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全球环境风向标

作者:王莉萍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2-28
    两栖动物中的大多数种类已在地球上衰落了!早在2004年,科学家就公布了这个令人沮丧的全球性评估结果:在5700种已知两栖动物中,有30%以上已经灭绝,现有两栖动物中有一半将在本世纪消亡。

    因为具有特定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并随生态环境变化而表现不同,能够反映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各个方面,两栖动物一直被作为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类群。但现在,对于完成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类群这一“使命”,它们显然已经“力不从心”了。

    《科学时报》:谁是致使两栖动物种群衰退现象的罪魁祸首?除了杜绝滥捕滥杀外,人类活动对两栖动物的根本性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谢锋:两栖动物种群衰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物的排放、气候的改变、野生动植物疾病的流行等因素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

    频繁的人类活动和全球工业的急剧发展产生了两种负面影响:一方面,它致使物种灭绝;另一方面,工业污染特别是化学工业污染不但使湿地遭到大规模破坏,也导致两栖动物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或产生内分泌紊乱,从而出现畸形和雌性化现象。

    水资源的人为改变,如水渠、水坝等水利工程的修建,造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以及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殖、发育和迁徙造成很大影响;同时遭受破坏的,还有它们的生活场所,如筑巢场所、冬眠位点及一些庇护场所,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种群生存能力的下降。

    环境污染导致两栖动物雌性化现象已有很多报道。这种日趋严重的雌性化现象,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环境污染产生了大量类激素化合物,各种化学药品如杀虫剂、除草剂的广泛使用,都会导致许多雄性两栖动物个体的性腺异常发育,因而产生雌性化现象。比如除草剂——阿特拉津可能就是通过增强两栖动物体内芳香酶(2G雌性激素)的活性,从而影响两栖动物的性别分化,使得雄性体内雌激素异常增多,并进一步影响到雄性两栖动物的精子产生。

    各种农药及化肥在田中被频繁使用的日子,常常与两栖动物的繁殖时间相重合,这加剧了改变两栖动物种群的性比结构及有效种群大小的可能性。不过,目前对环境雌激素对两栖动物的作用机理仍然不是十分清楚,对两栖动物生理和生化方面的影响的研究仍在进行中。

    《科学时报》:除了人为因素外,全球气候变化对两栖类的盛衰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谢锋: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也是引起两栖动物种群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由于湿地减少,生境被分隔的片段化越发严重,使得两栖动物分布区域发生改变,从而加大了种群间的隔离程度及局部地区的灭绝风险;另一方面,生境片段化形成了许多相互隔离的小种群,因为这些小种群的潜在扩散能力受到限制,造成其种群遗传多样性下降,易受到各种环境随机性、遗传随机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种群恢复可能性减小,对自然界变化适应性降低,从而加速了种群的衰退,最终导致种群的灭绝。

    目前,有些科学家的研究还涉及到紫外线辐射。全球气温的持续上升引起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变,也导致许多生物数量的减少和灭绝。两栖动物特定的生物学特征,使得它们对外界环境的变化特别敏感,环境中稳定的和有规律性的水文、温度条件对它们的生存和种群稳定至关重要。特别是处于繁殖期的两栖动物对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降雨时间和降雨量的变化会影响产卵时间、卵的成活率以及繁殖能力。

    通过研究哥斯达黎加云雾林地区的两栖动物发现,这一地区曾因气候干燥造成多色班蟾种群数明显减少,干旱很可能是该地区两栖动物种群下降的主要原因。有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该地区的气候变暖导致许多生物数量的减少,如两栖类、鸟类、爬行类等,气候变化主要是通过水文条件的改变影响两栖动物种群,因为降水模式变化改变了两栖动物的繁殖场所,增强了竞争、捕食作用以及感染疾病的可能性,从而导致两栖动物种群衰退。

    《科学时报》:引进物种对本地两栖类种群有什么样的威胁?

    谢锋:生物入侵作用已经对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很大的威胁。它改变了原有生物的地理分布形式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因此,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相近的外来种的引入可以改变当地生态系统中的竞争关系,并带来类群内的流行性疾病,甚至产生捕食作用,有些外来鱼类可以捕食当地两栖动物的卵和幼体。

    现在已有研究表明,外来种的引入是造成北美许多地区两栖动物种群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鱼类和牛蛙的引入也是造成滇螈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各种微生物的进入也导致了疾病的传播;外来植物改变了当地生境类型和群落组成,甚至火灾发生频率等。

    《科学时报》:国外的科学家们认为壶菌病可能是造成两栖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两栖类的情况如何?

    谢锋:在世界的许多地方,真菌病原体感染导致的壶菌病(chytridiomycosis)近年来对两栖动物种群造成了破坏性影响。这种疾病导致适宜生境中的动物急剧减少。当前在中国并没有壶菌病的报道,一些2000年采集于四川西部的标本感染了不明原因的疾病,但是真菌测试结果为负反应,并没有发现任何病原体。但一些物种种群数量的急剧减少值得从此方面进行检测。

    此外,对外来物种的引进,特别是来自病源区的一些雨蛙和树蛙等观赏物种的引进,亟须建立相关的监测机制和管理机制,从而避免这类疾病在我国的暴发。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水能资源健康可开发利用率初探
摘要: 按照“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治江新理念,长江…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