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振华:做好七项工作 应对气候变化

作者:郭薇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26
  受国务院的委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今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的报告。

  在报告中,解振华介绍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开展的工作。他说,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2007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加强了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不断增加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投入,开展了全球环境监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情景预测、气候变化评估、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分析等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加大了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核能、循环经济等重大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力度,加速建设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需的技术、装备、产品的推广应用。

  解振华说,通过大力促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我国淘汰落后炼铁产能6059万吨、炼钢产能4347万吨、水泥产能1.4亿吨、焦炭产能6445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5407万千瓦,提前完成了“十一五”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任务。

  在节能方面,我国建立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推行循环经济试点,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其中,在建筑领域,对建筑工程降低能耗、提高能效做出了强制性规定,提高了建筑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在交通运输领域,优先支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大城市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辆发展,严格执行乘用车、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在节能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实施了一批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共性和关键及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重点在钢铁、有色等高耗能行业推广了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同时还实施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高效节能空调、电视机、冰箱等十大类产品给予财政补贴。实施“限塑令”,相当于每年可节约石油240万~300万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0万~900万吨。

  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优化能源结构。加强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2008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2.5亿吨标准煤,约占一次能源的9%。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容量均居世界第一,风电装机也跃居

  世界第四。在增加碳汇方面,我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

  解振华说,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家根本利益。下一阶段重点做好以下7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作为各级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依据,落实到地方和行业发展规划中。二是继续抓好国家方案的落实。全面实施部门和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继续以节能减排和调整能源结构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到1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0%等目标。三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力度,研究制定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创造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四是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领域和沿海及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五是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能力建设,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组织重大科技研发与示范项目。六是加强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体系,采取适当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政策和措施,健全必要的管理体系和监督实施机制。七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渠道,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和气候友好技术,增强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的能力;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树立我国负责任国家的良好形象。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清洁鱼用特殊"制服"表明身份
         它们穿着特殊的“制服”,显示自己清洁工身份并保护自己…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