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门
- 没有文章
最新推荐
中国首家碳中性酒店 把环保做得舒适有趣
发布日期:2010/4/16 13:35:27 作者:佚名 出处:外滩画报
位于上海静安区胶州路的URBN酒店,是中国首家”碳中性”酒店。在这里,每个人都为自己在酒店内的碳排放量买了单。也就是说,他们都花钱购买了联合国授权的中介认证组织所承认的碳积分(Carbon Credits)。
2007 年底开业的URBN 酒店由胶州路上一幢老房子改建而成,也是中国第一家“碳中性”环保酒店。在“精品酒店”这个概念已经遍地开花的今天,隐藏在URBN 背后的环保设计无疑为这股潮流吹入了一阵清风。
位于胶州路上的URBN 酒店只有26 间客房。从静安寺出发,向着北京西路、胶州路方向步行10 分钟左右,就会在一片临街的水果摊、影碟店以及服饰小店中间,看到它三四米高的木制大门。
到达时已是傍晚,推开虚掩的厚重木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幽静狭长的庭院。即使天色昏暗,摇曳的树和灌木仍让人觉得郁郁葱葱。旁边白色沙砾铺就的低矮喷泉已经亮起了灯,几张露天餐桌一字排开, 一家人模样的几个外国人围坐,一场生日聚会正要开始。
看不见的碳中性理念
2007 年底开业的URBN 酒店最早为中国带来了“碳中性”的概念。所谓碳中性,即是酒店消耗的全部能量,包括员工通勤、食品和饮料递送以及客人使用的各种能量,都被记录并累积计算碳的排放量;之后,酒店将通过投资于中国的绿色能源发展和减少排放项目,以购买积分来中和其碳的排放量。酒店客人也可选择通过购买碳积分,来抵消他们飞行中的碳排放。
但“碳中性”毕竟是看不见的,任何酒店都不可能仅以绿色环保为卖点,却不向客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绿色环保宣扬“节约,克制”,这与通常人们期待在酒店得到的奢侈服务背道而驰——毕竟没有人愿意花钱去过苦日子。正如酒店经理Wessel Kraus 所说:“酒店需要运转,我们无法做到百分百的绿色,我们一方面通过购买积分来抵消碳排放,另一方面则尽力减少每个环节的能源浪费和污染。”
URBN 的独到之处,在于把环保做得舒适有趣。酒店所在的这栋四层建筑建于1970 年代,最初是一间假肢厂,后来改作邮政局,旧房新用本身就是一种环保的做法。酒店的室内设计简洁明快,使用了“回收再利用”的思路,用从上海各处回收的硬木旧地板、旧墙砖完成地面和墙面的装饰;而接待前台的背景墙,是由175 个旧行李箱拼接而成—这样的设计一方面顾及了环保,让原本旧的东西派上了新的用场;另一方面,旧地板和旧墙砖让人感受到老上海的气息,是引人入胜的“人气”设计。
看得见花园的房间
酒店的大堂设计非常简洁,黑色石面地砖低调优雅。说是大堂,其实并不大,实际上一楼大部分的空间都让给了名叫“ROOM TWENTY EIGHT” 的餐厅。餐厅一侧是大块的玻璃幕墙,无论Brunch、下午茶还是晚餐,坐在这里都会觉得敞快通透。晚餐时间,生意出奇的好,据经理介绍,餐厅也对非住宿的客人开放,大厨来自澳洲,擅长综合各国风味的国际美食。
彻底打破酒店“标准间”标准,做出全新的房间设计,也是URBN 除“碳中性”之外最感到骄傲的地方。我们要去的是30 平米的花园景观房,推开门,习惯性地去找通常都会在入口处出现的洗手间,看到的却只是木制的玄关和衣帽架。接着,房间另一头的一整面玻璃墙吸引了人的视线,在那里可以看到楼下庭院的全景。
沉降式的沙发休闲区算得上是一个创举,围成一圈的长沙发可以轻松容纳十人以上。虽然纯平电视不能收看卫星节目这点有些遗憾,但是一台DVD 机大可满足你打发一个无聊夜晚的需求。无线网络可以免费使用,只需打电话给前台询问密码即可。这里甚至还有一个iPod 音箱,又可兼作iPhone 充电器。
宽大低矮的双人床并没有靠墙放置,而是面对自然光摆放,四周留出了过道。跌宕起伏的线条让空间有了层次感,灯光的设计丰富柔和,开放式的浴缸与淋浴室分开,摆在入口处的一边。
对酒店的设计者Sasha Silva 来说,上海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城市。他认为,如果人们有机会来到这里,却把时间浪费在盒子一样的酒店中,而不去亲身感受一下这座城市,实在遗憾。酒店经营者的计划就是让客人尽可能地不要待在酒店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传统酒店的做法非常不可理喻:设计一个提供最多种服务的综合性大楼,却追求最少的使用率——这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URBN 的目标是重新定义酒店客房,做到一房多用。Silva 说:“我们把房间的中心从床转移到了会客沙发区,床依然大而舒适,但是我们把它的高度降低,放在沙发的背后,这样房间就更像是一个工作室,而不是卧室。”
度身定制的精品服务
Boutique 原是法语里“商店”的意思,现在被广泛用在那些富有个性、讲究独特设计感,标榜度身定制的贴心服务的小规模商店、酒店上。这样的酒店在欧洲已经很普遍,但在中国却还刚刚兴起。URBN 作为其中的一员,除了在设计、环保上做足功课,还努力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来自荷兰的酒店经理Wessel Kraus是资深的酒店管理人,大部分的职业生涯都在亚洲及欧洲度过,曾在几个世界知名的大型酒店集团任职。从大集团转入小酒店,Kraus 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里的氛围:“在大酒店中,很难与顾客有深入的接触,而如果顾客提出除了住宿以外的要求,酒店要么就无法满足,要么就要为此收取非常高的费用。”但是URBN 致力于提供超越传统酒店能提供的住店经验。他们提供项目繁多的增值服务,比如太极及瑜伽课程、房内美容与保健疗程,例如针灸疗法及足部反射按摩,在前法租界内开展独特的自行车及短途旅游、中式烹饪课程及基本普通话班。
对于第一次来上海的客人,URBN 甚至可以提供从接送飞机到安排整个行程的全程服务。Kraus 曾遇到过一对想要购买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夫妇,他们看上了一个安徽艺术家的作品,想要去艺术家的工作室看看。“当时完全不知道该去哪里找这位艺术家,”Kraus 说,“但最后我们还是帮助这对夫妇找到了这个人。”他们甚至还曾为一对新婚夫妇在上海郊区举办热气球婚礼。
这样的一家酒店是否更倾向于接待来到上海的外国客人?酒店的两位创办者、澳洲人Scott Barrack 和JulesKwan 说,“我们的中国客人也非常多,因为他们在这里可以真正了解到精品酒店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