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影响评价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组成人员简历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组成人员简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3

    

  沈国舫,中国著名的林学家、林业教育家、中国现代森林培育学的主要创建者和学科带头人。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33年11月15日出生,1956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林学院。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北京林业大学校长(1986~1993年)、中国林学会理事长(1993~1997年)、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林业科学》、《森林与人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主编等职。长期从事森林培育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森林立地评价与分类、造林树种选择、混交林营造、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造林等方面有多项研究成果,并在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技术政策等的制定、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后恢复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工作方针的制定等方面起过关键作用。近年来,致力于较宏观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中国工程院在农业、水利、环保等领域的咨询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六项,全国优秀教材奖及全国优秀图书奖3项,著有《森林培育学》、《林学概论》、《中国造林技术》、《中国森林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通用教材及专著八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优秀科技专家称号,199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首都劳动奖章。

    

  邹德慈,城市规划专家,1934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5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1986~1996年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现任该院学术顾问、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城乡规划顾问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等职。

  1991年获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3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近10多年来发表论文80多篇,一部分在国外刊物发表。主持《温州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研究》课题获浙江省2000年度优秀城市规划一等奖和2003年度优秀华夏建设科技二等奖。主编《城市规划导论》(2002 年出版),研究成果专著《城市设计概论》(2003年出版)。1992年起和1994年起分别担任过英国Habitat International和Planning Studies两杂志的国际编委。

    

  陆钟武,男,汉族,上海市人,1929年生。195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冶金炉专业研究生班。现任东北大学教授,兼任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美国《工业生态学》杂志编委。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东北工学院院长(1984~1991),兼任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沈阳市科协主席。

  率先参照势法理论研究竖炉气体力学,导出的气体折射定理比德国耶夏教授早10年。与乌克兰古宾斯基教授合写的《火焰炉理论》一书(俄文),于1995年在莫斯科出版。创立了系统节能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冶金工业降低能耗有重要指导作用。率先提出我国钢铁工业废钢资源严重短缺的主要原因,是钢产量持续高速增长。创立了物质流分析的跟踪观察法。提出工业物质的循环分大、中、小循环三类。“穿越环境高山”一文,阐明了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发展与环境二者关系方面的基本特征。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乌克兰雅洛斯拉夫智慧奖等。发表论文180余篇,合作出版译著12部。

    

  陈吉宁,教授,男,1964年2月出生。1986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并获优秀毕业生称号,1992年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9年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2006年2月起任清华大学副校长。陈吉宁同志长期从事环境规划、综合评估和水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曾领导、组织和参与了多项国家攻关、重大专项和基础研究等项目,以及国际组织的重大环境研究计划,包括受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松花江重大污染事件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和“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已发表论文140余篇和多部注册软件。陈吉宁同志曾先后担任多个国内外学术组织职务,还担任WATERSCIENCE AND TECHNOLOGY 等多个国内外期刊的编委。

    

  陈君石,1935年6月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获研究生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卫生部食品卫生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准分委员会主任;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专家团成员;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污染监测合作中心(中国)主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营养科学系兼职教授。从事食品毒理学工作40余年。1990、1992和2000年前后3次主持中国总膳食研究,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开展总膳食研究的典范;阐明了硒与克山病的病因关系,为国际上确认硒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以及评价硒对人体的安全性提供了关键依据;创造性地制定了适合于我国的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农药、食品包装材料、新食物资源、保健食品、辐照食品等的安全性评价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曾获国际施瓦兹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参加编写专著8部。

    

  陈述彭,男,1920年出生于江西萍乡,1947年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数字地球国际委员会委员。国际欧盟科学院主席团名誉成员。曾任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巴资源卫星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先后受聘为国务院原环境顾问委员会委员,福建、江西省顾问。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名誉教授或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曾获首届中国绿色科技奖,长期从事地理与环境工程调查研究,主持城市、资源、环境遥感实验及江河洪涝灾情评估;人口、生物学估算及海岸带信息系统示范工程,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并出任世界银行、意大利世界实验室、加拿大开发署专家组成员。著有《地学的探索》六卷、《石坚文存》二卷。

    

  金鉴明,男,1932年1月出生,环境生态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5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研究生院,获副博士学位。曾任国家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副局长。现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研究员、总局局长顾问、中国环境科学院生态所特聘专家,上海复旦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等。在环境工程学科领域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富有创造性的成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物种移地、就地保护工程和自然保护区设计、建设工程等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曾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图书奖、国家“七五”科技攻关突出贡献者奖等奖项,并被国务院授予对中国科技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奖励。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中国21世
    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社会
    在和谐发展中落实科学发展观
    21世纪,生态建筑学时代
    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与环
    能源及可持续利用的平衡问题
    地质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平
    对生态省建设理论观点的梳理
    从环境保护角度谈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的新理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