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绿色视点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关注我们的生态:森林枯荣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注我们的生态:森林枯荣
http://www.eedu.org.cn    作者:白青锋    文章来源:工人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15

    如果地球上没有了苍翠蓊郁,你一定会感到恐惧;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林海涛声,你一定会感到颤栗。
  一旦孕育人类的大森林最终消失,无论你的歉疚与忏悔多么恳挚与虔诚,你都会为自己昨天的愚昧、今天的迟疑、明天的后悔换来那个可怕的“后天”。
  为了地球的生态平衡,为了人类的生存繁衍,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幸福家园,我们必须呵护人类之母——森林。
                   ——题记

    飞机低越在川黔滇交汇处。
    透过舷窗往下俯瞰,绵延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墨绿蔓延在峰峦叠嶂间。茂密高耸的乔木以极强的适应力形成特有的生命类群,显示着润泽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眼前满目清翠不仅让我们看到草木的盎然,也让我们看到一种生命的繁富。在这背后,更能听到天保工程大幕后传出的绿色旋律……
    天保工程全称叫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从1998年启动到今天,已整整经历了10个年头。10年来,我们在享受大自然给予人类恩赐的同时,也更加懂得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必须借助森林的力量。

枯之竭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复杂最重要部分的森林一旦消失,人类生存条件也将因它生命的枯萎而竭蹶。

    提起天保工程,不能不提攀枝花,因为天保工程的帷幕是从这里拉开的。
    攀枝花地处川滇交界处,被千里奔泻的雅砻江与金沙江紧紧环抱,是长江上游重点国有林区,也是四川长江流域的第一道生态屏障。
    这里曾有绵亘数十万公顷的莽莽林海,流水潺潺,百鸟朝凤,是一个富甲天下的聚宝盆,矿产资源、水能资源高度富集。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三线工业基地开发建设的隆隆炮声,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在荒无人烟的攀西大裂谷,一座大西南最年轻的现代城市由此崛起。
    三线开建,西南林区也迎来斧光锯影。普威森工局、拉古森工局、盐边森工局相继在这附近安营扎寨。三路采伐大军从东到西、由南到北,在雅砻江、在金沙江畔摆开了森林采伐的主战场。
    伐木工人被喻为“森老虎”,“猛虎”上山孰不可畏?
    一段荣耀与悲哀被滚滚长江所见证:30多年来,攀枝花林区为年轻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奉献了2500万立方米的木材,但长年的无序砍伐,让这片古老的森林伤痕累累,双刃的斧锯快速地削去了庇护长江两岸的森林。
    十八世纪中叶,一位德国老人写下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
    老人名叫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这段话被后人收录到他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
    100年后,恩格斯“毁灭森林必遭大自然报复”的理论在中国也得到了印证:
    攀枝花的乱砍滥伐让这里的森林覆盖率由1965年前的76.5%,下降到了二十世纪80年代末的35%。没有了森林的呵护,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生态灾难频繁发生,攀枝花水土流失面积达424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7%。1998年的那场特大洪水,又让60多条生命为这里生态的破坏付出了惨重代价。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砍了一辈子树的森工们,终于走到山穷水尽的绝境。攀西茂密的森林已经无木可采,数千号人的饭碗也从此没了着落。
    潘多拉盒子被打开,饱受恶魔摧残的是我们自己。
    过去,我们过分依赖木材经济了,守着森林就认为是守着金饭碗。砍吧,反正大树有得是。
    今年57岁的老森工李兴荣告诉记者:“当年,我们雅砻江木材水运局在宜宾市是经济效益最好的单位,五粮液酒厂那时算个啥呀,不管是党政机关干部还是复转军人,谁不想往这儿调呀。我们是全国最大的水转陆运贮木场,每天拖运出川的木材漂满6000里大江。”李兴荣说这话时,回忆中带着苦涩。
    森林让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但也到了让我们重新认识它真正价值的时候了。
    森林是宝,那么一棵树到底值多少钱呢?
    印度加尔各达农业大学一位教授曾算了两笔帐:
    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大树,按市场木材价值计算,最多值300美元。但如果按照它的生态效益来计算,一棵生长50年的大树,每年可以生产出价值31250美元的氧气和价值2500美元的蛋白质,减轻的大气污染价值625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1250美元,还可以为鸟类及其它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价值31250美元等,将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一棵树值20万美元。
    森林又非常友善,它到底给人类生态环境带来哪些益处呢?
    一公顷的阔叶林一天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释放出0.73吨氧气,可供1000人呼吸。一个没有大气污染的城市只要人均有10平方米的森林绿地,就可以全部吸收掉呼出的二氧化碳。一条10米高的林带,在其背风面150米范围内,风力平均降低50%。在250米范围内,平均降低30%以上。
  在有森林的地表,渗水速度每小时可达200毫米,是裸露土壤的10倍。而裸露的地表,其水土流失量为森林表土100倍。
  一公顷的森林每天要从地下吸收70~100吨的水,然后再经过枝叶蒸发到大气中去。一公顷林地的蓄水量等于同等裸地面积的7倍,每公顷森林土壤能蓄水640~680吨,5万亩森林相当于100万立方米贮量的水库。如果把我国长江流域尚待绿化的土地都绿化起来,森林储水量可达150亿立方米,相当于增加两个三峡水库。
有人做过测试:在北京市王府井大街,空气中的细菌含量为每立方米1.8万个,而在树木繁茂的香山公园,则为3850个。此外,一条40米宽的林带,能让噪音降低10分贝~15分贝。
……
    难怪森林覆盖率高达67%的日本,在发明了生产一次性筷子的机器后,从没用他们研发的机器制造过一根以日本树木为原料的一次性筷子,他们的这种机器全出口了。
    美国曾是滥伐木材最野蛮的国家。
    宾夕法尼亚州在开发之前,一只松鼠只需从树枝上跳跃,便可脚不着地穿越全州。美国的原始森林在近300年的时间里,消耗了总数191.75亿立方米的三分之二。到19世纪30年代,整整一个世纪的滥伐,砍光了美国东部最好的森林,然后又掉头向西部砍去。
    到了19世纪末,自然资源保护论者发出生态警告,美国人于是亡羊补牢,最终使残存的森林得到保存和休养生息。
    千百年来,森林无奈地任凭人类肆意取舍。面对目前世界森林从76亿公顷下降到43亿公顷,全球每两秒钟就有足球场般大小的森林在消失的现状,我们该怎么办?
    生活地在球上,无视森林就是无视生命。

枯之窘

    本该层林尽染的攀西竟然满目荒凉。面对枯山无木的窘境,“林家铺子”的人们在思变中重新定位。
 
    金秋的攀西本该是层林尽染,云蒸霞蔚。
    然而,1996年10月25日的那一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来到攀枝花视察时,看到的却是金沙江两岸满目荒山,一片苍凉。登上一座叫三堆子的山头,朱镕基朝大江望去,只见浑浊的江面滚滚漂木,浩浩荡荡,顺流而下,不见尽头。他神情凝重,语气坚定地说:“一定要下决心少砍树多栽树,要把森老虎请下山。”
    从此,“让森老虎下山”成了大江南北所有“林家铺子”不可抗违的“店规”。
    1998年9月1日,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它在我国森林史上写下前所未有的浓重一笔。
    今年4月的一天,记者来到四川宜宾市。走进绿叶遮蔽的原四川雅砻江木材水运局大院,这里的牌子早在10年前就换成了“四川省长江造林局”。
    前面提到的李兴荣现在是长江造林局的党委书记。他对记者说:“自天保工程启动以来,我们是‘换汤又换药’,主业整体转移,从过去传统的木材水运生产转移到植树造林,投入到生态工程建设中。在四川境内的长江上游及其支流的雅砻江、金沙江、安宁河、青衣江、岷江、沱江等流域实施生态林建设,我们现在是全国最大的专业造林单位。”
    10年了,长江造林局近3000名职工为了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默默奉献着。他们以大江为伴,以青山为家,常年跋涉在全省13个地、市、州,54个县(市)的山间河谷。他们每天挖坑挑水,植树造林。到2007年底,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75万亩;飞播造林140万亩;封山育林328万亩并管护着318万亩森林。
    在长江局下属金沙林场的七星山,记者遇到了一位正独自巡山的女林管职工,她叫李晓燕,今年46岁。
    “你是哪年进山管护的?”记者问。
    “2000年。”李晓燕颇感自豪地回答。
    “你一天要走多少山路,管护多少山林呀?”
    “每天要走6个小时,大概十几公里吧,我们组管护的林地有3000亩呢。”
    “每天巡山不觉得乏味吗?”
    “一点没这种感觉。你看见了吧,眼前这片油樟就是我们当年亲手栽的。看着它一天天成材,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在一天天长大,心里别提多高兴啦。”李晓燕边说边笑了。
    李晓燕这个管护组一共4个职工,三男一女。他们每天吃住在山上,半个月才能下山回一次家。金沙林场场长对记者说,李晓燕还是个省劳模,而且她的山歌唱得可棒咧。
    如今站在三堆子,人们再也看不到三江之源漂流着的一根原木。昔日浑浊的江水变清了,当年的荒山荒坡现在已是绿带缠绕,三堆子成了全国天保工程的造林示范基地。
    10年来,长江造林人扔下撬杠,拿起锹镐,在攀枝花似火的骄阳下,在攀西干热河谷滚滚的热浪中,在康巴高原寒冷的风霜雪雨里,在川北炽热的红土地上,跨过一道道山梁,迈过一条条沟壑,用他们自己勤劳的双手,为长江上游编织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一位长江造林局职工在日记中写道:
    当年,我们战斗在六千里大江,劈波斩浪流送万千栋梁。今天,我们扛锄挥镐植树,大江两岸播撒着绿色的希望。岁月如风随行,茂盛的秀木在荒山野岭成长。为了构建祖国的生态家园,我们林业工人不惜汗水再铸辉煌!

枯之涩

    汉字对秀木的美誉度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种文字。现实中,我们却又不得不面临着一番苦涩。

    1998年那场令人心悸的洪涝灾害无疑是一个警钟。
    大灾之后,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天然林资源过度消耗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大决策。
    天然林该休养生息了,因为它付出得太多太多。
    在黑龙江,1972年组建的清河林业局虽说就在小兴安岭南麓,但实施天保工程前,全局已深深地陷在森林资源危机中。到了1995年,森林蓄积量由建局之初的1600万立方米锐减到1027万立方米,下降了36个百分点。在四川,由于天然林资源枯竭,1998年以前,四川省的22户重点森工企业,有14家无林可采,6家接近枯竭。
    “世间草木,皆有性情”,一旦把林木“斩尽杀绝”,它必然报复人类。
    长江水利委员会曾在四川乐至县搞过一个调查。调查发现,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37%,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每平方公里的侵蚀模数为4470吨,每年流失到沱江和涪江的泥沙达500万吨。一到冬天,乐至人民总动员,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挑土回填庄稼地上。仅此一项,全县每年就要动用50余万劳动力,投入300多万个工日。
    难道我们不爱树?可国人对树木和森林又是那么情有独钟。
    翻开《全唐诗》,在四万多首诗中,就有三万多处涉及到树木和森林,几乎到了无木不成诗的地步。傲雪的松柏,挺拔的白桦,婀娜的垂柳等,无不透视着国人的一种理想化追求。汉字对森林对树木的美誉简直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种文字。三木为森,两木为林,连造字都透着学问。
    可在现实中,却有着巨大反差。
    看看这组数字吧:
    日本森林覆盖率为67%、芬兰为66%、韩国为64%、瑞典为54%、巴西为50~60%、俄国为50%、加拿大为44%、德国为30%、美国为33%、法国为27%、印度为23%……
  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呢?18.21%,居世界第130位。

    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先生告诉记者,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虽说从几年前的16.55%增加到目前的18.21%,但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积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
   我国森林覆盖率差异极大,东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为34.27%,中部地区为27.12%,西部地区为12.54%,而占国土面积达32.19%的西北5省森林覆盖率只有5.86%。其中,新疆、青海不足1%。
    天保工程实施后,人们看到了劫后余生的冠蔽如盖,巨干凌空,苍劲挺拔树木所带来的那一道道莽莽苍苍的绿色景观。“山上栽了树,等于修水库”、“有林泉不干、天旱雨淋山”等护林口号随处可见。
    前面提到的清河林业局,经过10努力,森林蓄积量回升增加到1230万立方米,比10年前增长了20%。
    四川在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的10年里,累计减少天然林资源消耗9000多万立方米,按天然林蓄积168立方米/公顷测算,相当于少采伐天然林57万多公顷,保住了长江上游这片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和生物基因库。
    在乐至,原县长、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王隆瑛带领全县人民大力植树造林,3500多个光头山全部穿上了“绿衣裳”,森林覆盖率上升到了33.6%,成了全国绿化先进县。
    当记者采访王隆瑛时,老人一语双关道:“有树则乐至。”
    是的,有树才有乐。当你惊叹大树的伟岸,赞美大树的秀美,希冀大树的赋予时,大树的年轮也在无言地印刻着人类的是非功过,大树的枝叶也在默默地晓示着人类带给它的枯荣。
    德国文学家黑塞说过:“树木是圣物。谁能同它们交谈,谁能倾听它们的语言,谁就能获悉真理。”
    圣物面前,我们真应怀着敬畏,去拒绝过去无知的恬然。

荣之华

    一位位以诚挚善良之心去体贴大自然的种树人润泽着生态中的物种,也让我们享受到绿色荣华的回报。

    初夏的一天,记者乘车从太原出发去临汾采访。
    沿大运高速公路向晋西南疾驶时,在临汾高速段记者看到,公路两旁兀立着一片片以杨树为主的速生林。风吹枝动,满眼青翠,让人很难相信这里是沟壑纵横的吕粱山脉。
    同车的山西林业厅干部景慎好告诉记者,临汾虽说是典型的黄土地,但却是全国闻名的花果城。市内有梨树街、柿树街、红果街、樱花街,全市绿化覆盖率达30%。
    在临汾,市林业局局长潘张虎介绍说,过去临汾地区林草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严重。自打开展昕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以来,森林覆盖率已由建国初期的4.4%提高到现在的36.6%,土壤侵蚀模数由每平方公里8200吨下降到3200吨,减少了57%。
    临汾是历史名将卫青、霍去病的故乡。当年,他们为抗击匈奴入侵留下英名。如今,临汾人民又在为构建自己的生态家园,书写着绿色篇章。
天保工程显示了造林人的气概,但在天保工程以外的福建和湖南,记者也感受到造林人特有的执着。
    几天前一个细雨霏霏的上午,记者在福建省仙游县盖尾镇莲井林场见到了全国林业劳模李美和。今年45岁的李美和曾女承父业,让家乡昔日水土流失严重,连鸟都不停留的马山,变成为了林丰水美的生态经济型林果基地。
    站在马山四下腑望,只见树木葱葱,松涛阵阵,苗圃青青,耳边传来悦耳的鸟鸣。
    在一片巨尾桉林前,李美和对记者说:“我父亲李金耀从1979年开始,率领家人承包了马山1200亩荒山,办起全国第一个家庭林场。1987年父亲去世后,给我留下了当时难以想象的16万元债务,但也给我留下了一座初见规模的青山。从那时起,我接过父亲手中的锄头,带领林场职工奋战在马山。如今,我们林场林地总面积达3000多亩,资产近2000万,马山变得山青水秀了。”
    仙游县林业局副局长陈桂宏告诉记者,经过李家父女和当地百姓28年的不懈努力,目前马山已形成乔、灌、草等多层次覆盖的立体生物群落,约有30多种鸟兽栖息其中,水土流失被彻底治理。森林形成的小气候,使周边数万亩农田得以保护,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森林是人类的巢穴,树木是人类的福祉。面对一个个对绿色充满眷恋的造林人,你能没有敬意?

荣之耀

    天保工程是中国造林史上的里程碑,它让我们看到绿色生命的繁衍。造林人为之而荣,大地山川为之而耀。

    10年的岁月流逝,记录了天保工程10年的夺目历程。
    10年的云卷云舒,见证了天保工程10年的不凡业绩。
    10年来,全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1261.45万公顷,有效保护森林14.3亿亩,减少蓄积消耗4.26亿立方米,工程区森林面积净增815.7万公顷,活立木蓄积净增4.6亿立方米,天保工程对全国森林资源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以上。
    ——在四川,全省有林面积由工程实施之初的17580万亩上升到2274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4.23%提高到2007年的31.3%;林木总蓄积量由14.65亿立方米增加到16.73亿立方米;累计营造公益林6449万亩。
    ——在吉林,全省林区有林地面积与林木蓄积量实现了双增长。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5亿立方米,有林地面积达到3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91.4%,与实施天保工程前的1997年相比,分别增长3.2%、1.9%、1.7个百分点……
    ——在山西,全省整体实现了天保工程区商品性的封锯停伐,3659万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和休养生息,管护责任落实率达100%。
    全省有9个市、72个县(市、区)和7个省直林局列入了黄河中上游天保工程实施范围,覆盖了全省60%的国土面积和80%的森林资源;工程区范围内所有的3571万亩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公益林建设累计完成582.63万亩……
    ——在贵州,全省共完成天保工程营造林756.20万亩,其中造林319.40万亩、封山育林436.80万亩。目前全省森林面积已增加到92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4.9%,森林蓄积增加到2.1亿立方米。全省已建立森林和野生动植物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94个、总面积1300万亩,建立森林公园45个、总面积250万亩……

    2007年9月8日,悉尼聚焦了世人的目光,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正在这里召开。在频频闪烁的银光灯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到2010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0%。
    这是一个庄严的承诺,也是一个光荣的使命。
    为了拥抱森林,我们还要付出努力!

    本文鸣谢

    国家林业局天保工程办公室
    四川省林业厅
    四川省长江造林局
    福建省林业厅
    福建省仙游县林业局
    山西省林业厅
    山西省临汾市林业局

    感谢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对本系列报道的大力支持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积极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
    维护人口生态共建“幸福社会
    赵学敏:钟情绿色中国的美丽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化技术创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文明”与“生态”
    当生态成为一种文明
    城市绿化新选择:让本地种回
    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势和特点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