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绿色学校 >> 学校风采 >> 国家级绿色学校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28
 

让绿色溢满校园

  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座落在美丽的牡丹江畔,始建于1921年,已有79年校史。学校占地2300多平方米,建有两处教学楼、一个体育馆、一个劳动教育基地,配有可容纳600人住宿就餐的宿舍和食堂,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70人、在校生共计2500余人,是省市窗口示范小学。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各级行政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学校积极发挥优势、大胆创新,成功地创建了"政企联合办学"和"民办公助办学"新的办学体制。学校规模空前发展壮大,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实现了高标准、现代化,师资队伍结构素质进一步优化提高,在"办一流学校、建一流队伍、创一流质量、育一流人才"的办学宗旨指导下,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劳动技术(劳动)教育先进学校、中国/WHO健康促进合作项目银牌学校;省文明单位标兵、省首批绿色学校;市首批绿色学校等国家级荣誉奖20多项、省级40多项,曾受到李铁映、柳斌等领导的赞扬。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教育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报道。

  立新实验小学是一所别具特色的学校。从1958年以来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 生产劳动相结合。40多年来学校开辟了生产劳动、公益劳动、自我服务劳动等多种劳动教育途 径,建立了包含两场(厂)(饲养场、印刷厂)六园(百花园、蔬菜园、农作物园、果园、葡 萄园、瓜园)的校内劳动育人基地,坚持校园环境建设几十年不辍。校园内春天绿树成荫、夏日繁花似锦、秋季果实累累、冬天青松白雪,成为省市闻名的"花园学校"。

  可以说,从1958年至九十年代中期,在没有将环境教育专门立项之时,立新实验小学近四十 年的劳动教育史就是隐性的环境教育史。不论是走上大街美化街区、清扫垃圾的公益劳动,还 是在校内美化校园、育花种草植树的生产劳动,都是间接地向学生进行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 环境教育。九十年代中后期,在市环保局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宣传指导下,学校开始将环境教育 列为一个独立的教育内容,积极探索环境教育的思路。经过细致研究,决定将环境教育与各学 科相互渗透,宣传环境教育、树立环境意识。并通过少先队有目的、有组织的环保小队宣传活 动来强化学生环境意识,努力达到以意识促行动。尤其是在"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启动后,学 校更是在组织、策划、落实等方面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将环境教育落在实处,努力将环境意识 深入人心,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知环保、懂环保、施环保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型接班人。抓住一个"实"字,将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日程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关键一条就是能否把该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学校领导班子十分重视" 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他们认为创建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施素质、 培养健全人才的载体。在市环保局以及相关部门的指导关心下,学校把实施环境教育做为学校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件大事来抓。首先,班子成员人手一份《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对 国家有关环保要求做到清楚明白,并结合省市创建"绿色学校"的有关精神和评估标准,一致 认为把改善环境建设、创办"绿色学校"作为学校两个文明建设和促进学校深化改革、提高教 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更好地加快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学校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 组,一把手亲自指挥,其他成员分工协作,党政工团队齐抓共管,形成了较有力量的组织机构,对创建工作的实施起了先导,有了保障。

  其次,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创建活动规划,对整个创建活动实行目标管理。其中党团队负责活 动计划的实施,教导处负责环保课程设置、学科渗透和课外活动等。从创建"绿色学校"的组 织管理到课内外教育,从活动方法到追求效果都有具体的目标、方法、要求和考核方法。这样 创办'绿色学校"不是口号式地提出,而是纳入学校的工作日程,有组织、有规划地落实。突出一个"细"字,将创建工作落实到校园每一处。

  创建工作只有细致、周到、覆盖面广,工作才可能全面开展,消灭空白点。我校组织创建工 作,把细致、全面做为关键一环,细致地抓好创建的每一步骤。横向来看,学校每个部门、每 名师生都有创建工作任务和责任。如学校为实现争当省市"绿色学校"的目标,将目标分解为 几个分目标,即环保宣传目标、资料管理目标、环保培训目标、班科任教育活动目标、团队创 新活动目标、后勤绿化管理目标等;纵向来看,学校的实施步骤也是"细"字当头。学校组建 创办"绿色学校"领导机构后,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五步创建法--学、做、比、议、写。

  1 、学习宣传,明确创建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1996年颁布的《全面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 了解纲要中对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提出的相关要求,并开展不同形式环境保护知识讲座,让 每一名师生、园丁都了解环保的作用,明确环保的有关内容。

  2、做好部门规划。后勤管理部 门拿出校园绿化建设规划,组织人员落实施工,完成校园美化、绿化工程任务;德育部门结合 环保内容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分别成立了"护绿小队"、"绿叶小队"、"爱鸟小队"等 ,并活跃在校园内外,实现环保教育实效化;教学部门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观察大自然, 进行学科渗透,追求环保知识最优化。

  3、比,就是按学校考核方案中对环保方面的具体指标 要求,完成的列为满工作量;完成好的列为效益将励;没有达标的视为工作量没完成,要得到 相应的扣罚奖金或批评,限期完成指标。

  4、议,是根据评比结果,大家相互切磋、交流,看 看学校哪些地方需要加强绿化、哪个部门需要强化环保活动力度、学校需要把握哪些问题等。

  5、写,即教师写一篇环保教育论文、学生写一篇环保知识征文,师生通过翻阅查找有关环保 资料,满怀激情地用心、用笔去谈环保这个人类永恒的主题。在征文活动中,学生深受教育和 启迪。由于工作细致到位,师生环保意识得到增强,工作中也注意发现问题,尽力去解决有害 社会环境、有害师生身心健康的问题。如不断增加花草树木的新品种,加大绿化面积;为了学 生的身心健康,学校报请"无烟单位",教师不吸烟;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学校拆除了几十年 的供热锅炉,不惜财力与供热站联网;为了防止水源污染、避免给学生造成健康危害,学校为 每班安装上纯净的矿泉水壶。这些细小工作,又有形或无形地作用着学生,使孩子们也自觉地 关心生命、关心环保、关心自然。如学校南邻的第三化工厂长年排放废气粉尘,使学校的绿树 叶上、操场上玩耍的孩子们的头发上经常是一层层的白色粉尘。学生分别致信市长、市环保局和三化工厂,要求解决生产废物污染环境、危害师生健康问题。由于学生的愿望强烈,学校也 做了大量工作,使三化工作改进了生产设备和技术,废气粉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争创国家 级"绿色学校",使校园环境再上一个新台阶。今年8月末,学校经多方努力,筹措资金40余 万元,又启动了改建操场工程。竣工后,师生们将告别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满地泥泞的历史, 学校整体环境将有很大改观。学校在环保问题上想得周到、做得细致,深受家长、社会的拥护和称赞。追求一个"新"字,将创建活动与团队活动融为一体。

  团队的作用在于培养孩子追求真、善、美,做生存的主人,做对社会、对他人负责的主人。 团队的生命在于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探索。创建"绿色学校"是一个新主题,没有现成的经验 可套用。学校的主旨不仅在于创建绿色环境,更主要的是开发绿色的教育活动,通过绿色环境 净化学生的心灵,通过绿色教育活动启迪学生思想,让他们真正成为追求绿色生命、关注人类 共同明天的主人。学校要求团队活动要融入相当比例的环保内容,结合"4.22"地球日,通过 举办环保知识演讲、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孩子们抒发对地球母亲的热爱和忧虑。孩子们用自 己的眼睛透视社会、观察自然。他们知道砍伐树木使淤泥沉积河床,引起江河洪灾泛滥,呼吁 大人们"为了子孙放下你手中的砍刀";他们懂得滥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和过量 垃圾危害,不断地向自己的妈妈建议使用布袋子装垃圾。他们更希望人类有更多的动物朋友共 处在一个地球上,纷纷拿出压岁钱救助东北虎、支援大熊猫……孩子们这种纯结、真情的举动,使团队活动主题升华,赋予了新的内涵。团队提出《立新环保教育行动出征规划》,"雏鹰 假日小队"开展了行动出征仪式,各雏鹰小队分别打着带有"绿叶小队"、"环保小队"、" 自然小队"、"田野小队"等标志的小队旗,深入街道、工厂进行宣传。在书法比赛中,孩子 们用稚嫩的笔迹写下了"自然之友"、"关注共同的地球"、"关爱地球"、"关爱生命"、 "善待地球"等内容,抒发了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末来的向往之情。往年的"元旦" 前夕、"教师节"、"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花钱买卡馈赠的高峰期,自从这两年开展绿色创 建活动,孩子们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行列中。团队发出"减卡救 树"活动,学生们把往年买卡的钱用在了公益捐款救助上。家长们说:"孩子知道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象长大了很多,这是学校活动影响的结果……"

  环保活动与团队活动融入一体,赋予了团队新的内容,增强了队的活力,又使环保教育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挖掘一个"深"字,将创建活动与学校教科研改革相结合 环境教育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又是学校迎接新世纪的重要课题。这一主题能否鲜明、持久地 得到全社会尤其是下一代青少年的关心和重视,关键在于学校能否将这一内容扎根在学校发展 思路里、扎根在深化改革的行为中。表面的绿化、美化建设动一番脑筋、花一些财力就可以实 现,然而环保教育是根植于人的心灵深入的教育,就得付出多于前者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 和探索。目前"科研兴校"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出路,教科研活动是这一出路的突破口。那么这 形势下如何将环保行动纳入到学校教科研的运作之中,赋予环保教育更深刻的内涵,是摆在学 校工作中的又一项新任务。立新实验小学劳动教育是全国的一面旗帜,劳动教育中相当比例的 内容与环保教育脉脉相通。学校拥有"二场六园"劳动基地,我们在改善修建工作中,有意识 地让这些基地说话,每个基地都有环保教育知识板,成为学生了解动植物奥秘的天然大课堂。然后,按教育规委有计划地将这些基地交给孩子们去管理,并确定环保主题,配有统一的观察 日记。一年级负责管理学校的园林,主题是"开启园林王国的金钥匙";二年级负责管理花卉 园,主题是"探索花卉世界的奥秘";三年级负责蔬菜园的管理,主题是"品尝蔬菜种植的艰 辛";四年级管理农作物园,主题是"共享农作物丰收的喜悦";五年级管理果树园,主题是 "企盼硕果累累的金秋";六年级面临小学毕业,在已了解五个管理园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负 责百花园、饲养场的小科学、小实验研究,主题是"递交一份生物科学的答卷"。这样,一个 孩子入立新实验小学后,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小学毕业,按年龄特点,每一年都有相应的观察管 理任务,一年写一本观察日记,六年下来六本观察日记记录着千变万化的动植物特点,记录着 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本着突出特色的原则,设有"绿色观察实验课" ,并有相应的考测办法。班主任教师每月要写指导观察管理的活动总结,并结合季节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举办赛花会、评选"十佳小花王"、评选"十佳小植物家"等活动。

  学校的主要科研课题"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综合课"被列为全国社会 哲学九五期间重点课题的子课题,实验研究的阶段成果被国家总课题组推荐参加了98年底在珠 海召开的国际"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改革"研讨会的交流。学校拟定在编写综合课教材中,计 划编入一定比例的环保知识内容。这些说明,环保教育已被列入学校科研发展的轨道,并将随 着改革的深入,不断从理论与实践上探求更新、更好的实施办法。学校已下决心站在面向新世 纪的制高点,从教育角度出发,竭尽全力去呼吁这个人类共同关心的主题,教育学生从小懂得"爱护、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自己"的道理。 总之,在创办"绿色学校、开展环保教育"中,学校能从教育事业和环保事业的共同利益出 发,把"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抓得实、做得细、想得新、研得深。真正做到了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关心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关心人类的共同愿望,竭诚尽力地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让绿色溢满校园

  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座落在美丽的牡丹江畔,始建于1921年,已有79年校史。学校占地2300多平方米,建有两处教学楼、一个体育馆、一个劳动教育基地,配有可容纳600人住宿就餐的宿舍和食堂,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70人、在校生共计2500余人,是省市窗口示范小学。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各级行政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学校积极发挥优势、大胆创新,成功地创建了"政企联合办学"和"民办公助办学"新的办学体制。学校规模空前发展壮大,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实现了高标准、现代化,师资队伍结构素质进一步优化提高,在"办一流学校、建一流队伍、创一流质量、育一流人才"的办学宗旨指导下,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劳动技术(劳动)教育先进学校、中国/WHO健康促进合作项目银牌学校;省文明单位标兵、省首批绿色学校;市首批绿色学校等国家级荣誉奖20多项、省级40多项,曾受到李铁映、柳斌等领导的赞扬。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教育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报道。

  立新实验小学是一所别具特色的学校。从1958年以来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 生产劳动相结合。40多年来学校开辟了生产劳动、公益劳动、自我服务劳动等多种劳动教育途 径,建立了包含两场(厂)(饲养场、印刷厂)六园(百花园、蔬菜园、农作物园、果园、葡 萄园、瓜园)的校内劳动育人基地,坚持校园环境建设几十年不辍。校园内春天绿树成荫、夏日繁花似锦、秋季果实累累、冬天青松白雪,成为省市闻名的"花园学校"。

  可以说,从1958年至九十年代中期,在没有将环境教育专门立项之时,立新实验小学近四十 年的劳动教育史就是隐性的环境教育史。不论是走上大街美化街区、清扫垃圾的公益劳动,还 是在校内美化校园、育花种草植树的生产劳动,都是间接地向学生进行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 环境教育。九十年代中后期,在市环保局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宣传指导下,学校开始将环境教育 列为一个独立的教育内容,积极探索环境教育的思路。经过细致研究,决定将环境教育与各学 科相互渗透,宣传环境教育、树立环境意识。并通过少先队有目的、有组织的环保小队宣传活 动来强化学生环境意识,努力达到以意识促行动。尤其是在"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启动后,学 校更是在组织、策划、落实等方面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将环境教育落在实处,努力将环境意识 深入人心,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知环保、懂环保、施环保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型接班人。抓住一个"实"字,将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日程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关键一条就是能否把该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学校领导班子十分重视" 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他们认为创建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施素质、 培养健全人才的载体。在市环保局以及相关部门的指导关心下,学校把实施环境教育做为学校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件大事来抓。首先,班子成员人手一份《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对 国家有关环保要求做到清楚明白,并结合省市创建"绿色学校"的有关精神和评估标准,一致 认为把改善环境建设、创办"绿色学校"作为学校两个文明建设和促进学校深化改革、提高教 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更好地加快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学校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 组,一把手亲自指挥,其他成员分工协作,党政工团队齐抓共管,形成了较有力量的组织机构,对创建工作的实施起了先导,有了保障。

  其次,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创建活动规划,对整个创建活动实行目标管理。其中党团队负责活 动计划的实施,教导处负责环保课程设置、学科渗透和课外活动等。从创建"绿色学校"的组 织管理到课内外教育,从活动方法到追求效果都有具体的目标、方法、要求和考核方法。这样 创办'绿色学校"不是口号式地提出,而是纳入学校的工作日程,有组织、有规划地落实。突出一个"细"字,将创建工作落实到校园每一处。

  创建工作只有细致、周到、覆盖面广,工作才可能全面开展,消灭空白点。我校组织创建工 作,把细致、全面做为关键一环,细致地抓好创建的每一步骤。横向来看,学校每个部门、每 名师生都有创建工作任务和责任。如学校为实现争当省市"绿色学校"的目标,将目标分解为 几个分目标,即环保宣传目标、资料管理目标、环保培训目标、班科任教育活动目标、团队创 新活动目标、后勤绿化管理目标等;纵向来看,学校的实施步骤也是"细"字当头。学校组建 创办"绿色学校"领导机构后,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五步创建法--学、做、比、议、写。

  1 、学习宣传,明确创建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1996年颁布的《全面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 了解纲要中对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提出的相关要求,并开展不同形式环境保护知识讲座,让 每一名师生、园丁都了解环保的作用,明确环保的有关内容。

  2、做好部门规划。后勤管理部 门拿出校园绿化建设规划,组织人员落实施工,完成校园美化、绿化工程任务;德育部门结合 环保内容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分别成立了"护绿小队"、"绿叶小队"、"爱鸟小队"等 ,并活跃在校园内外,实现环保教育实效化;教学部门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观察大自然, 进行学科渗透,追求环保知识最优化。

  3、比,就是按学校考核方案中对环保方面的具体指标 要求,完成的列为满工作量;完成好的列为效益将励;没有达标的视为工作量没完成,要得到 相应的扣罚奖金或批评,限期完成指标。

  4、议,是根据评比结果,大家相互切磋、交流,看 看学校哪些地方需要加强绿化、哪个部门需要强化环保活动力度、学校需要把握哪些问题等。

  5、写,即教师写一篇环保教育论文、学生写一篇环保知识征文,师生通过翻阅查找有关环保 资料,满怀激情地用心、用笔去谈环保这个人类永恒的主题。在征文活动中,学生深受教育和 启迪。由于工作细致到位,师生环保意识得到增强,工作中也注意发现问题,尽力去解决有害 社会环境、有害师生身心健康的问题。如不断增加花草树木的新品种,加大绿化面积;为了学 生的身心健康,学校报请"无烟单位",教师不吸烟;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学校拆除了几十年 的供热锅炉,不惜财力与供热站联网;为了防止水源污染、避免给学生造成健康危害,学校为 每班安装上纯净的矿泉水壶。这些细小工作,又有形或无形地作用着学生,使孩子们也自觉地 关心生命、关心环保、关心自然。如学校南邻的第三化工厂长年排放废气粉尘,使学校的绿树 叶上、操场上玩耍的孩子们的头发上经常是一层层的白色粉尘。学生分别致信市长、市环保局和三化工厂,要求解决生产废物污染环境、危害师生健康问题。由于学生的愿望强烈,学校也 做了大量工作,使三化工作改进了生产设备和技术,废气粉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争创国家 级"绿色学校",使校园环境再上一个新台阶。今年8月末,学校经多方努力,筹措资金40余 万元,又启动了改建操场工程。竣工后,师生们将告别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满地泥泞的历史, 学校整体环境将有很大改观。学校在环保问题上想得周到、做得细致,深受家长、社会的拥护和称赞。追求一个"新"字,将创建活动与团队活动融为一体。

  团队的作用在于培养孩子追求真、善、美,做生存的主人,做对社会、对他人负责的主人。 团队的生命在于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探索。创建"绿色学校"是一个新主题,没有现成的经验 可套用。学校的主旨不仅在于创建绿色环境,更主要的是开发绿色的教育活动,通过绿色环境 净化学生的心灵,通过绿色教育活动启迪学生思想,让他们真正成为追求绿色生命、关注人类 共同明天的主人。学校要求团队活动要融入相当比例的环保内容,结合"4.22"地球日,通过 举办环保知识演讲、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孩子们抒发对地球母亲的热爱和忧虑。孩子们用自 己的眼睛透视社会、观察自然。他们知道砍伐树木使淤泥沉积河床,引起江河洪灾泛滥,呼吁 大人们"为了子孙放下你手中的砍刀";他们懂得滥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和过量 垃圾危害,不断地向自己的妈妈建议使用布袋子装垃圾。他们更希望人类有更多的动物朋友共 处在一个地球上,纷纷拿出压岁钱救助东北虎、支援大熊猫……孩子们这种纯结、真情的举动 ,使团队活动主题升华,赋予了新的内涵。团队提出《立新环保教育行动出征规划》,"雏鹰 假日小队"开展了行动出征仪式,各雏鹰小队分别打着带有"绿叶小队"、"环保小队"、" 自然小队"、"田野小队"等标志的小队旗,深入街道、工厂进行宣传。在书法比赛中,孩子 们用稚嫩的笔迹写下了"自然之友"、"关注共同的地球"、"关爱地球"、"关爱生命"、 "善待地球"等内容,抒发了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末来的向往之情。往年的"元旦" 前夕、"教师节"、"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花钱买卡馈赠的高峰期,自从这两年开展绿色创 建活动,孩子们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行列中。团队发出"减卡救 树"活动,学生们把往年买卡的钱用在了公益捐款救助上。家长们说:"孩子知道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象长大了很多,这是学校活动影响的结果……"

  环保活动与团队活动融入一体,赋予了团队新的内容,增强了队的活力,又使环保教育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挖掘一个"深"字,将创建活动与学校教科研改革相结合 环境教育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又是学校迎接新世纪的重要课题。这一主题能否鲜明、持久地 得到全社会尤其是下一代青少年的关心和重视,关键在于学校能否将这一内容扎根在学校发展 思路里、扎根在深化改革的行为中。表面的绿化、美化建设动一番脑筋、花一些财力就可以实 现,然而环保教育是根植于人的心灵深入的教育,就得付出多于前者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 和探索。目前"科研兴校"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出路,教科研活动是这一出路的突破口。那么这 形势下如何将环保行动纳入到学校教科研的运作之中,赋予环保教育更深刻的内涵,是摆在学 校工作中的又一项新任务。立新实验小学劳动教育是全国的一面旗帜,劳动教育中相当比例的 内容与环保教育脉脉相通。学校拥有"二场六园"劳动基地,我们在改善修建工作中,有意识 地让这些基地说话,每个基地都有环保教育知识板,成为学生了解动植物奥秘的天然大课堂。然后,按教育规委有计划地将这些基地交给孩子们去管理,并确定环保主题,配有统一的观察 日记。一年级负责管理学校的园林,主题是"开启园林王国的金钥匙";二年级负责管理花卉 园,主题是"探索花卉世界的奥秘";三年级负责蔬菜园的管理,主题是"品尝蔬菜种植的艰 辛";四年级管理农作物园,主题是"共享农作物丰收的喜悦";五年级管理果树园,主题是 "企盼硕果累累的金秋";六年级面临小学毕业,在已了解五个管理园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负 责百花园、饲养场的小科学、小实验研究,主题是"递交一份生物科学的答卷"。这样,一个 孩子入立新实验小学后,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小学毕业,按年龄特点,每一年都有相应的观察管 理任务,一年写一本观察日记,六年下来六本观察日记记录着千变万化的动植物特点,记录着 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本着突出特色的原则,设有"绿色观察实验课" ,并有相应的考测办法。班主任教师每月要写指导观察管理的活动总结,并结合季节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举办赛花会、评选"十佳小花王"、评选"十佳小植物家"等活动。

  学校的主要科研课题"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综合课"被列为全国社会 哲学九五期间重点课题的子课题,实验研究的阶段成果被国家总课题组推荐参加了98年底在珠 海召开的国际"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改革"研讨会的交流。学校拟定在编写综合课教材中,计 划编入一定比例的环保知识内容。这些说明,环保教育已被列入学校科研发展的轨道,并将随 着改革的深入,不断从理论与实践上探求更新、更好的实施办法。学校已下决心站在面向新世 纪的制高点,从教育角度出发,竭尽全力去呼吁这个人类共同关心的主题,教育学生从小懂得"爱护、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自己"的道理。 总之,在创办"绿色学校、开展环保教育"中,学校能从教育事业和环保事业的共同利益出 发,把"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抓得实、做得细、想得新、研得深。真正做到了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关心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关心人类的共同愿望,竭诚尽力地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648所“绿色学校”遍布江淮大
    在绿色体验中成长
    倡绿色理念 建和谐校园
    我们学校的
    创建绿色学校 深化环境教育 
    让我们共建绿色广州
    教育视野新亮点:绿色学校
    鞍山“绿色学校”构筑三位一
    英国绿色学校办学策略初探
    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与中国的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