比、频度比、高度比和重量比这五项指标中取任意两项求其平均值再乘以100%,如SDR2= (密度比+盖度比)/2×100%。
由于动物有运动能力,多数动物群落研究中以数量或生物量为优势度的指标,水生群落中的浮游生物,多以生物量为指标。但一般说来,对于小型动物,以数量为指标易于高估其作用,而以生物量为指标,易于低估其作用;相反,对于大型动物,数量低估了其作用,而生物量高估其作用。如果能同时以数量和生物量为指标,并计算出变化率和能流,其估计比较可靠。幸而在动物群落研究中,多数情况下是分别研究各个类群(如鸟类群落、鼠类群落),其个体大小相差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