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须关注气候贫困人口

作者:胡鞍钢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11

  一直以来,各国政府往往只关注减少收入方面的贫困,而忽视了其他的贫困——特别是消除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生态贫困和气候贫困人口。

  我们将气候贫困定义为基本生存环境的贫困。它是由于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导致自然条件恶劣,特别是自然灾害的频发,而造成人们基本生活与生产条件(恶化)可视为基本生存权利被剥夺的贫困现象。这类贫困不仅是全球气候变化负外部性的受害者,而且也会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从1980年以来,已有6500起气候相关的灾害。预计到2015年,全球气候危机影响的人数将增长54%,即达到3.75亿人。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异常气候频繁大面积发生,自然灾害、环境灾害更为多发,不断地冲击正常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未来发展最大的限制因素。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仅2008年的南方雪灾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0亿元,同年我国全年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1万亿元,相当于GDP的3.9%,超过了《国家综合“十一五”减灾规划》所明确规定的1.5%的指标。

  中国的贫困地区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高度相关,在生态敏感地带人口中,74%生活在贫困县内,约占总人口的81%,贫困人口分布与生态环境脆弱区地理空间分布高度一致性。而贫困地区正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高度敏感区,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区。如青藏高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处于特殊地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50多年来,青藏高原气温显著上升,直接影响青海、西藏等区域强对流过程明显增多,雪灾、冰雹等气象灾害明显增加,贫困人口返贫率升高;间接使得北半球亚洲季风区域变化,甚至可能形成愈来愈严重的“南涝北旱”,影响人们的基本生产和生活。

  气候变化对贫困人口的影响是21世纪人类与贫困斗争的新的挑战。对此我们还知之不多,更没有现成的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这就需要中国政府和人民勇于创新、发现减少气候贫困人口的新模式,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知识,这也将成为中国在21世纪为世界适应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新的重大贡献之一。

  摘自6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寻找地球角落:相互吞噬的气旋形成…
        据英国《卫报》报道,美国宇航局5月的“地球天文台”以及…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