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均衡·和谐

作者:蔡爱平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26
  日前,上海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上海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联合举办了“21世纪中国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和新特点”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新世纪中国文明发展的特点是多元、均衡、和谐,必须关注并调整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不均衡、不和谐现象,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如何提升文明发展价值、应对文明发展危机、促进和谐文明发展格局的形成。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吕贵出席会议。

  树立全面发展的文明观

  文明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充满复杂性和曲折性。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袁秉达认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证明了这一认识的科学性。邓小平同志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偏重经济建设的现象,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江泽民同志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出加强政治文明建设,胡锦涛同志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将三个文明建设发展为“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观。

  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文明观的本质,但是在文明的全面性内涵上,与会者有不同见解。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尚文认为,用三个文明可以涵盖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内容,和谐社会是三大文明均衡发展的表现和结果。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孙力认为,社会文明可以融合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在三大文明之外,可以把生态文明融合进来,体现人与自然界、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

  反思文明发展格局及其趋势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和制度受到内部发展极限和外部不同文化人群的双重抵制,代表先进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运动则陷入了低潮。对此,上海建设党校教授王子奇认为,有必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文明的发展进行全面反思,总结我国的文明发展经验,借鉴其他国家文明发展的教训。

  闵行区委党校副校长吴解生认为,要反思文明的延续和创新的问题,思考从老祖宗那里继承什么,怎样进行创新;要反思社会主义文明发展模式的问题,是多样化还是唯一性;要反思文明发展的理论基础,寻求体现发展理性的理论成果;要对基层实践进行反思,找到符合实际的发展举措。

  上海商学院教授韩狄明认为,要深入分析和思考文明发展的不均衡、不和谐的问题。20多年来,物质文明建设找到了路向,精神文明建设逐渐推进,政治文明有序发展但尚落后于其他文明建设。此外,信仰和信念的缺失、道德滑坡、价值失落、环境恶化也是与会者关注的问题。大家认为,必须从文明多元、均衡、和谐发展的目标指向出发,思考如何在多元化的趋势下寻找重聚人心的旗帜、化解纷争的钥匙。

  构建普世性的意识形态体系

  健康、和谐的社会发展需要有一个占据主导地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的基本特点是在对多元价值宽容基础上的整合,以实现多元利益充分表达上的协调。市委党校研究员夏军认为,要建立反映全国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宗教信仰人民的共同利益诉求和精神需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系统。与此同时,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当贴近时代、融入社会、创新理论;传承优秀文化、重组基础教育;在面向世界的同时警惕西方文化霸权;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于各项建设之中,注重实效。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解偶联剂在污泥减量上的应用
0 前言  活性污泥的消化过程是一个利用菌群将有机污染物质…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