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绿色生活 >> 生态旅游 >> 文章正文 | ![]() ![]() |
|
||||||||
| ||||||||
走近雪山 走进果洛[图]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1 | ||||||||
初夏五月,藏乐的旋律,在一架架绿山、雪山盘旋缭绕。 5月28日,记者一行自青海省会西宁驱车,从拉嵴山开始,大约翻越海拔三四千米的八座山峦,其中海拔较高的玛垭山口4036米,黑土山垭口4236米。我们一路穿过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贵南、同德三县和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王家乡,中午2点便进入黄河源头的果洛藏族自治州。 果洛藏族自治州距西宁470公里,一路河流蜿蜒,峰峦叠嶂,草原起伏,沙丘滚滚。不足8小时行程中,天气时而阳光,时而细雨、时而飞雪,时而雾绕,令人倍觉青藏高原的奇妙。 果洛,藏语“果”意为“头”,“洛”意为“迁徙”,即“迁徙的人”。果洛位于青海省东南部,自西向南,分别与甘肃的甘南、四川的阿坝、甘孜等藏族自治州相连;由西到北,和省内的玉树、海西、海南、黄南四州接壤。它下辖玛沁、甘德、达日、班玛、久治、玛多6县45个乡(镇),有182个牧委会,534个合作社,总面积7.64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果洛出名在其“一河两峰三湖”,首先是黄河源头,州内雪峰耸立,江河纵横,湖泊繁多。黄河,在州内流程760公里,源头的“姊妹湖”扎陵湖、鄂陵湖,日前鉴于西宁市场出现两湖的花班裸鲤等水生动物的销售,今年青海湖封湖育鱼领导小组决定:对扎陵湖、鄂陵湖开始全面封湖育鱼。实际上,能到海拔四千多米、高寒缺氧的源头,人际罕至。州内另一湖泊名曰“黑海”,藏语“冬给措纳湖”,新列为黄河源头,尚名不见经传。这“三湖”,均在玛多县北部。 “两峰”即阿尼玛卿雪山、年保什叶则山。阿尼玛卿乃藏区九大“神山”之一,传说只要围山瞻拜一周,即可一生消灾免祸;年保什叶则是果洛“神山”,相传是果洛藏族的发祥地。两峰终年积雪,为古冰川地貌,均系昆仑山支脉之巴彦喀拉山余脉和延伸。 果洛州委副书记王建荣、藏族副州长夏胜介绍道:果洛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海拔最高、气候最恶劣、环境最艰苦、经济结构单一,纯牧业生产较为落后的一个州。州内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州府所在地玛沁县大武镇海拔3750米大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60%,每年六七八九四个月,绿色植被泛上来,人的呼吸感觉稍微好一点。这里一年结冰200天以上,全州有3县不长庄稼、不生树木,即便岁寒之友松柏也难以扎根,可见人类生存致富之艰辛。(人民网西宁2005年6月1日电)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贵州乡村旅游我们看什么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旅游生态学 开发青藏高原旅游要注重生态 《科学世界》:东滩水暖鸟先 浅论旅游环境管理 冷静思考青藏高原旅游热 “人文秦淮” 助推南京秦淮河 旅游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及其 在美丽与艰辛中前行 “绿+红”的吸引力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