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法规与标准 >> 文章正文 | ![]() ![]() |
|
|||||
| |||||
水利部研究部署资源节约活动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资源信息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9-29 | |||||
8月17日上午,水利部办公厅、经济调节司、机关党委、机关服务局联合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水利部直属机关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有关问题。部办公厅主任顾浩主持会议,部机关各司局、在京直属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水是生命之源,作为全国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部对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一向高度重视,近期制订了《水利部水资源节约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方案》,按《水法》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于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指示,广泛深入地开展水资源节约宣传教育,努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把水利部直属机关的资源节约工作落到实处,遵照水利部领导指示,部办公厅、经调司、机关党委和机关服务局一起研究提出了具体工作方案。敬正书副部长批示:我们既要重视抓好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又要重视抓好机关的勤俭节约,把资源节约工作落到实处,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出表率。 会议提出水利部直属机关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在三年内,使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显著增强,资源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资源节约技术广泛使用;资源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资源节约的规章制度和办法标准健全完善,政府节能采购、建筑节能改造等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机关运行成本降低,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做出表率。 会议提出近期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积极实施资源节约型的设备采购工作。实施政府采购制度是节约经费开支的有效措施,也是从源头上控制政府机构资源消耗的制度保障。近年来,通过实施政府采购,在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后,我们在实施设备采购时,不单单要考虑产品的价格因素,还要考虑产品的资源消耗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优先购买经国家认证的节能、节水产品以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低能效设备和产品。二是广泛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资源节约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节约的科技含量。在新建、扩建、维修、改造办公、业务用房时,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地推广应用资源节约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提高资源节约的科技含量。在节能应用方面,注重使用节能锅炉、空调等设备系统,采用外墙保温、多层玻璃等节能技术和新型墙体材料,积极推广高效节电型灯具、器具,降低能源消耗;在节水应用方面,广泛使用节水型产品,普遍推广应用感应式水龙头,积极应用"中水"技术,促进水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三是努力降低公务用车能耗和经费开支。加强公务用车管理,是中央和国家机关降低资源消耗、节约经费开支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还存在着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偏高,浪费较为严重的现象。我们要及时总结经验,认真进行整改,改善管理,节约开支,实行定点加油、定点维修,统一保险,控制公务用车运行费用的过快增长;科学合理地确定公务用车使用年限,及时报废、淘汰环保不达标、油耗高的车辆,保护环境,降低能源消耗。 会议要求,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既要明确目标,严格管理,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又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扎扎实实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务求取得实效。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牢固树立资源节约意识。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资源节约工作的深入开展。要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岗位责任制,把责任落到实处。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勤俭办一切事情,节约资源,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分钱,减少和杜绝跑冒滴漏。各司局、各单位要加强领导,动员群众,根据各自的实际,研究本单位资源节约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狠抓落实,注重日常的督促检查,把资源节约工作纳入党组织的日常工作范围,及时掌握资源节约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资源节约工作的指导。 |
|||||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深化资源和环境有偿使用制度 垃圾分类收集,资源才能循环 第37个世界地球日来临 国土部 生态旅游:亟待破云穿雾 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与对策 转基因植物可净化有毒土壤 环保科研主攻七大重点 拉-西尔瓦:一个资源可持续利 中国经济周刊:资源再生的时 我国地下水资源概况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