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可持续发展——流域综合管理的终极目标
早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国家就开始重视流域一体化的水资源利用管理,但早期的流域管理仅限于防洪、供水、航运等单一目标。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剧增,人类对流域资源利用和环境破坏的强度不断加大,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逐步成为流域管理的重要内容。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流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流域综合管理得到越来越多管理者和科学家的重视,强调全流域自然与人文各要素的综合协调管理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和条件。
以协调流域水资源利用为主要目的的单一目标管理阶段。自古以来,人们一直依赖流域各种资源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但早期的流域管理活动主要局限在防止和抵御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方面。进入18世纪以后,特别是18世纪后半叶工业革命的发生,西方国家人口快速增长,工业飞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激增,导致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突出,协调流域水资源供需关系逐渐成为流域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当时只注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流域资源出现了过度开发利用的现象,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洪涝灾害加剧等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
以流域水土资源综合利用为主要目的的多目标管理阶段。随着科技进步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发现过度开垦、滥砍滥伐等不合理活动是引起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和洪涝灾害加剧的重要原因。因而,自20世纪30年代起,逐步开始了以水土保持、洪水灾害治理、水资源调配、航运、发电和旅游等为目的的多目标统一规划与管理,在这一阶段,世界各主要国家相继建立不同形式的流域管理机构,以求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水资源。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建立及发展大致代表了国际上流域管理这一阶段的发展历程。
在这一阶段,流域管理模型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在对美国东部地区30个州10000多个径流小区近30年的观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USLE模型,影响较大,许多国家用其进行土壤侵蚀量研究。另外一些模型如以自然过程为基础的非点源污染模拟模型CREAMS等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以环境治理与保护为主要目的的流域一体化管理阶段。20世纪中叶后,人口数量激增、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人们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引起的水质下降、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更加突出。1972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与会各国代表共同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强调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促使流域管理由单纯的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向流域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管理并重的方向发展,各国的流域管理大都增加了水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纷纷重视开展污染物产出对流域资源开发的响应及水陆输移过程模拟与控制研究,并颁布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相关法律。
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要目标的流域综合管理新阶段。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与《21世纪议程》等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理念:人类应与自然和谐一致、可持续地发展并为后代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至此,人们普遍认识到解决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以流域为单元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综合管理。1993年英国Gardiner正式提出以流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流域综合管理理念,使得以流域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流域综合管理在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广泛兴起。
近年围绕流域综合管理的研究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研究内容呈现出微观更加深化和宏观更加综合的方向发展,如由原来单纯水文过程研究转为流域内包括水、沙、营养元素、重金属污染的物质输移过程研究;水土保持研究中不仅仅研究土壤侵蚀、土地退化,而且包括土壤侵蚀产生的非点源污染物导致的环境问题研究;人类活动及生态景观学、流域生态健康、流域生态安全、流域生态承载力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流域水文、流域生态、流域经济和数字流域等分支领域迅速发展,中小尺度流域过程的定量化模拟和“3S”技术的应用,使得流域综合管理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