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构建和谐社会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建设和谐社会几个重要环节的思考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建设和谐社会几个重要环节的思考
http://www.eedu.org.cn    作者:杨鸿玺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

    一、破除城乡二元制,中国要走大城市化模式和道路 打破城乡二元制,加快非城镇化的城市化进程。

   城镇化从本质上看还是一种相对高级的乡村化。世界许多经济学家和权威机构包括国内有识之士谈到,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是有缺陷的。 现代经济学和西方城市化历史都证明了,大城市才可以最大限度节约成本,发挥效益和集约效应。我们需要大规模建设和发展10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而避免再遍地开花式发展大规模的中小城镇。小城镇在浪费土地资源、水资源、公共建设资源和铺大摊子方面与节约型社会提倡格格不入,收效反而非常一般,因为关键缺乏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大城市社会娱乐与消费机能,这是一个大政方针的问题,是百年大计。我们国家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才32%,远低于50%的世界平均水平,在此问题上不能不说是走上了歧路,这是多年来城市化水平滞后的主要原因。

    正确的城市化道路有利于农民身份转移,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大城市化模式,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酝酿采取一定策略和步骤,吸引农民进城市,使农民身份转化为公民和市民身份,建立和发展市民和公民社会。以此为契机,带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带动第三和第四产业的飞跃,中国经济必将出现1978年以来和1992年以来的第三次发展浪潮。许多省的较大城市或大城市例如广东、江苏、浙江、和河北、四川、山东等已经行动起来,在事实上打破城乡二元制,事实会证明他们的举措对发展本地经济具有先见之明。

    农民身上有他们固有的、大多是客观因素导致的种种缺点,但是农民身上还有许多优点,在这些优点基础上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也具有塑造自我和综合发展的强烈参与愿望,在通过教育和引导、使他们看到身份的平等并改正自身缺点后,他们会成功。不能阻挡他们实现自己的宏伟梦想和愿望。

    二、关于三农问题与农民身份转移 可喜的是,中央政府已经对三农问题进行高度重视。

   彻底废除城乡二元制度,解放农民,废除歧视性政策,使起跑线最起码是平等的。就情理上看,也应当对农业和农民进行反哺了。广大农民曾为现代社会和共和国的成立和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无私的贡献,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的人民尤其如此,流血流汗,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国后计划经济的30年,他们付出了积累几千亿元剪刀差下建设资金的巨大代价,同时也承受着至不吃商品粮和一些权利缺失的歧视性政策。历史发展的今天,西方进入了后现代化,中国正在向现代化进军,占人口80%的农民,却依然大多扛着原始的锄头在土地上运行,的确是不应该的画面。

    我们应该回哺农民了,他们失血太多。第一是尽可能解放农民身份,建设公民社会,不要惧怕农民进城市。关键是政策和引导,以及宣传造成良好的 接纳和社会氛围;然后,对剩下的农村部分人口进行支持,使他们逐渐转为占国家人口10-20%的合理比例,西方社会就是这个比例,大部分比这个低,其余部分转做第三产业。转移农民身份,建设和谐的中国公民社会,是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好契机,只要操作得当的话。 应该看到,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终目标是消除农民身份,保留必要的农业劳动职业和产业能力即可,不要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

    重视是途径,是解决手段;建立转移农业劳动力为市民、发达的公民社会才是最终目标。 农民身上的确存在不少固有的缺陷,他们的位置决定了他们的见识和修养所能,其中有自身的原因,但从教育学角度看,我们应该考虑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固有缺陷?是客观的因素。因为他们缺乏成长和发育、向现代社会公民身份转化的必要前提条件。他们没有这个出路,这一点本来就够悲惨、悲哀的了,尤其悲哀的是一部分人对他们进行歧视。 这很不应该,现在是反思这一问题的时候了。

    人的智商是一样的,那些贬低农民素质的人是错误的,中国改革进程不就是从中国的农村开始的吗?是安徽凤阳的农民冒着巨大风险开始了第一次改革试验啊.要相信中国农民的素质\品质和创造精神,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

    三、另外的几个环节也要注意。

    1、提倡以制度反腐败,限制权力不当使用。从不少观点看,权力本质上未必是善的,人的本性也未必是善的,要限制他们的不良,引导和强制使其向善的方向发展。 这是建设和谐社会成功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贯彻中央民本思想、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进一步取信于民的重大环节,而且已经刻不容缓!

    2、关于经济发展速度与机制的关系。经济发展超过10%就说是过热是荒唐的,关键是结构和体制是否理顺。日本曾持续20年的12-14%,日本的人口密度、资源等等并不强于我们,他们为什么就不是过热?而我们此前几年12%就说是过热了?如果我们的机制和体制理顺,从全社会一些所谓的关系内耗中摆脱出来,我们国家连续保持20年12%的速度又有什么不可能?

   3、提高国民素质,优化国民性格和素养。修正部分国民中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和意识。无论国内外,小事情不小,关系国家形象和中华民族外在形象。一些人不是以破坏规则为耻辱,而是以为光荣,显示他的关系神通广大和与众不同,实在可笑可悲。必须加强教育,修正这些不良行为甚至是劣行。这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都是很重要的。

    注:文章构思于2003年。在2005年底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公众建言献策征文中获奖。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的价值
    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公共财政
    [环境教育]台湾做法值得一鉴
    和谐社会亟待建立生态文明
    姜树军:粮食安全与和谐社会
    资源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根本
    [原创]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管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共建共享和
    构建和谐社会与利益关系调整
    走出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新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