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生活 >> 正文

低碳:时尚标签需添怎样内涵

发布日期:2012/8/28 2:36:56 作者:郑莉 出处:安徽日报

  低碳育儿、低碳木板、低碳旅行、低碳开学……一打开互联网,“低碳”俩字铺天盖地而来,各行各业不断涌现贴着低碳标签的事物。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组织申报第二批低碳试点省区和城市。有数据称,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概将近200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和生态城市的目标。尽管现实提醒城市必须转变发展模式,但鉴于目前世界上并无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唯有靠自身不断摸索。怎样避免泛滥的伪低碳现象,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呢? 培育城市低碳生活方式

  “公众的‘便利’消费嗜好会带来巨大的能耗代价。 ”业内人士认为,基于公众行为的低碳消费模式对低碳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通过引导公众转变高碳便利消费嗜好,培育城市低碳生活方式。

  “把风扇和空调搭配使用,空调温度设定的高些,省电又省钱。 ”曾在外企就职的退休人士柯天章说,外企氛围的长年熏陶让他养成了低碳的生活方式,像风扇能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动能,耗电量非常低,最高功率仅60W,相当于普通照明的台灯所耗的电量。

  研究低碳生活小窍门俨然已是老柯的生活乐趣之一。像他独到的减碳办法是在抽水马桶中放置一块砖头,这样冲水时便能减少排水量。诸如购买散装茶,拒绝过度包装的袋泡茶;出门自带水杯,不使用一次性杯子等习惯,也都已经融入到他的点滴生活中。

  省发改委近期在合肥市包河区烟墩街道开展国家低碳社区试点工作调研,旨在通过低碳社区的创建加快推进低碳城市的建设。 “目前合肥市包河区烟墩街道申报国家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已完成,近期将上报国家发改委,以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 ”省发改委环资处有关负责人说。

  建立与低碳经济相适应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是实现低碳经济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公众转向低碳生活方式是低碳经济成功实现的重点所在。然而现实中,普及低碳消费方式仍面临窘境。

  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不愿意在抽象概念的“低碳产品”上支付溢价,仅有10%消费者接受低碳作为一种商品价值主张,并愿意以高出非低碳产品10%-20%的价格购买。“低碳消费并没有成为社会消费文化的主流。 ”有专家表示。

  “一堆概念谁弄得明白。 ”在合肥新站区胜利路一家大型超市家电区徘徊的徐阿姨嘟囔着说,无氟新冷媒、负离子、LED背光源技术……让人无所适从,促销员在宣传介绍产品时也含糊不清,道不出低碳在哪儿,价格还高出一大截,她宁肯选择相对便宜点的产品。

  一些厂家滥竽充数、借题发挥炒作低碳概念,使得不少消费者对购买低碳产品持观望态度。 因地制宜做城市低碳规划

  “要避免打着低碳的概念行高碳之实,首要的是,做低碳、生态的城市规划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一个地方的具体情况。 ”业内人士分析。

  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首批确定在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杭州、厦门、深圳、贵阳、南昌、保定8市开展低碳试点。今年4月底,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开始组织申报第二批低碳试点省区和城市。 “目前我省已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报了将池州市列入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市的请示,以及池州市申报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 ”省发改委环资处有关负责人说。

  “除了社会生活方式的低碳化,低碳城市的建设过程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低碳化。 ”业内人士分析,经济发展低碳化转型的重点在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低碳化。其中,第二产业的能耗强度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所以是瞄准的重点。规划低碳城市时,更应对人口和资源综合考量,避免过度建设,造成建设项目的浪费或公共设施利用率不足,催生泡沫。

  在省发改委指导下,池州市正加快研究制定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探索有利于节能减排和低碳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其现实的一些尝试很能说明问题。 “通过发展绿色低碳工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奠定了良好基础。 ”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说,推进东至香隅化工产业园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程建设,重点培育电子信息(集成电路)产业,引进扶持节能环保产业、低碳绿色产业等。并通过节能建筑、公交出行等一系列措施推广低碳消费和低碳发展观念,通过植树造林,不断增加碳汇。

  低碳技术是实现城市低碳发展的核心,是提升未来城市竞争力的关键。 “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高能耗高排放行业提质改造技术等,都要进行研究和吸收,形成支撑低碳城市建设的技术体系。 ”合肥工业大学有关人士指出,以合肥经济圈为例,在能源结构中,煤的比重较高,应加强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合肥和淮南,煤化工、家电、建材、纺织等高耗能产业占比重较大,要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提质改造技术的研究。 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各方参与

  不同于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关注的是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经济模式,能源供应、生产和消费模式,技术发展、贸易活动、市民和公务管理层的理念和行为等是否体现为低碳化。不同城市可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寻求适合低碳发展的道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低碳城市建设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和协调不同参与主体的利益需求。 ”业内人士分析,比如普通公众、低碳项目开发者等的利益和需求,忽视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基本要求,会导致政策设计变成一纸空文。

  “因此,在政策推行过程中,政府应加强对低碳理念和政策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低碳城市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积极性。 ”省发改委环资处有关负责人说,今年的节能宣传周就是把倡导绿色、节能、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宣传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

  “对低碳产品生产和消费提供税收、贷款、补贴和政府优先采购等多方面优惠,刺激低碳产品生产的同时,鼓励低碳产品的消费,并减少消费者因使用低碳产品增长的开支。 ”业内人士建议,比如推广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节能灯,支持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等。

  当前,很多欧洲国家已着手统计各类商品在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分销、回收处理的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碳足迹,并给超市每件商品都贴上“碳足迹”标签,建立低碳商品认证。

  “国外的做法对我们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有关人士说,不仅要限制高碳企业生产,实行严格的碳排放标准审批措施,而且需要大力推广低碳产品认证制度。

  另一方面,政府作为消费者,其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也有着榜样效应。“因此,在采购过程中,政府应主动向有利于促进低碳城市建设的产品和服务倾斜。 ”业内人士建议。

  “此外,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 ”有专家建议,比如推行污染有奖举报制度,设立实践低碳理念的奖励基金等。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