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基础篇 >> 环境资源 >> 正文 | ![]() ![]() |
|
|||||
| |||||
水伦理学概论(上)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侯起秀 文章来源:水信息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10 | |||||
2. 社会背景 2.1 水与社会伦理 对水资源管理问题的争论实际上反映的是对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的广泛争论。社会上水伦理道德概念往往把水看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水与人类尊严和人类生命基本需要密切关系;水是一种人民生活安康的必需品;人人具有获得水的权利和义务;水利建设在生产财富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观察水与广泛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关系,一种方法就是通过看待在水资源管理中如何处理与普遍的伦理道德准则的关系,例如,与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的关系。世界人权宣言提出的人的尊严准则指出所有人都应该得到尊重,全人类是这个准则的目标,而不是中间环节。因此在水的伦理道德中经常会与这个准则相联系。没有水就没有生命,那么否认这条准则就意味着不尊重生命的存在。满足所有人对水的基本需要对于贯彻人的尊严准则至关重要。与此相联系的伦理道德准则就是人具有社会属性并且每个人是具有尊严的。人人参与的准则意味着每个人,特别是穷人,都有权参与履行人权宣言的各种管理活动。上述两条伦理道德准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主题:在履行世界人权宣言的情况下,所有被水问题影响和准备从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中获得利益的人都必须有权力参与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 伦理道德的团结协作的准则,或者人人彼此互相联系的准则,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兄弟关系。通过与邻里和谐相处能够提高我们对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在水资源问题上我们遇到了比其它资源更多的纠纷,本来是相互依赖的上下游,由于人类的矛盾使各种纠纷持续不断,呼吁人类应该进一步加强团结与协作。实际上,可以把目前正在进行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活动看作是对这一准则的贯彻,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效果可以启发教育人民加强团结与协作。团结协作的准则的基础是人类相互平等的准则,因为人类相互平等的准则从本质上体现了人类的公平。一般地,人类相互平等的准则要求我们对每个人的应得物进行补偿。某种意义上,这一准则完美地描述了我们应对今天在流域管理上所遇到挑战的基本方法。 更进一步说,共同财富的伦理准则是团结协作伦理准则和人类平等伦理准则的基础。真正理解共同财富的伦理准则,只有在各尽所能、人们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所有潜力的理想的社会条件。几乎所有人都把水定义为共同财富。我们现在主要讨论的只是怎样管理好这个共同财富——水。但是这个准则告诉我们在水资源管理上伦理道德确实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伦理道德是人类实现各尽所能、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和实现每个人的尊严的至关重要的工具。如果有一个值得称道的水资源管理方法,那么这个方法一定是人人参与,充分发挥了每个人潜力,每个人的尊严都得到尊重的方法。 具体的伦理道德准则告诉我们要尊重创造性劳动以及保有对创造性劳动的道德责任,也告诫我们需要英明地利用这些人类的创造力,避免对大自然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大量的水利工作诸如改变水资源自然分配模式等,都是在工程使用过程中逐步找到了与伦理道德准则要求的平衡点。可以见到的世界上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大多数意见都是直接从这一准则派生而来的伦理道德标准。如果我们采取功利主义的方法,不能够实现利用水资源和尊重水资源固有价值的平衡,那么何谈可持续发展呢?事实上,可持续发展的许多政策性建议更加关注伦理道德标准,而不是具体的措施和行动。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以及世界上大部分其他宗教对这些伦理道德准则都有所反映。例如,印度教把水看作是净化心灵的强有力的媒介和力量的源泉。他们向水祈祷:“天空的水、河里的水、井中的水,你们是大海的源头,原这些神圣的水保佑我。”在伊斯兰教中,运用了许多表述很精辟的术语,例如“水是万物之源”等。伊斯兰教的教义既包含了法律的标准也包含了伦理道德的准则。它告诉人民水是神存在、联合和强大的证据,是神仁慈的证据,也是神复活的证据,因为每天水都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在《可兰经》里有60多处提到了水,有50多处提到了河,还在很多地方提到了水的分配问题。《可兰经》对维持个体生命的水和共同分享少量的水,例如有义务给远来的游客提供水等的表述十分精彩,也非常著名。《可兰经》并没有说水在所谓的整体经济中的使用方法,但是,它可能通过以下的方法暗示人们的责任和义务,例如,一个国家的水资源应该在全体人民中间重新分配,不应该被强权所独占,穷人也同样有得到水的权利。 水是人类永恒的生命符号,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符号,追求纯洁、实现梦想的符号,也是人类与大自然和文化遗产联系的纽带。水提供了寻求世界和平、稳定、友好和维持生态平衡正确途径的中间媒介。当我们每个人喝上纯净水那种喜悦的神情,当我们看到水从高处飞泻而下那种受到震撼的表情,这些都有一种把我们每个人、把我们与自然拉近的潜在的力量。水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创造和平环境的中间媒介。 2.2 伦理问题与技术 毋庸置疑,技术发展将改变我们对水资源的看法。有些专家预测20年内海水脱盐的费用将可降至目前的三分之一;对基因作物的研究在短期内即可大量减少种植作物的用水量;干制堆肥技术现在就可应用于我们的卫生设施并减少用水量。 如果这三项技术像专家预测的那样成为现实,将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供水紧张状况,公众经常哀叹的“世界末日”就不会降临。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是,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技术并不能解决我们面对的多目标的水资源管理、洪水的综合管理、农业用水和其它方面产生的伦理道德问题,也不能解决制度不善造成的水资源管理不善等问题。 就像放弃传统方法一样,不利用现代技术的方法也不符合伦理道德准则的要求。两种方法都需要。水资源管理政策不应由于对修建水坝问题的争论而改变对现代技术方法的应用。当水系统处于临界状态的时候,决策者就要面对大量的管理有可能对社会产生风险的伦理道德要求。例如,当水利专家面对卫生设备和灌溉渠系大量用水,达到有效供水的临界状态的时候,他们就千方百计降低它们的用水量,同样,对于极端的水文事件也可能有类似的响应。如果我们的目的是保护对水资源管理如此重要的科学研究机构,那么对生态问题的争论显然超出了水利科学的研究范畴,我们不应该拿这些问题来为难水利工作者。但是,我们需要为专业的水利工程师和管理者建立一套他们应该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国家、区域、州和当地政府应与消费者、使用者和非政府组织联合起来,共同为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而努力。 2.3 妇女的特殊作用 妇女,承担着不成比例的严重负担,日益成为贫穷人群中的最为贫困者。妇女常常得不到土地的分配权和水资源的分配权。特别在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这种不平等的错误做法是造成饥饿的主要原因。基于性别的贫困问题的根源是人口大量增加,人口增加加剧了水资源紧缺,导致所谓的水资源危机。对于妇女,促进信息交流、提高教育水平和增加就业机会,以此作为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方法,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实际上,在许多小村庄和社区妇女是主要的水资源管理者,因为她们是用水设备的主要操作者和维护者。妇女常常是用水设备最大的直接受益者,同时,她们也受水问题影响最为直接。虽然如此,在水资源管理的战略决策过程中却很少看到妇女的身影。长期研究显示,在战略决策过程中增加妇女的参与程度既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些妇女参与决策的工程使用时间长,能够发挥预期效益。在都柏林提出的4条指导原则中已经正式承认妇女参与决策的重要性,在许多联合国宣言中也清楚地表达了这种意见。保证妇女的淡水权能够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妇女参与水资源管理决策成为一条关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伦理道德准则。(作者:侯起秀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总工办)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水伦理学概论(下)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8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安网备案:4419003012048号 本站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