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英国自然摄影师:热带雨林是一个战场

作者:刘莉芳    文章来源:外滩画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13

    眼睛像甲虫一样突出的小蜘蛛、会搭窝的蝙蝠、浑身透明得可以看见五脏六腑的透明蛙、安静时和叶子一模一样的叶子虫……这些不可思议的动物,在热带雨林里,是司空见惯的。热带雨林是个奇妙的地方,面积仅占全球6%,但其物种却占全球总数的一半以上。虽然人类已经了解了其中的许多物种,但还有成千上万的物种至今不为人所知。 

    40岁的瑞士自然摄影师托马斯·马伦特,从16岁起,便执着于拍摄大自然,他几乎走遍了五大洲所有的雨林,在湿热的夜晚,他在一片不大的雨林内,就能分辨出80多种不同的蛙叫声。他熟悉自己镜头下,每一个动植物的生活习性。他曾险些被一只发怒的黑猩猩撕碎,也曾在雨林里迷路,差点走不出来。即便如此,24年里,托马斯每年都要花三四个月泡在雨林。“我认为雨林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宝库。但不幸的是,在我们认识到它的价值的同时,也在失去它。我们既然有能量破坏雨林——地球上生物最重要、最美丽的栖息地,也应该有能力保护它。每次站在雨林的旷野上,我都感到无比自豪,正是这种感觉让我一次次地回到雨林。”

    8月31日,收集了托马斯近16年来的摄影集《热带雨林》由英国老牌出版机构DK推出,全球首发。同时,该书的中文版由希望出版社和北京时尚博闻公司共同出版。本报记者通过邮件,对托马斯·马伦特进行了专访。

    初涉雨林

    托马斯出生在瑞士北部的一个美丽小镇Fislisbach,在托马斯的心目中,家乡有着世界上最壮美的景观。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常在白天去大山里玩。16岁那年,托马斯在父亲的陪伴下,花掉了自己的所有积蓄,买了第一架相机,开始拍摄家乡的野生动植物。1990年,托马斯25岁,在澳大利亚学习英语。课程结束后,像许多年轻人一样,他也买了一辆旧车,去澳大利亚的东部海岸玩。
“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了热带雨林,那是一个与瑞士高山草场和松林迥然不同的世界。当时是雨季,林中一派生机。虽然又湿又热,很喧闹,却让我非常振奋。尤其是那些野生动物,当我看到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昆虫和动物时,立刻就被迷住了。”

    从那以后,托马斯便决心要走遍全世界的雨林。他的起点正是他最喜爱的雨林——拉丁美洲的雨林。“开始的时候,我只是拍自然风光。慢慢地,我的野心越来越大,开始寻找特别的拍照对象。于是我去了苏拉维西拍摄眼镜猴,去哥伦比亚拍摄绿咬鹃和会搭窝的蝙蝠,去乌干达拍摄大猩猩。一路上虽然有专业向导帮我,但我常常是空手而归。去了婆罗洲两次才拍到大花草,去了秘鲁三次才拍到动冠伞鸟。”

    虽然刚开始,收获不大。但对托马斯来说,野生摄影的最大乐趣就是能不断发现新的生命。“你可能几天都没有什么发现,但突然眼前一亮:一个眼睛像甲虫一样突出的小蜘蛛出现在镜头里,那是你从未见过的蜘蛛。接下来就是技术性问题了——如何捕捉到它的每个细节,并以最快的速度记录下来。”

    雨林之险

    雨林里危机四伏。在热带雨林里,生病是常有的事,但在雨林深处,一个小小的伤口被感染都可能致人于死地。同时,河水会在一夜之间涨数米,把宿营地冲得一干二净。还有无数的毒虫和毒蛇,很多都是致命的。

    有一次,在乌干达,托马斯和向导追了一只黑猩猩四天。虽然向导曾警告过托马斯,必须和猩猩保持八米以上的距离,但托马斯还是走得太近了,黑猩猩一看到他,立刻警觉起来,尖叫,摇晃树枝,狠很地跺着地面,附近的猩猩们闻声赶来,群起响应。托马斯吓呆了,他知道猩猩的力气非常大、非常凶猛。这时,向导告诉托马斯千万不要动,也不要和猩猩对视。于是托马斯低下头,静静地等待着,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过了一会,猩猩们总算平静下来,托马斯也趁机溜走。

    另一次,在去委内瑞拉的路上,晚上,托马斯和向导在一个池塘边上发现一条黑色的小凯门鳄。这一发现令他们二人惊喜不已,因为凯门鳄已近灭绝。在为凯门鳄拍照片的时候,小鳄鱼发出令人不安的尖厉痛苦的叫声。突然,一条大鳄鱼从黑暗中向他们冲过来。托马斯及时发现,拔腿飞奔,这才躲过一劫。

    还有一次,为了拍摄竹节虫,竹节虫有着明朗的笑容、鼓鼓的眼睛,就像是从迪斯尼世界里跑出来的小家伙。托马斯站在一个火蚁的窝上,他当时没多想,等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火蚁顺着他的大腿向上爬,不停地咬他的皮肤,并狠狠地向下钻。第二天,托马斯的腿就变成红色,到处都是肿起来的包,火辣辣得痛,两周后才痊愈。

    总的来说,托马斯还算幸运,他拍摄过许多有毒的动物,但从未被攻击到,“因为我尊重它们,拍摄时,动作缓慢而沉静,因此,它们从来没有对我产生过恶意。”在托马斯看来,最大的、最平常的危险就是迷路。他曾经无数次迷路,每一次都以为将从此不归。有一次,在穿越哥伦比亚海岸的丛林时,他和向导都迷路了,整整一天找不到出路。幸运的是,海涛声指引他们走出了丛林。

    托马斯说雨林是个战场,或迟或早,一个生命都会成为另一个生命袭击的靶子。“雨林看起来似乎是大自然的天堂,实际上内部充满了争斗。各种各样的物种都在求生存中挣扎。比如,雨林的植物生长缓慢,几年后才能晒到太阳,如果长得快,就会很快被缠在树身上的藤本植物扼杀。”

    有一次,托马斯听说哥伦比亚的戈尔戈纳岛上栖息着世界上唯一的一种蓝蜥蜴,便出发去寻找。他的运气非常好,四天后,就发现了这种珍稀的蓝蜥蜴,它的外表果然像蓝宝石一般漂亮。但是,托马斯刚拍了两张照片,一只蛇怪(另一种大型蜥蜴)就窜了出来,一口咬断了蓝蜥蜴的脖子。 

    雨林拍摄

    在雨林中拍摄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儿。要有运气,更要有毅力。因为,雨林中的动物们大部分非常胆小,它们不会自动现身,而是躲躲闪闪、昼伏夜出。拍它们并不容易,要花很多时间找到它们觅食的地点。“我镜头前的许多动物都专心觅食,它们不在乎我的存在。拍了一段时间后,我就熟悉了,我所要拍摄的每一个动物的生活习性,知道自己以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拍到最佳镜头。”
为了拍叶子虫,托马斯找了十年。后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雨林深处,他的向导砍树枝时,他突然发现这片落叶是活的!他马上就明白了这就是他苦苦找寻的叶子虫。托马斯狂喜地按下快门,接下来发生的事令人瞠目结舌:这只虫子抬起肚皮,不仅展现出它的眼斑(退化的单眼),而且还有像极了人嘴和鼻子的部分——活脱脱就是一张人脸漫画!

    托马斯说,野生摄影最困难的就是找到适合的光源,“我常常在自然光线下拍照,除了夜间,很少用闪光灯。森林里非常幽暗,为了能拍到清晰的照片,我只好延长曝光时间——有时长达30秒。”另外,雨林中的气候多变,非常潮湿,必须管好摄影器材,否则再先进的设备,也会泡汤。托马斯常用的是尼康相机,17-35毫米的广角镜头,这样可以把背景拍得清楚些。“我最喜欢的是200毫米的广角镜头,因为我想在一瞬间抓住动物的注意力,引起它们的兴趣。如果我看到一只漂亮的青蛙或蝴蝶,我会一口气把一个胶卷(40张)拍完,不断变换角度、曝光时间、镜头孔径等以求得到最佳拍摄效果。”

    托马斯喜欢捕捉雨林的动态和力量感,在它的镜头下,郁闷的大猩猩像躲在草丛里,嘴巴微微撇起;高高低低的树冠上漂浮着云朵;绿色的苔藓和藤本植物象胡须一样垂挂在小溪上方。

    托马斯从各个侧面拍摄雨林,甚至租了飞机航拍,“我一直梦想,能在空中拍摄奇马那山,那的生态系统象安第斯山脉和委内瑞拉的云雾林一样迷人,但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雇用直升飞机的费用非常高昂,所以我只租用了一架克斯那飞机,还不要飞机的门。接连飞了四天,前三天,群山都隐在云海中,第四天才终于看清山。在没有门的机舱内,我几乎要被冻僵。为了看得更清楚,我坐了八天牛车,爬到了奇马那山顶峰,摄下了这个神秘的、不为人知的世界。”
在托马斯拍摄的众多照片中,他最喜欢一张青蛙的特写照片,青蛙的形体超大,眼睛是五颜六色的。他还喜欢拍摄蝴蝶、猴子,因为它们和人类相似。在远离雨林的日子里,托马斯也拍其他的照片,因为瑞士没有热带雨林,但他的最爱仍是野生自然拍摄——“我仍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像那些冷一些的地区,那里有熊和雪豹,还有极地,或者沙漠地区。我希望能尽快去那。”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水能资源健康可开发利用率初探
摘要: 按照“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治江新理念,长江…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