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基础篇 >> 环境资源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物种资源利用与保护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物种资源利用与保护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7
   (一)物种保护与其意义

 

1、物种保护的概念

    物种即生物种。地球上自出现生命以来,经历了约三四十亿年漫长的进化过程,现今生存着约5001000万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这个数字,只是地球上曾经生存过的生物种的极小一部分。在过去的地质年代里,有更多的物种灭绝了,但又不断有新的物种形成。因此,物种的灭绝是一种客观规律。然而,自从人类在地球出现以来,生物种的进化,除了受自然因素制约外,还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即有许多物种的灭绝,乃是由于人类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的。

   人类通过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逐渐认识到,为了人类自身能够持续地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对有生命的资源——自然界多种物种的保护。只有把对物种的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繁荣昌盛。在经济不断发展,人口急剧增加的今天,保护物种的紧迫性,尤其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代。

    所谓物种保护是指保存某生物的遗传基因。常说的物种既包括野生的,也包括人工培育的,但人工培育的物种仅是全部物种中极小的一部分,因此,物种保护主要是保护野生的物种。

 

    2、物种保护的意义

    生物界多种多样的物种是大自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全人类所共有的重要自然财富。人类的食物、药物、工业原料等无不需要生物,而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文化、艺术、教育、美学的进步发展,也离不开千姿百态的生物界。因此,物种不仅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还有无法用金钱估计的科学和精神方面的价值。    

   物种保护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物种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的来源。作为人类基本食物的农作物、家禽和家畜等均源自野生型祖先。

 

   2) 野生物种是培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人工饲养或栽培的动植物,需要自然界野生祖型及近亲的遗传物质,作为新品种的培育基础。

 

   3) 物种是许多药物的来源。中国传统医学的中草药绝大部分取自野生动植物,现代医学药物依靠野生动植物也越来越多,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物种被发现可作药用。

 

   4) 物种资源提供大量的工业原料。自然界动植物提供了人类所需的毛皮、皮革、纤维、油料、香料、胶脂等各种原料。

 

   5) 物种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生物的各种器官和生理功能,可以给科学技术的发明以重大的启示。如雷达、声纳等都有利于生物机制。

 

   6) 环境生态效益。多种多样的物种是生物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当生态系统中丧失某些物种时,就可能导致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使整个系统瓦解。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述还只是科学技术发展到现阶段的认识。许多目前认为无足轻重的物种,可能是有着重要的价值,有待人们去发现。仅以医学价值而言,对全世界动植物种作过充分研究的仅仅是很小一部分。许多野生动植物还有令人陶醉的观赏价值,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不少生物种还是人类文学、美术、摄影、舞蹈等文学艺术作品描述和刻画的对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由此可见,让自然界物种尽可能多地保存下来,保持遗传的多样性,对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给当代及子孙后代的食物,育种、医药、科学技术及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材料,有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我国的物种资源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孕育了丰富的物种资源。据统计,全国约有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32000种,占世界种数的10%;动物资源拥有世界总数的13%的鸟类和12.88%的哺乳动物。脊椎动物约有5000种,其中鱼类2864种,两栖类279种,爬行类376种,鸟类1186种和哺乳类545种。包括昆虫在内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国内研究的门类很少,目前尚难作出确切统计,粗略估计不下100万种。我国已发表的微生物种名数已超过10000种,除去同物异名的情况,实际认可的种类约有8000种,占世界已知种数的11%,其中粘菌260种、真菌7500种、细菌300种。

   中国不仅物种资源丰富,而且动植物区系具有自己的特色,因此特有属种十分丰富。植物种约有200个属为中国所特有;有数十种动物是中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中国的种类。不仅如此,中国的经济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中国也是世界上栽培植物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仅农作物、果树、蔬菜三项保存的品种资源就达17000多份。

   概括起来,我国物种资源具有物种多样性高度丰富;生物物种的特有性高;生物区系起源古老;经济物种异常丰富等特点。

    生物资源是一类可更新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应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过渡利用,甚至掠夺性开发,使我国的生物资源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森林的过渡采伐,使栖息于森林中的野生动物数目和种类减少,一些物种已灭绝,很多物种成为濒危物种;草场退化严重,商品率降低;对生物资源还缺乏全面的深入研究,一些资源仍处于家底不清的状况。

 

  (三)物种资源保护

 

   1、物种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现状

   1) 物种及遗传多样性受威胁现状

  虽然中国具有高度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但由于近年来人口的快速增长与经济的高度发展,增大了对资源及生态环境的需求,构成了强大的压力,致使许多动物和植物严重濒危。从中国的生物和自然资源的科学调查所积累的大量资料中初步统计,大约有398种脊椎动物和1009种高等植物濒危。

   此外,许多水域中某些经济价值高的物种和敏感物种逐步减少以至消失,中国的栽培植物遗传资源亦正面临严重威胁。

 

    2) 生态系统受威胁现状

    人为活动使生态系统不断破坏和恶化,已成为中国目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生态受破坏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森林减少、草原退化、农田土地沙化和退化、水土流失、沿海水质恶化、赤潮发生频繁、经济资源锐减和自然灾害加剧等方面。

   陆地生态系统中分布范围最广,生物总量最大的森林资源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及森林病虫害的破坏,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约占中国国土面积1/3左右的草原地带,近20年来,产草量已下降1/32/1,尤其北方半干旱地区草场,产草量本来就不高,加之超载放牧、毁草开荒及鼠害等影响,退化极为严重,草原生态系统面临严重衰退的局面。在草原受破坏、风沙活动加剧的威胁下,北方沙漠化进程已经加快,沙漠化面积大幅度增加。如鄂尔多斯高原在50年代,其沙化面积仅2000万亩,80年代初已达6000多万亩,同时还有4000多万亩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草原出现。水域生态系统也受到相当严重的破坏,近30多年来,中国海岸湿地已被围垦700多万hm2,加上自然淤涨成陆和人工填海造陆,给垦区附近广大水域海洋生物资源造成深远的不利影响。在50年代初期有5hm2的中国南部海岸红树林,由于几十年来的大面积围垦毁林,使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目前仅剩红树林2hm2,且部分已退化成为半红树林和次生疏林。海岸珊瑚礁资源分布最广的海南岛1600km的海岸,约有1/4岸段分布着珊瑚礁,礁区海北洋生物资源丰富。但近十多年来,由于当地居民采礁烧制石灰、制作工艺品等,导致海南岛沿岸80的珊瑚礁资源被破坏,有些岸段礁资源濒临绝迹。淡水生态系统由于兴建大型水利、电力工程及围湖造田等受到严重破坏。如长江流域的大量湖区湿地转变为农田。仅鄂、湘、赣、皖四省初步统计围垦1700万亩。湖北号称“千湖之首”,目前只剩下湖泊326个,湖面由1250万亩减至355万亩,不仅缩小了湿地和水生物种生境,还带来了洪水调节能力下降问题,同时也堵塞了某些重要经济鱼类的回游通道。这些都造成生物多样性和物种资源的减少。

 

    2、物种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

    1) 生境交替。从一个高度多样化的自然生态系统变化到简单、单一的生态系统,这种变化可使物种种群结构变化和物种资源减少或丧失。

 

    2) 过度收捕。过度的收捕使得收捕率高于物种种群的自然生殖能力,导致物种濒临灭绝。

 

    3) 化学污染。化学污染如酸雨沉降,杀虫剂过度使用、重金属化合物以及其它有毒物质的释放,影响了陆地、淡水和近海的生物。

 

    4)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如全球二氧化碳的累积、臭氧层的破坏等,可能改变全世界生物群落的分布边界。

 

    5) 物种引进。在一个区域或一个稳定自然生态系统内引进一个新的物种,可能导致这个区域或系统内原有物种的灭绝。

 

    6) 人口增长。世界人口增长伴随着工业革命、全球贸易、化石燃料的利用等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使自然环境产生破坏,严重威胁了物种的生存。随着中国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加大,森林超量砍伐、草原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地围湖造田、开垦沼泽、过度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导致生物生存环境破坏,甚至消失,影响到物种的正常生存。

 

    3、我国物种资源保护对策

   1) 搞清本底,查明现状,制定保护规划。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要对自然条件、地理景观、动植物区系、种群资源贮量、季节物候相、历史变化和社会情况进行考察,应根据其作用及数量多寡,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2) 加强法制管理。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法制管理,控制、防止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和破坏,特别是防止珍稀物种灭绝。

 

    3) 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科学研究。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根据生物资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生物学特性、增长规律以及其它生态特性对其进行保护管理和持续利用的研究和实施。如最大持续产量原理。我们应研究其灭绝情况,进行防危防绝途径的试验。

 

    4) 建立保护区。建设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途径,也是保护动植物资源的有效措施。

 

    5)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积极开展物种保护的国际间合作,对国与国之间迁徒物种,应相互交换有关资料,协同保护。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略谈中国淡水资源保护
    再生水的利用研究
    中国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
    上海地区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
    浅谈我国土地利用面临问题
    北京市水资源利用问题与对策
    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城市土地的
    鄱阳湖湿地保护——科学管理
    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对策
    到2020年,生物物种资源得到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