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监测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江苏省环境监测工作调研报告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江苏省环境监测工作调研报告
作者:万本太 蒋…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2-1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万本太 蒋火华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柏仇勇 戢启宏

  编者按:实现环境监测的统一监督管理是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的重要前提,也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立足之本。江苏省环境监测部门通过一系列努力,使环境监测领域不断拓宽,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性,以优良的工作业绩取得了政府和主管部门的信任。今天,本报特刊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的调研报告,希望对各地环境监测系统的建设和工作的开展有所启迪。
  近年来,江苏省将环境监测视为环境保护工作重要的技术基础、信息源泉和执法保障,狠抓环境监测管理与能力建设,不断加强网络建设,在监测能力建设、机构队伍建设、基础技术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江苏省环境监测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态势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为全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有益的经验。为总结江苏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全国环境监测工作再上新台阶,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于2003年12月组织有关人员赴江苏进行了调研,调研的基本情况和结论如下:
  一、江苏省环境监测工作整体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1、监测能力建设成绩显著
  江苏省通过推行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和环境监测自动化建设,不断增加监测投入,江苏近年来的监测能力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
  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全省各级环境监测站人均监测用房面积均达到或超过30平方米。县一级监测站除常规仪器配置外,全部配置了原子吸收仪、COD分析仪、DO仪等,大部分县级监测站配备了气相色谱仪等大型仪器。省辖市站全部配置了气相色谱、原子吸收、硫含量分析仪、测汞仪等仪器。此外,部分地区根据本地实际,增配了色/质联用机、流动注射仪等先进仪器设备。省环境监测中心的装备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全面形成常规监测能力。省中心形成各类监测能力340项。省辖市站监测能力全部超过《江苏省环境监测建设标准》规定的178项监测能力;县级站全部超过“标准”规定的125项监测能力。
  自动监测系统化、规模化。全省共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22个,6个太湖出入湖河流水质自动站、徐州等8个饮用水源地自动监测站正在建设,共配备水质流动监测车两辆。全省目前共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站100个,正在建设的空气自动监测站17个。全省共计500余家企业建成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配套的信息集成处理系统正在建设中。已形成国内最为系统、覆盖面最广的自动监测网络系统。
  2、机构队伍建设整体优势明显
  标准化建站整体通过验收。全省1个省级站及13个省辖市、66个县(市、区)所属环境监测站全部通过省厅组织的标准化验收。并于2003年12月在全国率先一次性整体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验收。成为目前全国惟一的“标准化”省份。
  人员编制和监测经费有保障。全省环境监测站人员编制由1995年的2147人增加到目前的3257人,实有人数由1915人增加到2540人。全省环境监测系统技术人员的比例达89%。各级环境监测站均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均由同级编制委员会明文确定,人员经费渠道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人员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全省环境监测从业人员素质较高,拥有一大批学有专长的技术骨干,其中有机监测、自动监测、遥感监测、综合分析、ISO17025体系认证等方面拥有国内领先的专家群体。
  3、监测基础技术工作扎实推进
  特色监测能力独树一帜。省中心拥有强大的有机监测分析能力、生态遥感监测能力,各市也分别形成了农产品检测、机动车尾气检测、人居环境监测、湖泊监测、海洋监测等特色监测能力。
  监测科研成果显著。省环境监测中心成立以来,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30余项,其中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9项获省科技进步三、四等奖。目前,省中心承担了国家863课题2项,其他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科研课题17项。各市也分别承担了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
  网络管理体系较为完善。多年来,江苏省通过实行年度目标考核,各级监测站之间的业务指导关系不断得到强化。在报告制度执行过程中,省中心统一部署和调控,各级监测站积极配合。各市中心站充分发挥区域网带头作用,网络制度健全,活动内容比较丰富。省环境监测技术委员会机构健全,主要成员涵盖全省各省辖市站主要管理和技术骨干。
  4、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
  探索机制体制创新,适应监测现代化发展要求。经过几年时间的广泛调研,并结合当前机构改革和加入WTO的形势,江苏省基本形成了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即在体制上,推行政事分开,强化环境监测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在投入上,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在监测力量上,充分整合社会监测力量,形成纵横两条线都非常完备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在保障上建立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法律保障体系;在队伍上,建立符合现代化要求、数量充足的环境监测人才队伍。目前,《江苏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方案》已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委员会正式出台,进入试点阶段。
  形成了全省统一的技术中心、网络中心、行政中心和信息中心。2003年初,江苏省中心对内设机构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调整的出发点主要是从内部首先解决政事分开,将中心各项职能进行梳理,按工作性质重新进行部门分工。部门划分遵循3个原则,即管理科室整合优化、业务科室专业细化、科室设置符合现代化。经过调整,内设机构形成对内、对外、对上、对下4个系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能。
  建立省中心的有效延伸。2002年,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依托省辖市站成立了苏南、苏中、苏北3个监测分中心。3个分中心的设立在强化地区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力度的同时,对省中心的统一业务管理形成有益的延伸和补充。缓解了省中心对三、四级站进行技术指导工作的压力,开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局面。3个区域环境监测分中心属于省环境监测中心的派出机构,依靠无锡、南京、淮安3个地理位置适中、监测能力颇佳的城市站作为区域分中心的依托,在承担污染源的稽查性监测和环境质量的巡视性监测两类任务的同时,各有侧重地开发本地区特色性监测项目,形成地区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龙头,带动整个地区监测工作发展的步伐。在全省严厉打击污染反弹执法大检查活动和稽查性监督监测活动中,3个分中心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凸现了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主战场中的战斗能力。
  加快与国际接轨进程。从2001年起,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全面开展实验室认可工作。省环境监测中心在全国省级监测站中率先通过ISO/IEC17025的认证。13个省辖市监测站全部通过评审。另外,还有23个县(市、区)通过现场评审。全省通过实验室认可总数占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半数以上。
  监测市场推行准入制度。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室内空气质量环境监测实验室资质认可工作。截至目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12个省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及苏州工业园区监测站、苏州新区监测站已通过专家组验收并挂牌。另一方面开展了排污单位监测机构资质认可工作。目前,全省共有40余家重点企业已正式进入认可程序。
  有效整合社会监测力量。2003年10月,经省民政厅批准,江苏省环境监测协会正式成立。协会吸纳了全省主要行业监测站、企业监测站及部分高校院所,汇聚了一批在环境监测领域造诣颇深的高层次科研人员。纵、横两个网络的建设,对有效整合全省监测力量,发挥监测合力意义重大。

  5、两个文明建设不偏废、双丰收
  近年来,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在做好监测业务工作的同时,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点,紧抓不放。2002年,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被评为全国先进监测站。2001年12月,被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1999~2000年度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03年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江苏省中心及9个省辖市站、两个县级站被江苏省文明委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连续11年被评为江苏省环保厅先进单位和先进党支部。去年,为了配合江苏省环保系统开展文明行业建设,江苏省环保厅专门下发了《全省环境监测系统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指导意见》,结合工作实际,对全省环境监测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要求。
  6、发展态势良好
  通过多年积累,江苏环境监测系统不仅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把握住了每一次发展的机遇,使全省环境监测整体工作始终处于蓬勃发展良好状态。目前,江苏省的环境监测工作正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化试点工作也开了个好头,能力水平提升速度很快,各项工作继续保持稳定高速的发展态势。
  二、江苏省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江苏省环境监测工作发展态势良好,无论是整体水平还是各个单项工作,都位于全国前列。江苏虽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条件上仍存在着先天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是地方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长江三角经济圈的带动下,苏南地区的经济总量和提升速度居全国前列,苏州、无锡、常州等地一直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态势。但是广大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却不容乐观。如宿迁、淮安两市,其人增GDP尚不足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的一半。地区发展不平衡直接导致环境监测投入和建设的整体进程。经济欠发达地区成为全省环境监测整体发展的瓶颈。
  二是环境监测整体投入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明显滞后。多年来,江苏全省经济一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趋势,每年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0%以上。但多年来,环境监测投入却没有保持同步增长。许多地方环境监测人员经费仍靠排污费和自身创收来维持,更谈不上拓展工作和壮大队伍了。
  三是自然条件和产业结构对环境监测构成强大的工作压力。江苏境内水体众多,长江、淮河、太湖均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水体,苏南运河沿线企业众多,污染负荷很重。这对于尚处在发展初期的江苏环境监测系统来说,无疑构成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同时,江苏的经济发展始于乡镇企业,这类企业在发展初期多为印染、化工、机械、电力、钢铁、纺织等重污染企业,排污总量大、排污规律复杂,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形势下,江苏的环境监测工作能取得不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
  1、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支持,给环境监测工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江苏省环保厅历来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工作。尤其是近年来,以史振华厅长为首的江苏省环保厅领导班子,将环境监测工作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亲自参与监测工作的发展规划,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并且抓住一切机会,向党委、政府宣传环境监测,争取政策和资金,成为监测工作发展的重要基石。几年来,在江苏省环保厅努力下,出台了一系列高层次政策、文件,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主要包括:
  ①1995年江苏省编委出台了《江苏省市、县环境监测站职责和定编标准(试行)》(苏编〔1995〕6号),对全省各级环境监测站的职责和定编标准做出明确规定,为全省环境监测机构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
  ②1996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苏发〔1996〕4号),明确要求要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在全省开展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
  ③1996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从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方面为监测站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同时,确定从全省排污费中提取3%作为全省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基金。随着全省经济发展和排污费征收水平的提高,基金年度总额超过2000万元。
  51998年,省环保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发文,明确全省环境监测系统人员经费统一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⑤1996年起,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有关内容写进省、市长环保目标责任状,2003年签订的新一轮省、市长环保目标责任状中又写入了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目标。相应地,各市、县长目标责任状中也明确了地方政府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通过政策保障,全省环境监测工作投入大幅增加。通过《江苏省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明确人员经费额度,苏南地区人均财政拨款不低于3万元,苏北不低于两万元。每年大型仪器维修费用不低于固定资产总值的10%。通过标准化基金带动地方配套,“九五期间共投入能力建设费用近6亿元。自2000年起,全省环境自动监测(控)项目3年共投入1.73亿元。
  2、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自加压力、锐意进取,走出了一条新式发展之路
  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①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水平
  江苏省各级环境监测站想管理之所想,急管理之所急,利用自身技术专长,紧紧围绕环境管理的各项中心工作,不断拓宽思路,为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例如《环境影响评价法》出台实施后,江苏省中心将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作为近期工作重点,通过江苏省环保厅发文,明确所有环评现状监测数据必须经环境监测部门审核认可方可生效,确立了监测系统在环评现状监测工作中的合法主体地位。通过此举,加强环评现状监测数据的审核和统一管理,规范了环评市场,促进了环评质量的提高。《全国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出台后,江苏省中心一方面针对《条例》出台后对环境监测投入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另一方面,针对《条例》中对排污费核定工作中总量监测数据的认定和审核等方面条款,在全省积极开展重点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仪器监测检定工作。
  ②强化机遇意识,不断强化环境监测的深度和广度
  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不坐等任务,而是超前思考,主动把握机遇。“九五”期间,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抓住机构改革机遇,通过努力,在全省开展标准化站建设工作。通过争取,江苏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不仅确定了全省统一的监测站建设标准,而且解决了人员编制、机构、经费等诸多问题。在面临加入WTO新形势下,超前考虑,将实验室认可工作作为当前的重点在全省推行。通过此举,加快了监测系统自身建设,同时,也突破了入世后参与市场竞争的资质障碍。在全省大力推行市长环保目标责任状过程中,各地对客水污染十分敏感,区域环境纠纷增多。针对这一现象,江苏省中心在江苏省环保厅的指导下,规划了全省环境信息自动监测(控)系统,全面引进在线监测技术,实现了传统监测手段的革新。对于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也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划,出台了《江苏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方案》。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环境监测领域不断拓宽,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性。
  ③强化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及时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环境保护工作的复杂性、综合性、艰巨性逐步凸显,为此,江苏省中心积极组织有关人员起草《江苏省环境监测条例》,为环境监测工作寻求法规支持。目前,江苏省中心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准备先行出台《江苏省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同时积极争取立法机关支持,实现环境监测地方立法的突破。
  随着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监测原有的运行模式和服务方式已难以适应形势的需要。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及时组织力量对全省环境监测专业服务收费收支成本进行科学核算,起草了《江苏省环境监测服务性收费标准》。《标准》出台后,可保证环境监测行业的保本和盈利,为下一步服务性监测的市场化运行提供依据。
  三、我们向江苏学什么?
  江苏省环境监测工作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其中有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探讨,比如,像宿迁、淮安这样GDP不足西部平均水平一半的地区,为什么能力建设能搞得这么好?江苏省是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为什么还要强调监测的统一监督管理?江苏目前的发展条件比较好,为什么忧患意识还这么强?
  我们认为,江苏省环境监测工作取得的成绩归功于江苏省环保厅的正确领导、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归功于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的自加压力、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他们有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学习,要学习他们:
  第一,面向环境管理与决策的服务意识。服务于环境管理与决策,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定位。所以,各级环境监测站必须将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需求放在首位,主动超前服务,以作为争地位。同时,环境监测作为政府行为,必须加强统一监督管理,有效整合全社会的监测力量。
  第二,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有益经验。江苏省环境监测取得的进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决策者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善于接受新理念、新事物。环境监测无论从管理还是技术层面,都是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改革和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第三,强化监测管理、推进整体发展的有效措施。环境监测工作面广量大,必须依靠各级环境监测站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如何有效地推进监测管理,推进整体发展,江苏省的一些做法值得参考。
  第四,自加压力、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在目前的情况下,全国环境监测系统普遍存在时间紧、人手少、经费有限的情况,这就对监测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阶段,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尤为重要。江苏之所以能在全省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取得整体优势,主要得益于全省上下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形成了浓厚的竞争气氛,互学互帮,共同进步。
  第五,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双丰收的做法。这是非常重要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方面。要把握正确的奋斗方向,就必须牢牢抓住精神文明建设不放松,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对《环境保护法》实施状况及
    万里冰封中的监测数据
    [原创]环境监测必须做到“四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监测应引入市场机制
    环境监测报告制度
    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若
    分子生态毒理学指标在环境监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监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江苏省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