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城市 >> 低碳城市 >> 正文

探析南昌市低碳发展之路

发布日期:2010/8/22 16:19:18 作者:谢松 出处:南昌日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启动国家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南昌市作为中部唯一、全国8个试点城市之一,承诺将研究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加快建立以低碳减排为特征的产业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降低碳排放程度。对于身处进位赶超关键时期的南昌来说,以低碳发展为引领,正迎来一次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崛起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南昌人第一次全面接触“低碳”是在2009年。当年11月17日,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暨技术博览会在南昌隆重开幕。“大力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提倡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绿色GDP……”大会上通过的《南昌宣言》,在向世人宣告低碳时代到来的同时,也吹响了南昌低碳发展的号角。

   其实,南昌对低碳一直有着特殊的追求。早在新世纪之初,国家作出中部崛起的战略部署后,南昌在省委、省政府以工业化为核心战略、以大开放为主战略的发展指导思想下,确立了打造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两篇文章”的发展目标,立志走“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之路。

    今年2月20日,春节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省市领导与机关干部、部队官兵一道来到南昌的田头路旁,参加新春万人植树活动。南昌市委、市政府为倡导春节长假后上班新风尚,从2002年起,决定节后上班第一天为义务植树日,全市数万干部群众连续9年用植树团拜代替了寒暄拜年,南昌城乡森林覆盖率由此提升了5个百分点。

    为切实推进省委、省政府“一大四小”工程建设,2009年,南昌又启动“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力争到201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绿地率达到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一场更大规模的全民造林运动在南昌兴起。

    与造林绿化同时推进的,是南昌在工业经济发展上的低碳实践。为解决工业污染造成的水环境污染源头,南昌从2002年开始先后投资20多亿元资金,分批对40家大中型企业实行“退城入园”,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环保监管。即便是在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残酷现实下,南昌对新项目也不是“来者不拒”。南昌明确要求:只要工艺落后、对城区环境有严重污染的,不管投资多大一律“婉拒”,并严把设计关,遵循生态理念;严把运行关,要求清洁生产。近年来,已有30多个大项目被南昌“拒之城外”。

    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只追求眼前利益,更不能为今后留下包袱。近十年来,南昌市GDP实现了五年翻一番,工业增加值实现了连续三个三年翻番,财政收入四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在经济发展各项指数持续高位增长的同时,南昌人享有着“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一流的人居环境”。2009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47天,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年化学需氧量减排完成省政府年度计划任务的10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提前实现了“十一五”总量控制在4万吨内的目标。

    生活在南昌的人是如此幸福。从不断生产负氧离子的梅岭国家风景名胜区,到精心打造的千亩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从天香园的都市候鸟,到赣江江心洲上的牛犊;从穿行市内的节能公共汽车,到红谷滩新区居民家门口的免费自行车;从引地下水作为空调冷凝器用水、一年四季循环往复使用的节能新技术,到利用工农业剩余物为原料、生产复合型超强塑木材料的新产品,低碳正不断改变着这座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

    “不给今后留包袱,多为未来创财富”,南昌的决策者和市民群众对低碳发展有着自己的释义。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南昌开启“山江湖”综合开发时代。紧紧围绕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围绕着全省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着全市实施“山江湖”综合开发,南昌正全力以打造大飞机、汽车及零部件、光伏光电、服务外包四大千亿元产业。抓住建设服务外包、“十城万盏”、“十城千辆”三个示范城市的政策机遇,以半导体照明、光伏、服务外包三大产业为重点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有着绿水青山独特优势的英雄城,必将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上有新作为,继续书写新辉煌,创造新业绩。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