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年-2010年),我市环保和教育部门于1998年10月联合发出了“关于评选南京市绿色学校(幼儿园)的通知”,并制定了“绿色中学”、“绿色小学”、“绿色幼儿园”评审标准(试行),在全市范围内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对照评选标准,学校不仅在相关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同时在学校管理领域中也融入了环境教育的内容。几年来,市环保、教育部门通过组织环保作文、绘画比赛,环保教案评比、教师培训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开展。现将2002年下半年-2003年上半年绿色学校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
一、 以文件的形式下达创建要求,使绿色学校工作更加规范,有据可依,深入扎实。
1、在宁教体(2003)2号文件中,对开展环境教育,争创绿色学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围绕6.5世界环境日主题,在高校和中小学校开展系列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根据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准,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绿色学校’,通过选修课、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及讲座等形式,大力普及环境教育和环境警示教育”;抓好晓庄学院创建‘绿色大学’试点工作,力争2004年通过市评估验收”……
2、为贯彻落实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市教育局将教育部教基厅(2003)3号文有关环境专题教育的要求落实到《2003学年度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即宁教(2003)25号文。
3、克服非典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市环保局开创性地首次与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周活动方案的通知》,为全市顺利做好六?五期间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积极的指导和安排。
二、巩固和发展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1、去年年底,检查验收并命名了我市第三批绿色学校25所;推荐我市14所绿色学校参与省第三批绿色学校的评比,均获通过。截止2003年3月,我市共有市级绿色学校114所(中学34所,小学54所,幼儿园26所),其中省级绿色学校35所,国家表彰的绿色学校3所。
2、“绿色学校”申报规范化。绿色学校申报工作每1~2年进行一次。目前我市的第四批绿色学校申报工作正在进行,各区县环保和教育部门经过初评,已将创建工作开展得好的学校推荐到市里。
3、为了进一步提高绿色学校的创建质量,今年年初与市教育局联合下文,作出对首批绿色学校进行复查考核的决定,对复查工作已作布置,并将于下半年完成。
4、在各区县环保局、教育局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从下而上,上下结合,从全市114所绿色学校中,评选出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学校6所、绿校之星8人、优秀组织单位4家、先进工作者10人,均已受到省教育厅、省环保厅的命名表彰。
三、 加强对绿色学校的指导与管理
1、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南京市环保局开通了南京环保网站,绿色学校的宣传教育多了一个窗口,利用这个窗口,充分展示南京市环境教育的成果。
2、建立完善我市114所绿色学校数据库,加强区县环保和教育部门对辖区内绿色学校的指导与管理。
3、为进一步做好环境教育培训工作,改造了200多平方米的报告厅,并配齐了教学设备,分期分批地对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进行环保培训。
4、在新改造的报告厅中,举办了“2003年南京市创建‘绿色学校’培训班”。全市第三批“绿色学校”和申报第四批“绿色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以及区县环保局、教育局主管“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同志共70多人参加了这次培训,培训内容共分三个部分:1、专题讲座:生态自然观与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与实施《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创建“绿色学校”材料准备以及如何多渠道地开展学校环境教育;2、参观南京环境科技馆“地球?环境?未来”大型环保图片展;3、考察江苏省最大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反馈意见对培训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次培训进一步推动了全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4、积极组织我市绿色学校和区县环保、教育部门主管绿色学校工作的同志参加全省的绿校培训。
5、从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订购了《中国绿色学校指南》一书,发放给绿色学校和正在创建的学校,帮助他们更加有效地开展创建活动。
四、 日常教育与典型活动相结合
环境教育已成为我市各校日常教学的内容之一,环境教育渗透在学校教学及管理的方方面面。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外,结合纪念日,开展的校内外及全市性的环保主题活动,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1、围绕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并根据《环保活动周方案》,全市各中小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环境宣传教育活动,例如召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晨会,听专家讲座,出黑板报,挂宣传标语;结合我市创建绿色人居环境社区及环境优美乡镇活动,开展面向社会的调查、宣传活动,同时也为我市的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摇旗呐喊。
2、为配合我市“环境保护宣传周”活动,策划了“送环保资料进绿色学校”的主题活动。精心挑选环境教育图书,如《科学探索者》、《20世纪环境警示录》、《户外环境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库》、《中小学环境教育概论》等,选择了富贵山小学、江苏省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所绿色学校,决定以参加班级环保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这一活动。但因非典未能如期举行,拟于今年下半年实施。
3、南京环境科技馆已成为大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的课堂,今年上半年,在受“非典”疫情影响下,克服困难,接待参观者1000多人,我市另一个环境教育基地―扬子石化污水处理厂接待南师附中50多名学生实地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收到了良好的环境教育效果。
4、与团市委、江苏绿色之友联合举办了2003年首期环保夏令营,通过夏令营活动,让中小学生走进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接受环境教育。这次活动得到了江苏电视台《珍爱家园》栏目的支持,已摄制成电视专题片,即将在江苏电视台教育频道播出。
5、为促进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增强环境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市环保局与市教育局联合发文,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我身边的环保”有奖征文活动。征文主题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参与绿色行动、倡导绿色文明,激发他们共建绿色家园的热情。
6、制作一批环境警示教育图片,除了在广场、公园、社区、企业展出外,还在不少学校巡回展出,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五、 绿色教育不断扩展,走向深入。
在中小学(幼儿园)中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同时,为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的《2001—2005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中提出的“在全国高校中逐渐开展创建绿色大学活动”的要求,我市环保局和教育局联合决定,在市属高校中开展创建“绿色大学”活动,为此,特制定《南京市“绿色大学”评估办法(试行)》及《南京市“绿色大学”评估指标(试行)》。要求各市属高校对照评估办法和评估指标,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并在时机成熟时申报“绿色大学”。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在市属高校中产生了一定影响,今后还将会产生更深更远的影响。
一年来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还有不少问题,比如说在指导绿色学校方面,如何发挥区县环保和教育部门的作用等等,这些都有待今后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探索和总结。[二00三年八月三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