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森林与呵护城市

作者:禾下土    文章来源:WWFCh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21

  这是著名学者季羡林说的一个故事:1944年冬季,盟军完成了对德国的合围,法西斯德国败亡在即。德国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食物短缺,燃料匮乏。德国地处中欧,冬季非常寒冷,缺燃料会导致许多居民冻死,不得已,各地市政府只得让市民上山砍树。

  德国人是这样砍树的:林业人员先在茫茫林海中搜寻,寻到老弱树或劣质树,在上面画一个红圈。“砍伐没有红圈的树,要受到处罚。”问题是,谁来执行处罚?当时德国行政管理名存实亡,公务员全部都抽调到前线去了,市内找不到警察,全国几乎处于政权的真空状态。但直到战争结束,全德国没有发生过一起居民滥砍滥伐的事,他们全部忠实执行了这个没有成文的规定。事隔50多年,季羡林老人提起这件事仍感叹不已,德国普通百姓的行为让他为之动容和尊敬。

  呵护森林等于呵护人类本身,但呵护城市的文明也等于呵护我们自己。笔者在国内少数沿海城市看到了一个事与愿违的现象,维护城市美丽成为一道难题。对此,政府部门有责任,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同样难辞其咎。憋了,随处是厕所;急了,地上是痰盂;小便池里烟蒂经常;电梯里的人还没出来,外面的就拼命往里挤。

  城市在变化,受益的是每一个市民,但不懂珍惜城市“森林”的人不在少数。自己惬意了,别人活受罪。一次在某酒店旋转餐厅用餐,后面坐着一对老外,他们一直在低声交流,让人感觉十分舒服。而我们的同胞却豪气冲天,“干”声不绝;手机一响,“喂”声震耳,好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也许有人会说,此为小事,何足挂齿,但笔者不这样看。如果这种行为传染给其他人,就会变成一个群体的恶习,破坏力恐怕是惊人的。

  悠悠数千年文明,早有古训:“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无节制的破坏,漠然的旁观,精神迷失,道德生态沙化,贻误的不仅仅是一代人。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水能资源健康可开发利用率初探
摘要: 按照“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治江新理念,长江…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