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站的诞生与发展

----献给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实验站的开拓者们
作者:张晓爱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11

    四、 宗旨

    考察出发之前,夏所长一再叮嘱我们,不要只考虑科研,重要的要为当地的生产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就成了我们当时的研究宗旨。鼠害的治理,草原的改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运动规律的探寻就从这里开始。一幅绿色的画卷,貌似简单、高寒、荒凉、冷漠的面纱后面隐藏着的将是一部永远破解不完的自然演化史。我们扎根这里就是要逐步解读、诠释和书写青藏高原的现在、过去及将来的新篇章。当时每个人怀着一棵炽热的心、欢快的情、朴素的信念开始了历史赋予我们面前的职责。

    夏武平先生的牦牛颂:“忍处恶劣的条件,啃食低矮的牧草,提供浓郁的乳汁,充当高原的船舶,不畏艰苦,忍辱负重,不计报酬,但求贡献,这种牦牛精神正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追求“就是当年还算年轻的科学家们的单纯、朴实、热情、执着的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或精神宗旨。

    五、 追忆

    1978年,是党中央十中三届全会召开,宣告向改革开放重大策略转变的一年。我们第一批研究成果在国内引起反响;当时任中国生态学会的理事长的著名昆虫生态学家马世骏院士在西宁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届陆地生态系统学术研讨会,吹响了中国生态学家向系统生态学进军的号角。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其中就有我们熟悉和尊敬的动物生理学家孙儒泳院士。

    在建站前后,孙儒泳先生曾来我所讲学并与王祖望等人合作开展了生理学实验工作,还多次亲临站上了解和指导我们工作。他的首批研究生,贾西西、董铨的论文就在我们的定位站完成。孙先生的博学、谦虚、和蔼给我们留下深刻影响。已经远离我们而去的马世骏先生也非常关心我们站的研究进展,于80、86两次亲临站上问这问那,并在大会上点名表扬长期监守岗位的同志。另一位植物学界的元老,吴征镒院士80年率团来我站检查和指导工作,为站的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1978大会后,紧接着几个功能类似,地域不同的定位站也先后崛起,迄今共有32所生态研究站形成研究网络,涵盖了全国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我们的定位站起到了开拓者和先锋作用。

    我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一位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尊敬的老所长-夏武平先生。他在50-60年代就是闻名全国的动物学家,为了生物所和定位站的发展,他倾注了大半生的心血。他不顾年迈和视力限制,多次到站视察、指导,关心着每一个人的工作进展,随时提出指正。就连我们的论文手稿都逐字审查、修改。在他的主持下,编辑了独具特色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论文集》两册。退休后,虽然人在北京,心系青海,只要老同志去看望,他总要问及生物所和定位站的现状。不幸的是今年4月传来他逝世的噩耗,受过他学术思想薰陶的人无不感到遗憾和悲痛,他光荣的一生給我们留下无尽的思念和回忆。他永远是我所几代人的领路先锋、杰出的组织者和师长。

    我们中已有几位同事英年早逝,先后离我们而去,留下无尽的遗憾。其中有我特别思念的德高望重、性格平和、宽厚待人、知识渊博、野外工作经验十分丰富的皮南林先生(最初是我们的生活总管,后任站长)和工作认真、吃苦耐劳、与人为善、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梁杰荣先生(第二年任副队长)及介入时间较晚、选送国外进修系统模型的魏善武先生,回国后正在发挥骨干作用期间,疾病夺走了他的生命。还有一位值得赞许的是刚从国外进修回国的精英,扬福囤先生(任过队长)在海拔4000多米的玉树地区工作期间突发脑梗塞致残,迄今拖着残体终生抱憾地生活在寂寞的角落。人生多磨难,谁人无遗憾!这些人把健康和生命遗失在了奋斗的路上,留下的是扶持后人的肩膀。当年的定位站已经成为历史被尘封了起来,但马厩的影子还在,“牦牛精神”的碑还矗立在显眼的位置,历史记下了开拓者们的足迹。

    六、 发展

    32年后的今天,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再看我们的定位站就像苍茫大地上的一座灯塔,为追求科学进步的人指路。大约历经3-4代人的努力和在国家科技部、中科院及青海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发展。草原鼠害得到有效控制,牛、羊有圈,增加了防寒能力和避免狼群侵扰,多数退化的草场已经恢复或正在恢复阶段。国家多次大规模的投资基建、修路、拉电、改造水源、增添设备,使定位站的外观和设施大为改观,成果累累、人才辈出。

    1987年经过著名专家评估,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开放实验站。共培养研究生和博士40余名,博士后多名,“百人计划”2名。据统计,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四部,获科学院和青海省各类科技奖10余项。海北站以出色的成绩取得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多年来接待了来自美国、日本、丹麦、瑞士等10个国家的40多位专家来站工作。1999年被国际冻原组织吸收为成员。2000年成为北欧生态网络成员。

    目前,按照中国生态网络的安排与要求,进行了可用于监测一百年的样地规范化建设、样地基本信息的建档与系统骗码、检测管理条例及与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从2001年开始,已经进入了数据收集、整理、编篡的信息化管理新时代。

    在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海北站已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与青臧高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生物学发展前沿研究的基地。重点开展高原特有生物的适应与进化过程、物种多样性保护、全球气候变化对高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等领域的研究,为青臧高原的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现在的年轻科学家们正为创建拥有国际一流人才,一流研究水准基地的方向发展而努力。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英国媒体评出全球29项最新环保科…
     节能环保现成为建设地球的绿色理念,近年来科学家致力于研制…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