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十个地区
3、意大利
2007年8月,一场流行病袭击了Castiglione di Cervia——意大利一个2000多人的小村庄。超过100人染上疾病,出现了发烧、发疹子等症状,骨头和关节也断裂般疼痛。一个不同寻常的暖冬,使得亚洲虎蚊(Asian tiger mosquitoes)在这一年提前产卵,蚊子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当一个意大利游客从印度返回时,也带回了基孔肯雅蚊症(chikungunya)——一种和登革热(dengue fever)非常相似的疾病,亚洲虎蚊也已经成为这种疾病的完美媒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官员的介绍,这是欧洲第一次暴发因气候变化引发的热带流行病。
气候变化加速了登革热和其他以蚊子为媒介的热带疾病的传播,例如疟疾。当它们所处的水域温度升高时,蚊子幼体的成熟速度大大加快了,雌蚊子吸血也更快、更频繁了。
感染了疟疾的蚊子只能存活几个星期。而寄生的病原体是否存货,取决于它成熟时,它的宿主是否还活着。在20℃的环境下,疟原虫的生殖周期是26天;而在25℃的环境下,这一周期变成13天。“我们可以看到全球范围内蚊子以及它们传播疾病的变化,”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全球环境和健康中心的副主任保罗·爱泼斯坦(Paul Epstein)说。“那就是,它们的存在范围延伸了——包括纬度范围和季节范围。”
4、北欧
迄今为止,全球变暖给世界葡萄酒酿造业带来的影响,还是正面的。因为气温上升让这种水果的枝蔓更丰满,成熟更快。美国南俄勒冈大学的气象学家格利高里·琼斯领导了一项研究(琼斯的儿子就是一位葡萄酒酿造商,他也参与了这项研究),分析1950年到1999年间气候变化情况及其对葡萄酒业的影响,而衡量葡萄酒质量的标准,是索斯比的丰收等级:以100分来评估葡萄酒的质量(当得分在90分以上,该地区的葡萄丰收等级为非常好;得分在40分以下,意味着灾难)。
琼斯进行分析研究的27个葡萄酒产区,从1950年到1999年,气温平均上升了1.3℃,而葡萄酒的产量也相应有了较大提高——成熟周期更短,意味着丰收,有更多的葡萄用于发酵。全球变暖引起的最显著的变化,还是葡萄酒的分数——除了及少数例外,分数都大幅上升了。平均来说,气温上升1℃,葡萄酒的丰收等级会上升13分。德国葡萄酒商是气候变暖的最大受益者,这些地区原本比法国气温更低,但他们的丰收指数上升了20分。
很明显,在经过这一系列快速增长的年份之后,未来不会再这样美好。2003年席卷欧洲的热浪,使葡萄种植者创下了收获葡萄最早的纪录,也导致当年的葡萄酒和葡萄干产量极大增长。
经过对一个地区每年的气温和葡萄丰收等级的比较,琼斯能够确定这一地区最适合葡萄种植的气温。根据琼斯的研究,全球变暖使得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大部分葡萄种植区气温就达到了最适合的温度——使葡萄产量和品质达到峰值。
随着气温继续上升,全球的葡萄种植者会发现自己的水果过快成熟,葡萄酒的最佳产区将不断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迁徙。事实也确实如此:葡萄酒的产区已经扩大到荷兰、比利时,甚至丹麦。在西班牙,葡萄园搬到了比利牛斯山上。和中世纪暖期( the Medieval Warm Period)结束时的12世纪(英格兰葡萄园的鼎盛时期)相比,英格兰适合种植葡萄的地区将大大增加。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