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构建和谐社会 >> 文章正文 | ![]() ![]() |
|
|||||
| |||||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安徽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郭金龙 文章来源:求是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1 | |||||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促进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问题,做好构建和谐安徽的各项工作。 高度关注民生,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在实践中注意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切身利益、当前利益相结合,在注重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活力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重视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努力做到老有所养、贫有所助、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一是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发展的优先位置,建立健全就业促进体系,大力推行组织起来就业,全省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二是坚持把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作为构建和谐安徽的重头戏,不断扩大城镇养老、医疗和失业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加强“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三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以及薄弱学校、困难学生倾斜,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2007年,我们按照“着眼普惠、倾斜薄弱、搭建平台、逐步达标”的原则,实施12项民生工程,力求使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制度、医疗保险和合作医疗制度、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在城乡全面覆盖,切实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形成构建和谐安徽的强大合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好、引导好、发挥好,是构建和谐安徽的重要保证。我们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充分发挥党委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大力推行并不断规范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和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大力推进依法治省,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 着力建设和谐文化,打牢和谐安徽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安徽的重要任务。我们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努力为构建和谐安徽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深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打牢全社会共同的道德基础。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和安徽的地方文化,弘扬“发展为上、改革为先、创新为魂、正气为本”的崛起精神和艰苦创业、诚信合作的徽商精神,引导全省人民把热爱祖国与热爱安徽、热爱家乡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把全省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加快安徽发展、构建和谐安徽上来。发挥安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舞红花鼓灯,培育一批体现安徽特色、具有社会和市场强势效应的文化项目和文化品牌,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大力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巩固和发展安定有序的社会局面。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安徽的必然要求。我们在抓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强化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向农村覆盖,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以“三项工作”为抓手,即全面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活动,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努力实现“人要回去、事要解决”的目标;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积极消除深层次问题;认真做好非正常上访和信访老户专项工作,着力构建信访工作新格局。建立健全维护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完善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机制、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管理、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建设“平安安徽”,努力使安徽成为全国最稳定的省份之一。 加快安徽发展,构建和谐安徽,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我们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安徽的实践,从思想理论、组织、制度、纪律与作风等方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加快安徽发展、构建和谐安徽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谐安徽的建设。(郭金龙 原载《求是》杂志2007年第7期)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 第16个全国土地日:依法合理 “实物提案”背后的环保意识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