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构建和谐社会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张晓辉    文章来源:工人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3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工青妇委员联组讨论讲话中关于“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重要论述,进一步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丰富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内涵,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会工作、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指明了方向。

  一、共建和谐社会与共享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及深刻内涵

  共建和谐社会是基础,共享和谐社会是目的。共建是为了共享,共享才能更好地共建,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并贯穿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共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共享和谐社会,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共享和谐社会带来的成果。

  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必须把共建、共享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社会要和谐,根本地取决于两条:一是把“蛋糕做大”。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这是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二是把“蛋糕分好”。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更加注重和维护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切实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益,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各种权益逐步得到保障,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总体协调。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和部门、不同群体和个人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多少有所不同,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也有差异,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成为广大人民关注的热点。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安定团结的大局。当今社会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深究起来,都可从“共建共享”中找到根源。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共建与共享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及深刻内涵,把共建与共享和谐社会落实到思想、行动和各项工作之中,为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人民群众是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主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高标准,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根本价值取向。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建设者,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成果的共享者。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蕴藏着促进社会和谐的巨大热情和智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才能充分调动起全体人民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方针。工人阶级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我们国家当之无愧的领导阶级。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依靠主力军、建设主力军、发展主力军,使之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模范;必须切实维护工人阶级和职工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保护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共享改革发展与和谐社会带来的成果。

  三、工会在推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是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的核心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尤为重要,工青妇组织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力量,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中国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坚持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以职工为本,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宗旨,也是工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确保劳动关系双方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是工会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本质要求。坚持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与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相统一,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既组织和引导职工群众为促进国家和企业发展作贡献,又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水平,促进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不断得到实现,确保职工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工会坚持的重要原则。工会的性质、特点、宗旨、理念及坚持的重要原则,决定了在推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当前,工会在推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中的着力点,就是要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激发职工创造活力,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就是要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确保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体讲就是要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中发挥好组织、引导、服务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发挥好组织群众的作用,就是要坚持依靠主力军、建设主力军、发展主力军,动员组织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社会和谐创造丰厚的物质基础。发挥好引导群众的作用,就是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努力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引导工作,努力在广大职工中形成牢固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发挥好服务群众的作用,就是要增强服务意识,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着力推动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发挥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就是要牢固树立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毫不妥协地同侵犯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切实维护好职工群众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

   四、产业工会在推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

  中国工会实行产业和地方相结合的组织领导原则。产业工会是产业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社会经济矛盾、产业劳动关系矛盾以及产业职工特殊利益诉求的必然产物,是中国工会组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工会在推动产业改革发展、参与产业政策法规制定、维护产业职工特殊利益、共享产业改革发展成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产业工会在促进本产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国民经济寓于各个产业之中,国民经济的发展必然体现为产业的发展。产业工会一般能够从自身特殊的工作角度出发,更为紧密的结合产业实际,围绕产业改革发展的目标参政议政;从产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组织职工开展具有产业特色的建功立业活动;从产业生产方式和生产特点的具体要求出发,提高职工队伍技能素质,使工会促进产业发展的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产业工会在参与制定产业政策法规、维护产业职工特殊利益中具有独特作用。表达和维护产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是由产业职工的特殊利益诉求决定的。产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既有与全体公民相一致的共同权益,也有区别于其他公民的特殊权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劳动关系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同时也呈现出产业性、行业性特点,不同产业的劳动关系主要是由不同的产业政策法规来调整和规范的,要使这些产业政策法规更好地体现和保障产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就需要在其制定过程中有各方的广泛参与,产业工会的参与是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产业工会与产业职工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最了解产业职工的利益诉求,这就为产业工会参与产业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了基本条件。

  当前,产业工会在推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中的着力点,就是要从产业实际情况出发,紧紧围绕本产业的改革发展,探索符合本产业特点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规律,广泛开展行业性劳动竞赛,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坚持以职工为本,大力发展产业系统和谐劳动关系,加强源头参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着重了解影响本产业发展的突出矛盾,涉及本产业职工利益的全局性、政策性问题,积极反映本系统职工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切实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确保产业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构建和谐社会与利益关系调整
    走出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新
    生态文明视域中的政治文明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生态文
    以和谐社会为目标的法治任务
    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会
    以和谐创建活动推进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非营利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
    和谐社会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