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能源环境 实现绿色崛起

作者:潘岳    文章来源:能源思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8
    我们应该把环境因素和能源因素共同纳入到国民经济与宏观的通盘考虑之中,并且纳入到最高决策之中。综合分析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内奇缺的能源、淡水、耕地、矿产、生物五大资源以及现有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进行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变过度开发为适度开发,变无序开发为有序开发,变短期开发为持久开发。 

    应将环境和能源通盘考虑 并纳入最高决策

    环境和能源在中国的难题上就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就是一对孪生兄弟,现在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同时也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也带来越来大的国际压力。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全世界的能源和经济结构都在资本的作用下进行着重大的调整,如果我们仍然遵循以往的增长方式,肯定要出结构性问题,并且造成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把环境因素和能源因素共同纳入到国民经济与宏观的通盘考虑之中,并且纳入到最高决策之中。综合分析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内奇缺的能源、淡水、耕地、矿产、生物五大资源以及现有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进行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变过度开发为适度开发,变无序开发为有序开发,变短期开发为持久开发。在这里应该把握的问题主要有:

    ★应该建立“大国土规划”:--打破行业垄断和行政区划,打破由于长期传统经济而自然形成的各种壁垒,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经济、资源总量与环境容量和能源模式,制定不同区域和行业的发展目标。再依此制订不同的考核体系与政策体系。例如新的产业发展规划等等。

    ★应该确立环境能源一体化、友好型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同时实现资源能源低消耗、污染低排放与经济高效益。循环经济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一场新竞赛,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循环经济能否成功。

    ★应该迅速制定新能源战略。以核能、太阳能、风能、沼气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已在发达国家大量开发并获得成功,而中国新能源的发展速度和水平远远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新能源战略是我们能否走出环境与经济“非此即彼”困境的惟一出路,代价再高,成本再大,我们都得走。

    为什么有上述的思考呢?我们经济的增长和能源的消耗,增长不是同步的,因为能源的消耗每年增长10%,而经济增长大概也是10%,环境污染损失差不多,这也体现了中国政府为什么在中国政府报告上,第一次把三者的数字并列在一起作为考核各个地方政府的主要依据。现在每一美元GDP能耗是美国的4倍,德国、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中国在上一个五年计划,所有GDP的指标都是超额完成的,但是环境的主要指标一项都没有完成,都是欠了帐。我们学习西方原来传统的工业方式,也就是高效能,高污染,高消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们GDP的增长几乎全是靠高耗能的工业拉动的,大气污染的90%都是来自于第二产业,也就是重化工业。

    这其中有70%的污染来自于电力(火电),火电每年投资增长50%,这也拉动了煤的需求,煤炭需求每年增长2亿吨,中国的能源结构大家知道,85%都是燃煤结构。2005年21.9亿吨,这样的话2006年有可能超过24亿吨以上,2010年可能30亿吨左右。这些煤电火电厂95%没有安装脱硫装置,或者安装了没有正常的运转,我们很难控制二氧化硫,除了其他的种种原因以外,从体制上的原因,地方环保执行部门更加听地方政府的话,而地方政府要GDP的业绩,追求是比较明显的,所以他们对这些企业也是比较维护的。中国二氧化硫的环境容量每年1200万吨,现在超2500万吨,2010年可能3200万吨,2020年很可能是3500万吨,现在由此产生的酸雨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3,有可能这个面积不断扩大。由于时间问题我只举气的问题,空气、垃圾就不再介绍了。我们20年的经济发展,中国创造了经济的奇迹,创造了很多的第一,我们是外汇储备第一、引进外资第一、能源消费第一、原材料进口第一、建材消耗第一、也是二氧化硫排放第一,我们也是水的COD排放量第一,碳排放将成为第一,这些第一希望大家算一下。

    转变观念 实现绿色崛起

    中国用20年时间改革取得了西方100年的经济成果,西方100多年的环境问题也在中国20年中集中体现,我们不能够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原因,第一、我们在工业化起步的时间比较晚,起步的时候国际上的国际规则已经由发达国家制订了,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和平的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和文化,又没有殖民地,根本无法转移我们的各种生态、资源、社会矛盾。第二、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结构相比较大部分发达国家来讲是很不合理的,我们没有办法象西方国家那样,在人均8千-1万美元收入水平上,回头治理环境污染,我们在人均2千美元的时候,可能这些环境的危机提前来到,我们可能要提前付出很多经济成本来支付环境污染的治理,这样有可能降低速度,也可能影响很多人的面子,很多人的业绩,也许会得罪很多人。

    以前发布绿色GDP部分成果,有很多人支持也有很多人批评,因为绿色GDP的绿色不光是环境,环境只是其中的1/3,环境算出来的仅仅是1/3,光是这1/3已经占整个GDP的3.05%。有人攻击说,你们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要用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绿色GDP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都没有算成熟,你们怎么就拿出来?我说你刚刚知道你是发展中国家,既然是发展中国家就不应该过高估计自己的国力,就不应该按发达国家的标准高消费,不该用发达国家的标准豪餐、豪宅、豪车,不该把城市建得比发达国家还要华丽、不能留下80%跟非洲一样落后的农村成为我们的包袱,我们应该量力而行,少点虚荣心,我们确实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可能对我们怀疑的人士,怀疑我们是否可以和平崛起,因为按照西方发展的经验不可能和平崛起,他们算你们一人一台车会用多少油,你们13亿都用什么,会影响世界多少东西,你们会不会履行京都议定书,你们做的会不会影响油价、世界金融,会不会影响矿藏资源各种价格,会不会参与地缘政治和能源通道,会不会引起很多冲突,因为全世界几千年战争只为两个而打,一个为意识形态,一个为资源。

    由于别人对你和平崛起是有疑问的,所以我们提出绿色崛起是有必要的,我们的绿色崛起内涵主要有八条:第一是低消耗的生产体系、第二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第三可持续、循环的环境资源体系、第四是稳定高效的经济体系、第五不断创新的科技体系、第六更加开放的金融贸易体系、第七是注重公平的分配体系、第八是开明进步的民主体系。我觉得这样几条都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我们必须得走,我们不得不走,这是根据中国国情决定的,这就需要一系列的转变,这一系列的转变首先就是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首先是文化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些转变主要是可持续的理念的转变,还有包括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解释,社会主义本质尽管不光是革命,光是斗争,但社会主义本质也不仅仅是生产力,还包括可持续发展,共同富裕、公平、道德、人的全面发展等各方面因素,所以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我们还是要重新再认识的。

    思想转变以后就牵涉战略的调整,有能源方面、循环经济方面、贸易方面、产业等等。当战略明确了以后我们就要考虑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建立,这些政策第一条就是政绩观,考核官员的政绩官,因为我们不是法制健全的社会,有部分官员只认权不认法,这里面还有绿色GDP制度考核综合国力,还有环境经济政策,它的核心应该是财税政策。还有区域平衡的政策、综合统一的环保监管体制,还有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法律政策。这有一个好消息,中央政府已经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政治理念,我们正在为这个理念而奋斗。另外一个是一个呼吁,既然大家是同一个地球的人,我们呼吁占全球85%以上能源的主要发达国家,除了批评我们环保以外,也能够在绿色贸易壁垒方面,也能够在转移污染企业的限制方面,也能够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帮助中国这样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跨越式发展一旦成功,将对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树立榜样,也将为全球的环境问题做出一个大国应该做出的贡献。

    绿色GDP一定要坚持到底

    中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关系,实际上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政治、社会、文化、科技、外交问题。在人类社会文明史中,环境与能源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在中国发展史中,环境与能源挑战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巨大。过多的人口带来就业压力,就业压力带来过热的经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能源的巨大消耗,能源消耗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而能源消耗和环境危机又带了强大的国际压力,这一切都形成了恶性循环。如何提高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如何降低开采能源资源的总量,如何减少废物的排放量,是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这些问题已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刻。

    因此,我们在这里说,绿色GDP不单单是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消耗的问题,它实质上是国家战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外交等各种工作的系统集成的平台。它的新不在于它的形式,而在于它对建立和谐社会的新意义。它是一系列新技术、新机制、新管理、新模式;更是一场新文化、新思维、新观念、新哲学的大变革。比如:十五计划中GDP指标都超额完成,但是环保指标却一项没有完成。十一五能不能完成,我不敢说。这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因为拉动中国GDP增长的几乎都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如果中国不改变我们85%的燃煤结构,不改变这种传统工业生产和消费方式,即传统发展模式,环境严峻期将提前来到,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总量,要看这个国家的GDP(国内生产总值)。GDP主要有两种统计方法,一种是收入法,它是全部要素所有者收入(如工资、利润、利息等)的汇总数;另外一种是支出法,它是全部要素所有者支出(如消费品、投资品、净出口等)的汇总数。收支两个数,是相等的。GDP能较准确地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产出总量,较准确地表达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水平。但是,我们从GDP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却看不出这背后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能源消耗。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成本和能源资源成本又有多大呢?将环境要素和能源消耗指标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发展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便是绿色GDP。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与能源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

    因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给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存在多大困难,绿色GDP的研究与试验工作都必须毫不犹豫地向前推进,同样,无论存在多大的阻力,都必须确立绿色GDP在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从衡量经济增长的GDP,到衡量资源与环境的绿色GDP,最后到衡量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是一个充满着挑战与希望的事业,让我们一步一步地来,在实践中逐步补充完善。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黑猩猩的社交法则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大多数哺乳动物中,总是最强大的雄性扮演…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