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生态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生态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http://www.eedu.org.cn    作者:李育材    文章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29
    一、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价值取向

    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社会经济发展(包括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包括自然资源、环境与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实际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这两大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系统之间均处于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某一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必须使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展与保护、治理与损害相统一,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在危机与困境中,正确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道路。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也为社会协调和谐发展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维护地球生命结构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深刻揭示了森林与水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森林在保持水土、抗御水旱灾害中的重要作用。他在列举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意大利等一些地方毁林开荒的实例之后,指出了滥伐森林引起的严重后果,即使那些地方“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山泉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枯竭”,“而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大水“冲掉了毫无掩护的沃土而留下赤裸裸的岩石”,使这些地方变成了“荒芜的不毛之地”,这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追求和谐相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大道中生,和而不同。人类本来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人与自然本是一个不可须臾分离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之意。整体是基,共处是形,和谐是本。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呵护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是发展人类自己。

    二、生态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

    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于我们这个变革时代,不仅提供了新的概念、目标和原则,最为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观,新的思维方式,由此形成了对传统发展观和思维方法的挑战。可持续发展应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维持全面的生活质量;维持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避免持续的环境损害。为此,可持续发展需要保护全面的平衡和自然资本存量的价值,明确各种资本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重新定义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成本效益评价标准,重新确认反映真实社会经济影响和自然保护价值的方法,以及把世界作为整体的条件下,在国家之间和区域之间公平分配和利用资源以及给予必要的环境补偿。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与人类自身各种需求的不断得到满足分不开的,人类社会愈文明进步,人类各种需求满足的程度就愈高。生态需求是现代人类的最基本的需求,是随着现代社会文明进步而变化的自然需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需求,是对现代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系统完善的优美环境的一种渴求。人类社会愈文明进步,对生态需求的质量愈高。而且,人类的生态需求是全面的,不是单一的。这种全面的生态需求是:一方面,人类的生态需求是要在生态环境系统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也是人类更为重要的需求,则是满足人类自身的生理、生活和精神消费的生态需求即人自身的生态需求。人类生态需求的这两个方面是同时并存、相互制约的有机结合整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人类生态需求的整体性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第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和生产条件,使人们的需求范围不断扩大,人们不仅有物质需求,而且有精神需求,同时也强调生态需求;第二,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需求的满足也就成为人们福利水平的重要标志;第三,面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生态环境恶化的全球性问题,人们对洁净的空气、清洁的淡水、绿色食品等生态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第四,生态恶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生态恶化本身及其所引起的自然灾害直接减少了经济增长的数量,降低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更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潜力。因此,提高综合国力的需求,使得人们不得不重视恢复、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中国一直密切注视并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并付诸于行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环境恶化的速度和避免了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局面,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得到了提高。但同时更应该看到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仍在迅速增长,多年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工业化、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发达国家工业化后期所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重大问题,在我国也已经并正在出现,这些问题已成为中国发展经济、消除贫困、走向富裕的严重障碍。因此,为了满足中国广大民众的生态需求,为了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林业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处于重要地位,在我国生态保护和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尤其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具有基础地位。因此,如何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逐渐变化的特殊历史阶段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一些地方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随着人口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还会更加突出。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干净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积累的环境与发展矛盾的合理解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我们林业部门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林业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构建和谐社会赋予林业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是指导新时期林业发展的灵魂。

    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难点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为什么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困难?其原因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依赖于互动双方的对等反应;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却只能单方面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否达到和谐,是由人来判定同时也是由人调整自己的行为去实现和谐的目标。另一方面,资源环境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在短期内也是刚性的,弹性不大。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然只能在这个约束之内考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过了这个约束,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无从谈起。由于这个刚性约束的存在,一些我们常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途径就派不上用场。再次,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如果人与自然不能协调发展,其他形式或其他方面的和谐就是无根之事:人和社会都没有了立足之地,也就谈不上其他和谐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构建和谐社会,要把人与自然的和谐放在重要和基础的位置。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林业投入,有力地促进了林业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生态环境的整体状况仍然不够好,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状况不容忽视。

    生态环境脆弱和局部恶化,已经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国才能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最终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林业是实现“五个统筹”发展特别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点。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三、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下面我以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为例,浅谈林业如何进一步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1.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省(区)主要覆盖了我国一些大江大河流域的上中游地区、北方一些重要的内陆河流域、重要湖泊、水库、电站的集水区、环北京地区以及其他一些风蚀沙化严重且生态区位重要的区域。从行政区划来看,这些区域又大多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这即是目前全国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实施的范围。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京津风沙源区和其他重要湖库周围,是退耕还林的重点地区,这些地区的生态状况能否尽快得到改善,不仅影响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对这些生态状况最脆弱的重点区域优先安排任务,加大治理力度,把最急需治理的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以及最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严重沙化的耕地尽快退下来,确保这些地区的生态状况短期内能有较大的改善,达到保持水土、减轻自然灾害的目的。

    退耕还林使农民有条件摆脱那种倒山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体力劳动,从过去广种薄收、传统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走上少种、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之路,逐步走向二、三产业。退耕还林政策既照顾了农民的眼前利益,又考虑了农民的长远利益,农民的积极性普遍很高。

    退耕还林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退耕还林的任务、内容和实施途径、实施方法都表明,它既是生态环境改善的根本措施,又是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途径,同时也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渠道。从退耕还林还草的途径和效果看,它完全能够体现前面谈到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指导原则,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要求,是林业部门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2004年,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又适时提出了退耕还林要“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完善政策、稳步推进”,使退耕还林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退耕还林已涉及到1800多个县的2000多万农户9000多万农民。由于各级党委、政府以正确的政绩观作指导,使得实施近五年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比较显著,初步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初步改善了工程区的生态状况。已经安排的2.27亿亩退耕还林任务完成后,增加的林草面积相当于工程省(区)林草覆盖率平均增加2个多百分点。目前,先期开展退耕还林的地区,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状况已明显减轻,输入江河的泥沙量明显减少。据对1999年~2000年试点县的调查,2002年与退耕前的1998年相比,有林地面积平均增长8.4%,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水土流失面积平均下降6.1%。据四川农业大学在天全县的观测结果,退耕还林2年~3年后的径流含沙量,比同一地区农耕地减少22%~24%。据水利部门监测,黄河龙门水文站在年径流量近似的情况下,输沙量由1998年的4.48亿吨降为2002年的2.35亿吨,减少了47.5%。据黄河水利委员会遥感监测中心的监测结果,1997年7月到2002年7月的5年间,陕北延安、榆林地区的植被中,高覆盖度的面积增加1014万亩,覆盖率提高了8.45个百分点;裸地及低覆盖度的面积减少936万亩,降低了7.81个百分点。

    (2)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目前,9000多万退耕农民人均退耕1.1亩,人均累计获得国家粮食补助247公斤、生活补助费40元,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特别是退耕还林将农民从耕种坡耕地和沙化耕地上解放出来,腾出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副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拓宽了增收渠道。据对1999年~2000年试点县的调查,2002年与1998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4%,其中退耕还林对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为14.1%,对低收入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为31%;退耕还林地区农村耕作劳动力平均减少4.8%,外出务工人数平均增长15.3%。

    (3)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各地在确保生态目标的同时,积极探索多种生态经济型的治理模式,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并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发展舍饲圈养和农村能源,走上了“粮下川、林(草)上山、羊进圈”的良性发展道路,使以种植业为主的粗放农业向集约农业、林果种植业、畜牧业以及二、三产业过渡。同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流向山区,一些公司或个人利用农村广阔的土地和充足的劳动力,采取租赁土地造林种草,提供种苗、种畜、技术以及部分资金并回收产品等形式,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土地产出。据对1999年~2000年试点县的调查,2002年与1998年相比,耕地面积减少6.3%,粮食作物产量下降3.6%,而经济作物产量增长5.3%;农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下降了8个百分点,林业所占比重提高了1.7个百分点,畜牧业所占比重提高了8个百分点,种植业结构得到较大调整,特别是通过退耕还草和林下种草并实行封山禁牧,牧草产量和产值3年增长118%,带动了畜牧业的较快发展。

    (4)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广泛宣传和工程的实施,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识到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的重要性,参与退耕还林和其他生态建设工程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一些地区的干部群众从连年遭受自然灾害中觉悟到,生态环境恶劣是贫困的根源,提出“与其年年救灾、以粮保命,不如搞好退耕还林、以粮换生态”。据甘肃省调查,农民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认知率达99%,90%以上的农民支持退耕还林工程。这个工程总投资静态计算需3400亿人民币左右,责任重于泰山,下一步巩固成果的任务相当艰巨。

    2.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国家为了实行天然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针对天然林资源急剧减少以及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濒危物种增多等问题而实施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生态资源保护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战略目标,近期以天然林保护为主,中期以培育为主,远期以利用为主,最终实现可持续经营;在战略重点上既强调天然林的生态价值又强调其生产价值;在措施安排上,结合新经济增长点分流森工从业人员,调整林区产业结构,建立多样化的产业体系。对于这些安排,我们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是十分具有前瞻性的。其途径完全体现了生态建设结合生产发展、结合人民生活的指导思想,避免走入为保护而保护的死胡同,也避免了为生产而生产的破坏性利用,是真正能体现构建和谐社会对人与自然和谐要求的生态建设工程。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项目区的立木年净生长量均明显提高,扭转了林区天然林资源年净生长量长期负增长的趋势,并且明显地扭转了森林资源恶化的态势。天保工程促进了森林资源良性循环,为森林资源发挥生态环境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工程实施后,为珍稀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有利于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的扩大和种类数量增加;减少了水土流失,调节气候、保护农田和草场、抵御自然灾害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工程区内和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

    工程实施后,随着森林植被增加,林分质量改善,森林的环境服务功能也相应增强。主要表现在减少水土流失和保持土壤肥力,调节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涵养水源,减少河流泥沙淤积、改善林区小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因林种、林龄结构和树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天保工程实施以后,各林种、林龄结构和树种的林地土壤侵蚀模数均呈现下降的趋势,这意味着天保工程实施后,土壤流失量呈减少趋势。在土壤流失减少的同时,土壤的肥力也得以保持,极大地促进了林木和林下作物的生长。在涵养水源方面,随着地表径流的减少、地下径流的增加,河流流量得以保持稳定,同时河流的泥沙输出量大大降低。在改善小气候方面,森林通过影响降雨量、气温、大气湿度和无霜期等对林区小气候进行调节,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在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随着森林面积尤其是天然林面积的增加,乔、灌、草结构得到优化改善,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增加。此外,森林所具有的固碳持氧等功效,使林区成为天然的“氧吧”,为发展生态旅游、提高工程区及周边地区职工和林农经济收入创造了有利的生态条件。

    上面两个例证分析足以表明,当前我国生态建设的成果已经不仅仅表现在生态建设上,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贫困山区的农民脱贫致富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林业几大工程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推动作用正逐步显现,林业的“三定位”正逐渐明确和稳固。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为林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有力的经济支持。林业要更好地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局部与整体关系,林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之一,国民经济的整体是林业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源。林业一定要把自己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认识、来运作,积极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工作,主动适应和服务全国发展的大局。只有这样,林业才能获得源源不绝的发展动力。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战略任务。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及基础的内容。生态建设,又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大措施。而林业部门是生态建设的生力军和桥头堡。因此,紧紧抓住生态建设这个中心,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指导思想,搞好和深化几大林业工程,主动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林业工作的重点要求。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法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独特功
    “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
    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技术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环境治理存
    加强节能减排 改善宏观调控建
    系统思维:构建和谐社会的思
    公共财政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和谐社会建设重在改善民生
    建设和谐社会几个重要环节的
    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的价值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