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绿色学校 >> 综述与经验 >> 文章正文 | ![]() ![]() |
|
|||||
| |||||
中学生可以为环保做些什么 | |||||
——沈阳二中环保研究会“中小学生环境教育星火计划”形成燎原之势 | |||||
作者:张孟华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2 | |||||
●中小学生环境教育 星火计划的发起实施 沈阳二中环保研究会成立以来,不仅对校内的学生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与教育作用,而且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03年,学校领导指示环保研究会要利用本校重点中学的号召力,为其他学校的环境教育提供经验,促进合作,努力在初中及小学培养环保研究会的后备力量。于是在2003年,由环保研究会策划并于4月22日正式启动了“中小学生环境教育星火计划”项目。 ——培育有参与热情的学校或学生投身此项课外活动。自发起“中小学生环境教育星火计划”后,已与沈阳市7所高、初级中学以及小学建立起联系,这些学校均已初步建成了相应的环保宣传或研究组织。既扩大了环保工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从会员方面为环保研究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了后备力量(在此项目启动前,即自2001年起,已与内蒙古小骏马记者团、东北大学“绿色力量”组织建立了密切联系)。 ——以时间和环境相关纪念日为主线制定出易行的常规环境教育模式。与120中学、回民中学的学生环保组织合作,确立了每年的常规环保活动主题,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收集并整理出了各活动日宣传材料,以备在宣传时使用。 ——编制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材料。环保研究会多年主持编写环境教育材料《绿色家园》,已被多所学校的环保组织借鉴和作为宣传材料使用,并成为与内蒙古“小骏马记者团”的交流资料。目前仍在收集和整理更多的文字或声像资料以供其他环保组织共享。 ——创建有创新性和拓展性的环境教育活动机制。对学校开展的活动材料进行了完整收集和初步整理,有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省优秀班会奖项——“绿色的畅想”主题班会等)已经确立为环保宣传的“保留节目”。 ——建立各环保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制度,形成宣传环保的合力。与各学校的指导教师或校方达成共识,准备以环保宣传和研究为切入点,深入开展环境教育第二课堂的活动。 ●项目中的特色教育活动 ——提高宣传能力,加强横向联系。在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以来,沈阳二中环保研究会为提高宣教能力、促进校际间环保组织的合作,专门组织了“环境教育与宣传能力培养”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研究会策划了在世界水日、地球日、环境日的“四校千生环境教育签名”活动,通过与各学校环保组织密切配合,这一活动在校内外引起很好的反响。受“福特汽车奖金”资助的学校环保会刊《绿色家园》面貌一新,向5所兄弟学校进行赠阅,这些活动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加关注环境问题。 ——创新教育方法,培养环保热情。在2004年沈阳市“一宫两陵”申办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研究会关涛同学“环保与世界文化遗产”的提议受到了研究会会员的积极响应,并进行了沈阳故宫考察与环保教育主题活动。活动中,故宫管理人员向学员们介绍了故宫在排水、采光等设计上的“环保思想”及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学生深受启发。学生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尝试了“古建筑金属表面维护方法”小实验。 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开展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一直是环保研究会的指导思想。会员们在学校设立垃圾分类回收站,并将有关垃圾分类回收的知识与分类垃圾箱巧妙结合,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垃圾分类的环保意义。学生在了解古代用皂荚洗衣物的知识后,在校内寻找到皂荚树并采集做洗衣效果实验。 ——树立环境意识,扩大辐射范围。目前,参与“中小学生环境教育星火计划”项目的学校共有7所。然而,环保主题在空间上不应该有局限性。为使学生“知行合一”,研究会利用一切机会尽可能扩大宣传与影响,力图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环保宣传教育工作中来。 2004年10月底,与兄弟学校环保组织到沈阳市南运河考察水体环境,做有关水质监测的实验,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 最近,又开展了“农村与环保”分项教育活动。研究会的核心会员30余人到法库帮牛堡小学,赠送环境教育书籍并向当地学生介绍环保和气象观测知识。环保研究会的会员也了解了当地实用的环保做法,很受启发。 “中小学生环境教育星火计划”这一项目是宏观的、长远的,活动是生动的、有教育意义的。希望这一发起于中学生的环保研究及环境教育项目如她的名字一样响亮,在环境教育方面如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2005-11-2]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环境 环境教育中的音乐魅力 用心感受大自然 绿芽在校园中成长 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 草海给我上一课 环保先锋在行动 “内”“外”结合才是出路 要深入研究环境教育的新课题 鞍山“绿色学校”构筑三位一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