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山自然保护区
历山自然保护区1983年建立,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3950公顷。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山西省中条山东端,地跨翼城、垣曲、阳城、沁水四县。保护区南临黄河谷地,北倚汾渭地堑。
二、自然环境
保护区山峰林立,主峰舜王坪海拔2358米。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600~800厘米,植物生长茂盛,素有“山西植物资源宝库”之称。(图1)——自然景观。
图1
三、植物资源
区内有野生植物600多种,植物区系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与秦岭北坡植物组成相似,多为温带植物,但也生长着亚热植物,如红豆杉、领春木、四照花、连香树、野茉莉等。
森林植物以油松、栎类占优势,伴生白皮松、华山松,形成针阔混交林(图2)。
图2
有国家级保护植物数种,有连香树、领春木、青檀等。
四、动物资源
保护区内动物种类丰富,有陆栖脊椎动物250种,鸟类175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的鸟类有48种。兽类有45种,区内还有属于热带、亚热带的菜花蛇、长尾山椒鸟、大鲵等,是在我国分布范围的最北线。
在保护区内海拔1500米的地段,栖息着成群的猕猴(图3)。
图3
五、保护意义
本区为南、北野生动、植物的过渡地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山西省面积最大、物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段,可作为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和环境监测基地;引种亚热带经济植物的基地,对丰富全省动、植物资源、促进多种经营、发展经济有重要意义。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延伸阅读
|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