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环保节日 >> 世界环境日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地球还会变多暖(组图)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地球还会变多暖(组图)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CCTV《经济半小时》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5
地球还会变多暖(组图)
2005年7月,印度孟买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袭击,死亡一千多人,灾民达二千多万。

地球还会变多暖(组图)
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边缘,世界最大的湖泊一—乍得湖,却已经因缺乏降水而干涸。

地球还会变多暖(组图)
在南北极,很多曾经蔚为壮观的冰川已经岌岌可危。冰川消融的速度越来越快。

地球还会变多暖(组图)
建在冻土带上的房子,由于冻土带的融化而倒塌了。

  CCTV《经济半小时》6月5日播出“地球还会变多暖?”,以下是节目内容。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与之相关,首先会让人想到便是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现象。从1906—2005年的100年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74摄氏度,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升高1.1—6.4摄氏度。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全球变暖的步伐,人类未来的生活环境将越来越严峻。

  全球变暖世界各地灾难频发

  2005年7月,印度孟买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袭击,死亡一千多人,灾民达二千多万。而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边缘,世界最大的湖泊一—乍得湖,却已经因缺乏降水而干涸。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 秦大河:“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系统变化导致了大尺度很大的空间尺度上的干旱、暴雨这种分布的失控、不均匀,这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密切的关系。”

  对人类而言,全球变暖早已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全球气候的巨大变化,已经在真真切切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全球气温升高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洪灾频发,而另一些地区却持续干旱。

  秦大河:“可以看到的话,这个整个风暴的路径在南北半球都向两极来偏动,这种情况就要造成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会出现干旱,而且它风场朝北面和朝南面偏的时候,在高纬地区的降水也会增加。”

  很多国家近些年来自然灾害成倍增加,原因正是全球变暖,其中,俄罗斯由于永久冻结带融化,其北部地区的形势已极为严峻。

  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已经让人们头痛不已,然而还有更可怕的,那就是飓风的肆虐,全球变暖使得海洋变暖,从而大大提高了引发更加强大风暴的机会。

  秦大河:“那么最近完成的政府间气侯变化专业委员会,这批专家得出的结论也认为在全球气候系统变暖的时候,那么这种强风暴它的这个强度和频率都会增加。”

  2005年夏,丹尼斯飓风袭击美国,而后,卡特里娜飓风又袭击了佛罗里达州,使得很多人在那场灾难中丧生,并造成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秦大河:“整个来说还是一种能量的增加,海洋能量的增加,那么它的热交换导致了气旋的强度大大增加,所以台风的强度变大了,所以破坏力就变大了,那么它与全球变暖能量的增加和能量的释放是有密切的联系的。”

  随着气候的变化,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原本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俄罗斯,由于冬天越来越暖和,连北极熊都改变了过冬的方式, 2006年12月莫斯科动物园一头北极熊不再冬眠。

  秦大河:“全球气候系统变暖在生态系统里面的话,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很大的损失。”

  珊瑚虫曾遍布全球,但由于全球变暖和其他因素,很多地方的珊瑚虫都像这样死亡了,而所有依赖珊瑚虫生存的鱼类,也都面临着威胁。事实上,同样的状况在世界各地已经相当普遍。

  全球变暖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天气变热了,它还会制造一系列难以想象的灾难。前几年,有部美国好莱坞大片《后天》流行一时,影片用直观的画面告诉人们,全球变暖究竟会给人类留下什么样的恶果?为了避免影片中的一幕幕变成现实,现在美国人又在做出什么努力呢?

  中央电视台驻纽约记者站记者 杨福庆:“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之首。近年来,飓风、龙卷风、干旱和水灾等,自然灾害的频发也使越来越多的美国公众切身体会到全球变暖的后果。因此,他们呼吁美国政府在降耗减排方面采取更积极行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随着温度的升高,两极冰盖融化和科学界越来越多关于全球变暖后果的共识。”

  杨福庆:“我想现在美国人认为他们(美国政府)在逃避,你认为政府应该在更多城市推进遏制变暖的政策吗?”

  纽约市民:“当然、当然,这事关国家安危。”

  纽约市民:“我认为减少排放是一个好主意,提高排放控制标准,甚至有些人提出的在特定时间提高特定车辆进入城市的费用那也是个好主意。”

  地球冰川融化将危及全球10亿人口的生存

  当全球气温逐步升高的时候,首当其冲遭遇生存危机的,还不是人类,而是遍布于地球两极和高海拔山地的冰川。全球变暖使得冰川融化,而冰川消融减弱了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又使海洋和陆地吸收了更多的热量,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气温升高。如此的恶性循环,让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断加重。

  2007年—2008年恰逢第四个国际极地年,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与之相呼应,正是要强调气候改变对极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后果。而事实上,在南北极,很多曾经蔚为壮观的冰川已经岌岌可危。

  冰川消融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不幸的是,除了南北极,世界各地的冰川也都有着同样的遭遇。各地冰川状况:10年内,乞力马扎罗山上将不会再有冰雪;15年内,冰河国家公园的冰川将成为历史;哥伦比亚冰川也在逐年缩小。

  秦大河:“最新的一些资料已经表明,由于这个全球气候系统变暖冰雪圈整体处于一个退化的过程当中。”

  北极冰架裂开、永冻土上的楼房倒塌等等种种现象表明,地球已经敲响了警钟。

  秦大河:“北极夏天冰层变薄比以前薄了,有的资料表明它要比上个世纪50年代

  减薄了40厘米,减薄了40%,还有一种模式到2080年北冰洋夏天就没冰了,还有这种可能性。”

  在北极,树木东倒西歪很常见,原因并不是风造成的,而是由于树木扎根在冻土带,而冻土带融化了,所以它们就变得东倒西歪。建在冻土带上的房子,由于冻土带的融化而倒塌了。

  秦大河:“这都是气侯系统变暖多年冻土退化的一种表现,因为气侯系统变暖,所以这个多年冻土里面包含的地下冰它要损失一部分,所以地面会沉陷。”

  2005年12月18日,英国媒体报道,在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海岸,海洋生态学家们短短1个月就发现了4具北极熊尸体。经过详细考证和研究,他们震惊地发现:北极熊很可能是因为长途跋涉觅食而被淹死在途中的。.

  秦大河:“随着高纬度地区南极和北极这种变暖,那么冰冻圈大规模退缩凡是以冰冻圈

  赖以生存的各种生物的话,毫无疑问他们的生存会受到危机。这也是全球气候系统变暖生物多样性受损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更另人担忧的是,如果再不立即遏制冰川融化的势头,人类的生存也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有科学家根据测算,如果格陵兰分裂并且融化,,世界上最低的国家荷兰,几乎会全部被淹,在北京周围数千万人的家园也会被淹,还有更糟的,上海周边地带,也有4千万人口,还有从印度到孟加拉国,那个区域有6000万人口。

  秦大河:“(如果)南北极的冰盖没了,海平面上升六、七十米是最少的数字,还有科学家认为会上升八、九十米。这个时候世界上沿海的城市将受到灭顶之灾。”

  科学家的预计并不是耸人听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昨天发布《全球冰雪瞭望》也指出,如果现在的气候变暖模式持续下去,到本世纪末,地球冰川覆盖的范围将下降40%以上,由此导致的洪水、海平面上升、缺乏淡水等问题将影响到全球10多亿人的生存。人类现在站在了一场空前的考验面前,何去何从,已经到了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

  中央电视台驻莫斯科记者站记者 王溪:“2005年俄罗斯人经历了50年来最漫长而寒冷的冬天,而2006年持续的暖冬彻底打乱了俄罗斯棕熊们冬眠的习惯,在今年的5月底俄罗斯的部分地区又出现了,百年罕见的高温天气,近年来俄罗斯不断出现的气候异常现象使俄罗斯的科学家们对全球变暖问题格外关注。此外,俄罗斯专家预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俄罗斯的永冻土地带也逐渐开始解冻,而俄罗斯近一半以上的领土都处于永冻土地带上其城市建筑、各种设施,尤其是油气开采设施及其运输管道将面临极大的威胁。”

  气候变暖导致流行病肆虐

  人类现在已经意识到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给环境带来的挑战。实际上,气候变化已经在很多方面开始影响大家的生活,甚至威胁到我们的健康和生命。

  哈佛大学新病和复发病研究所报告:“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生存。”

  1985年之后在卢旺达、赞比亚和埃塞俄比亚的高海拨地区都出现过传染性疟疾。1988年马达加斯加高地的一次爆发杀死了10万多人。很多专家都认为,这些疾病的流行与全球变暖有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 张建中:“它实际上就是一个高纬度地区

  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出现了,对当地来讲是一个新的疾病,那么这些地方因为它的温度升高

  原来本来没有相关的媒介生物的地方,比如一些蚊虫出现了,所以给当地造成了突然的一种疾病的爆发流行。”

  在世界很多城市,像肯尼亚的内罗毕和津巴布韦的哈拉雷等原来是没有蚊子的,可是现在随着天气变暖,蚊子在高纬度地区也能够很好的生存,越来越多的城市也都出现了蚊子。而且不仅仅是蚊子,很多其他令人不安的传染病携带源也扩张了它们的活动范围。

  张建中:“每当平均温度升高1度相当于我们的温度就要向高纬度地区推进大约

  400公里左右,就是比如说大家一直把血吸虫病的流行区主要划定在长江和长江以南地区,

  但是现在它的北移的趋势非常明显。”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出现了30种新病毒,它们中的很多,比如“非典”,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还有很多抗药性的结核病毒。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曾被控制了的病毒,又卷土重来重新出现的病毒,非常棘手,比如禽流感和西尼罗河病毒。

  张建中:“程度的变化可能主要有两个方面因素,第一个来讲即便是在原来的流行区

  因为温度增高可能造成了,某些传染病的流行的周期变长,第二个就是一旦由于温度的增高使一些原来非疫区的地方变成了可以流行的区域的话,一旦引入一种新的疾病来讲对于一种没有任何免疫力抵抗力的人群来讲,它的严重程度和致死率都是比较高的。”

  一度被人类降服的疾病,如今再度卷土重来,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报。尽管全球变暖是个极其复杂的现象,但人类从工业化时代以来,无节制的排放温室气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主动调整生产方式和消费结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才有可能减缓气温上升的势头。现在,欧洲各国也采取了不少新的办法。

  中央电视台驻伦敦记者站首席记者 杨真:“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最早实现工业化的英国众多的工业污染给环境和空气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以至于其首都一度以雾都闻名于世,虽然近年来众多的工业行业已经转移到了海外,但是现代的生活方式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给环境和空气再度造成了新的压力。在威尔士地区的北部山区永久雪线曾经在海拔810米的地方,然而由于气候变暖这一纪录早已成为了过去,而英国国家自然基金会预计由于无雪冬季越来越多到2080年的时候山上的积雪量有可能要降低80%。”

  中国以负责任的大国姿态出台一系列环保措施

  气候无国界,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并专门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然而,国际上却有一些声音认为,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给全球的环境造成了“威胁”。就在6.5环境日到来之际,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对此进行了反驳。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没有人说那些历史排放量多,人均排放量高,排放弹性系数大的那些国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威胁,反而说历史排放量少,人均排放量低,排放弹性系数小的中国构成了主要威胁,这显然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公正的。”

  马凯主任列举了三组数据:中国的历史累计排放量低:从1950年到2002年,50多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只占世界累计排放量的9.33%;

  中国人均排放水平低:国际能源机构的最新统计,中国2004年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3.65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7%,为OECD国家的33%,世界平均排位第92位;

  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系数小,从1990年到2004年15年间,单位GDP每增长1%,世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要增长0.6%,但是中国仅仅增长0.38%。

  马凯认为,中国不但构不上“环境威胁”,相反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保护全球的气候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是一支重要的积极力量。

  马凯:“从1990年到2005年,中国每万元GDP能耗下降了47%,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亿吨。”

  在诸多挑战面前,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约定下,6月4日,国家发改委制定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马凯主任解释了《国家方案》颁布的重大意义和内容。

  马凯:“一个是少排放;二是多吸收;三是再利用。”

  少排放,就要节能;多吸收,就要植树造林;再利用就是变废为宝,发展循环型经济。所以,节能减排是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举措,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在2006年,全国却没能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

  马凯:“要走出一条投入小、消耗少、能循环、可持续的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不能再走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而是要努力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目标,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贡献。”

  半小时观察:地球是大家的

  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冰雪消融、海面上涨的景观变化,它将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向我们发出挑战。我们都知道,气候无国界,如果一场全球性的环境灾难来临,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难幸免。

  这场危机考验着我们。如何应对?不仅国家要考虑,每个人也应该有行动。事实上,导致全球变暖的,不光是工厂,我们生活中很多的消费和浪费,都在无意之中制造着温室气体,细水长流的自来水、忘了关的电灯、彻夜不停的空调,在能源琏条的另一端,它们就是不断排放的二氧化碳。

  地球只有一个,我们别无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更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 建立环境
    绿色理念从身边开始
    和谐社会目标下的环境友好型
    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践环境伦理 建设环境友好型
    变被动守法为主动守法和护法
    环境友好型社会需处理三大关
    环境友好型社会法制须先行
    解读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
    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的必然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