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监测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原创]环境监测必须做到“四个保证”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原创]环境监测必须做到“四个保证”
作者:潘文良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25

  国家环保总局周生贤局长在全国环保厅局长会上要求: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要按照数据准确、代表性强、方法科学、传输及时的要求……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满足环境管理需要。因此,笔者认为环境监测部门,尤其是基层环境监测部门,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要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切实发挥好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努力做到“四个保证”,以更好地为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决策服务。

  1、保证监测质量,做到数据准确无误。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要始终把保证监测质量放在整个环境监测的首位,任何时候都要以对环保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爱岗敬业,把质量当成监测工作的生命,认真地对待监测实践中各个项目的各个环节,坚定做好监测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其次是要不断钻研监测技术。环境监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对监测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就监测业务而言,最起码的就是要通过一些项目的考核才能“持证上岗”,对此,要求从事环境监测的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要不断地学习和钻研新的环境监测技术和新的监测业务知识。对每一个监测项目,从采样到分析,都要全面熟悉其布点采样方法,了解和掌握其监测项目的分析原理、操作步骤、数据处理、注意事项等;再次是要加强质量控制管理。要建立健全监测质量保证体系,严格监测质量管理,至少要通过省级资质审查和计量认证。各有资质的基层环境监测单位,要明确监测质量管理负责人,具体负责质量控制工作。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要把环境监测投入纳入环保工作重要内容,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及国家专项资金,每年都要有部分资金投入环境监测,以及时更新添置仪器设备,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

  2、保证监测布点,做到监测代表性强。首先要做到科学布点。严格按照监测布点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水域、空气、土壤以及交通噪声、功能区噪声、区域环境噪声和污染源监测等采样点。就水域而言,监测的对照段面、控制段面、削减段面的设置,要能充分体现出各自段面的作用。在采集样品时,要力求代表性强,选择的监测点位能够充分反映本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其次要做到科学采样。确立了监测采样点后,采样时必须按监测对象样品采取的要求,严格按规定作好充分准备,切实做到采样用的器具清洁干净,保证深度够,时间足,记录齐,预处理及时;再次就是样品采集数量要适度。样品采集量要有保证,数量既不能少,又不能过多。少了不具代表性、不够分析用,多了浪费没必要。

  3、保证监测规范,做到监测方法科学。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统一的监测方法进行分析化验,从而使所获得的监测数据科学有效,更具有科学价值。因此,在进行环境监测分析时必须遵循环境监测规范,充分运用先进的监测分析仪器设备及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方法。同时,要积极鼓励环境监测站及其监测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广泛开展环境监测科学研究,不断创新监测方法。建立和健全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及环境污染事故突发事件应急监测预案,完善应急监测体系,切实做到机动灵敏,反应迅速,判断准确,以更好地为处置环境安全及污染突发事件提供决策依据。

  4、保证统计分析,做到数据传输及时。监测分析完成后,要严格依照统计分析的方法和要求,对监测原始资料及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对监测分析所获得的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处理,根据有关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得出是否超标的确切结论。要求坚持原则,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敢于抵制各种压力,不伪造数据、瞎乱编造数据。不准确的数据、有疑问的数据,坚决不出报告。出据的监测报告必须严格审核把关,绝不允许在监测数据及报告上弄虚作假,一经发现查实必须予以严肃处理,取消其监测项目的资格。对监测发现的不正常的情况,要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引起高度重视,不致造成决策上的失误。

联系作者:重庆市潼南县环境保护局   潘文良

邮编:40266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万里冰封中的监测数据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监测应引入市场机制
    环境监测报告制度
    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若
    分子生态毒理学指标在环境监
    江苏省环境监测工作调研报告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监
    环境监测的特点
    环境医学监测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