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经济 >> 正文

经济低迷冲击绿色步伐 全球碳交易步入低潮

发布日期:2011/12/2 9:59:50 作者:彭国华 出处:南方日报

  记者从近日于广州举行的“中国低碳论坛”上了解到,一直被视为破解全球碳排放迷局的世界碳交易市场开始陷入“停滞”:201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达1420亿美元,尽管市场自2005年以来每年有20%-30%的增长,但2010年碳交易市场却开始出现停滞,基本跟2009年持平,而2011年由于欧洲和美国两大经济体经济状况未能改善,碳交易情况仍未出现好转。近日于南非德班举行的气候会议消息显示,碳市场交易价格出现大幅度回落,其中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价格甚至出现了“腰斩”,跌至每吨6欧元的历史低点。

  一边是全球碳排放总量的逐年上升,一边却是碳交易市场的停滞不前,如何解开碳交易市场的禁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据广东社科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细康介绍,在碳排放权交易出现之前,上世纪70年代一位经济学家将科斯原理引入环境管理当中,90年代成功地引入二氧化硫的控制中。而《京都议定书》签署之后,各国期望以“项目级”的减排交易来帮助发达国家量化协定、进行减排,碳交易市场由此诞生。

  据了解,2005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为数百亿美元,一直至2009年市场规模每年保持20%-30%幅度高速增长,然而2010年市场却出现停滞的现象,止步于约1400亿美元的份额。

  业内专家介绍,去年市场交易的“止步不前”与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不无关系。2010年,受后次贷危机调整、欧债危机频繁冲击及流动性泛滥的影响,世界经济缓慢地复苏,而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预计也将放缓,这进一步影响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参与碳交易市场的积极性。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中心副主任郑爽表示,碳市场运行的基础需要强烈的政策意愿。欧盟在这方面较为领先,而新西兰用了约10年时间才确定碳交易的地位。发展中国家也在努力进入碳交易市场。2009年巴西通过《国家气候变化政策法案》,提出要开创巴西减排市场来实现2020年的减排目标,部分城市也开始进行尝试,而印度也在能效方面建立了一个交易机制,覆盖8个部门和477个企业,目前已完成了400多个企业的目标分配。

  然而,受世界经济大环境低迷的影响,目前发展中国家对碳交易仍停留在畅想与展望阶段,而发达国家碳交易自2005年高速增长以来,开始出现“后续乏力”的现象,这导致全球“绿色步伐”受到一定的冲击。

  近几年,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迅猛发展,也引起了国内各地建立环境交易所的热情。2008年,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相继成立。2009年,武汉、杭州、昆明、深圳等交易所也相继成立。

[1] [2]  下一页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