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影响评价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组成人员简历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组成人员简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3

    

  汤鸿霄,1931年10月4日生于河北徐水,环境水质学与环境工程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84~1985年瑞士水资源与水污染控制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开拓我国环境水质学领域,建立“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从事蓟运河汞污染、湘江镉污染、鄱阳湖铜污染等重金属形态、评价及治理研究。在我国率先研究无机高分子絮凝理论和絮凝剂,主持建立聚合氯化铝现代生产厂。广泛开展微界面水质过程和表面络合计算模式,吸附絮凝理论,高效水处理工艺技术,有机有毒物吸附及控制等研究。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及 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奖、美国SCI经典论文奖及中科院多次奖项。发表专著及论文300余篇。培养研究生数十名。环境科学学报主编。

    

  张  懿,女,环境工程与绿色过程工程专家。1939年6月出生,196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1989~1991年在瑞士伯尔尼大学和日本九州大学进修,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

  为我国绿色过程工程与环境工程交叉研究领域主要开拓者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资源再生循环与废弃物无害化技术耦合的污染防治路线,建立了系列新技术和优秀示范工程,在海内外产生重要影响。上世纪90年代初,率先由工业污染末端治理转向清洁工艺与源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主持我国第一个清洁工艺国家攻关和“863”项目,取得原创性成果和产业化突破,对我国传统产业的绿色 化升级与循环经济技术平台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三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共4项,发表论文170多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8名。

    

  李文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森林生态、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从事西藏和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方面的研究,“千烟洲模式”成为红壤丘陵整治的典范;组织领导了横断山和西南4省区资源综合考察与开发研究,为国家发展战略向西部转移提供了科学依据;积极推动自然保护区管理、生态省、生态市建设。曾担任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等多个国际合作项目的负责人。

  现任《自然资源学报》和瑞典皇家科学院《人类环境杂志》中文版主编,发表论文150余篇,专著13部,获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学奖励。

    

  李泽椿,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1935年6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5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国家气象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气象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常务理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硕博生导师。

  几十年来,一直在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建设和科学研究第一线工作,长期从事天气预报和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工程建设和科研工作。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主要参加者和组织者,研究并建立我国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1981年正式投入使用。“七五”期间主持国家科委攻关项目,研制并建立我国第一个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1993年投入使用。“八五”期间主持国家科委攻关项目,组织研制我国的台风与暴雨监测预报服务系统,并在1996年投入了业务应用。“九五”期间主持了“并行计算在数值天气预报(NWP)中应用”科研项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次;2001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2004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贡献奖。

    

  李善同,1944年8月出生于重庆市,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硕士学位。

  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发展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中长期发展战略与预测,宏观经济分析,区域经济和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宏观经济模型研制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过多篇文章与论著。承担多项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委软科学、部委重点项目等。

  主持或参加的研究项目“2000年中国的研究”获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政策的综合研究”获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跨世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前瞻1979~2020”及“21世纪初的中国经济”获中国发展奖一等奖,“十一五规划思路和2020年远景目标研究”获中国发展奖特等奖。

    

  汪纪戎,女,1944年9月出生,农工党党员,汉族,安徽省肥西县人,大学学历,桥梁工程师。

  1967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路桥系桥隧专业。1968~1971年在山东省枣庄市交通局任技术员;1971~1983年在枣庄市公路管理段工作,先后任技术员、副科长、副段长;1983~1997年担任枣庄市副市长。1997年8月~1998年3月担任国家环保局副局长,1998年5月~2005年10月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第七届山东省政协常委、委员(1997~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全国妇联第八届执委,第九届全国妇联副主席。2003年任中国海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2006年任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中国21世
    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社会
    在和谐发展中落实科学发展观
    21世纪,生态建筑学时代
    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与环
    能源及可持续利用的平衡问题
    地质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平
    对生态省建设理论观点的梳理
    从环境保护角度谈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的新理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