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探讨

作者:欧阳喜辉    文章来源:农业环境保护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7-21

 

  摘 要:论述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选择的原则,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及评价因子、评价方法,重点对环境质量监测进行探讨,提出了不同看法。
  关键词:绿色食品; 基地; 环境监测; 环境评价
  中图分类号:X833,X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267(1999)06-0281-02

Study o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Production Base of Green Food

OUYANG Xi-hui
(Green Food Office, Beijing Agriculture Bureau 100022), Agr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9991 18(6): 281
~282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lective principle of green food production base, the standard systems, assessment factors and methods of envitonmental quality .It particularly discusses monitoring and suggests different views on environmulation in rice root and EDTA could decrease cadmium content significantly in rice root.
  Keywords:cadmium; organic acids; rice; uptake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标准包括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包装贮运标准,其中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尤其重要。

1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选择的原则

  绿色食品产地应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具有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地区,应尽量避开繁华都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等。
  对大气,要求产地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特别是上风口没有污染源,大气质量要求稳定,符合绿色食品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对水环境,要求产地选在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清洁无污染的地区,水域上游没有对该产地构成污染威胁的污染源,生产用水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水质(农田灌溉水、渔业水、畜禽饮用水、加工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土壤,要求产地土壤元素位于背景值正常区域,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没有农药残留污染,要具有较高的土壤肥力。土壤质量符合绿色食品土壤质量标准。

2 绿色食品环境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及评价因子

2.1 指标体系及评价因子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包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灌溉水(养殖水、加工用水)水质标准体系;大气质量标准体系。
  评价因子是根据绿色食品环境质量评价要求,选择毒性大、作物易积累的物质。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包括的因子如图1。

t281.gif (11889 bytes)

图1 绿色仪器产地环境质量评价因子

2.2 环境质量标准
  绿色食品大气质量评价,采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中所列的一级标准;农田灌溉用水评价,采用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渔业用水评价,采用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畜禽饮用水评价,采用国家地面水质标准GB3838-88中所列三类标准;加工用水,评价采用生活饮用水质标准GB5749-85;土壤评价,采用该土壤类型背景值的算术平均值加2倍标准差。

3 绿色食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内容及方法

3.1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1.1 按绿色食品环境质量标准,对产地的土壤、水、大气进行监测,并与相应的标准进行比较。
3.1.2 对所施肥料种类、品质、数量进行调查。
3.1.3 对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药剂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
3.1.4 对产地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和建议。
3.2 评价方法
3.2.1 A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AA级绿色食品产地大气、水、土壤的各项检测数据均不得超过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有关标准。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污染指数
           Pi=Ci/Si
式中:Pi——环境要素中污染物i的污染指数;
   Ci——环境要素中污染物i的实测数据;
   Si——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
   Pi≤1,未污染,适宜发展AA级绿色食品;
   Pi>1,污染,不适宜发展AA级绿色食品。
3.2.2 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A 级绿色食品产地大气、水、土壤的综合污染指数均不得超过1。
  产地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
  在评价中,尽管某种污染物超标会造成危害,而平均状况却不超标。考虑这一效应,水质、土壤采用分指数平均值和最大值相结合的内梅罗指数法。
  根据大气质量特点,大气质量评价采用既考虑大气平均值,也适当兼顾最高值的上海大气质量指数法。

4 绿色食品环境质量监测探讨

4.1 减免大气环境质量监测
  绿色食品初级产品产地或原料产地大气监测TSP、SO 2、NO X和氟化物4项指标。大气采样3 d,每天3次, 各次时间分别为7:00~8:00 (晨起);14:00~15:00(午后);17:00~18:00(黄昏),采3d。以每个产地监测3个点来计算,
3(个点)×3(d)×3(次)×4(项目因子)=108
  共有108个样品需要化验。有些绿色食品产地属野生环境,大部分位于边远地区,无污染,大气质量基本符合国家大气质量一级标准。这样的地区根据省市绿办的考察意见可免于大气监测。温室蔬菜尤其是日光温室的蔬菜也可减免大气监测。另外,4项大气监测因子都是从工业大气监测指标借鉴来的,对农业是否合适,值得研究。
4.2 酌情进行水质监测
  灌溉用水、畜禽饮用水和加工用水很多企业是直接抽取地下水,水质良好,可不进行监测,参考环保、地矿或卫生防疫部门的一些常规监测数据即可。对地表水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监测。对污水灌溉的产地不予受理绿色食品标志。
4.3 重点进行土壤监测,并增加监测因子
  土壤受到污染,就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通过食物链,还会影响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质有:重金属、农药、有机废物、放射性污染物、寄生虫、病原菌及病毒、矿渣、粉煤灰等。
  重金属进入环境后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一方面在土壤中残留、富集;另一方面被作物吸收,表现出毒害效应。
  通过调查,了解生产基地曾受到过的污染,有针对性地增加监测因子。另外,需增加土壤养分监测因子,如有机质、总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
4.4 绿色食品续报的环境监测要有针对性
  企业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有效期是3年,到期后需重新办理。按规定需重新进行环境监测,企业再承担一次费用。
  如果企业的生产基地没有新的污染源,不需重新进行环境监测;如果企业生产环境有变化,有针对性进行环境监测。建议在环境监测单位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期间对企业进行有关环境监控。
4.5 省市绿办对企业增加一些环境监测机动指标
  绿办亲自去企业考察,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特点,应因地制宜增减有关指标,这样的环境监测更有针对性,更能反映实际情况,如果全国所有绿色食品产地都是相同的监测因子,那就不能如实反映产地的真实状况。

5 通过绿色食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提出改进和保护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的措施

  比如,贫瘠的菜园需提出培肥土壤的措施;果园需提出种植白三叶草等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肥土壤,抑制杂草生长,防止水土流失等;加工企业提出污染治理措施建议。这些措施需环保单位提出,同时提出监控、改善环境监测的方法及环境评价方法。

作者单位:北京市农业局绿色仪器办公室,北京 100029
作者简介:欧阳喜辉,工程师,1989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十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发表专业论文8篇。

[参考文献]
[1] 刘连馥. 绿色食品导论[M]. 北京: 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8.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研究称全球变暖毁灭远古雨林
隧道内发现的蕨类植物美国研究人员在伊利诺伊州一处煤矿发现…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