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志》,宋英杰著,中信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
■本报记者 张晶晶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是许多中国人从小便能背诵的二十四节气歌。它是祖先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不仅服务于农耕,也演变成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习俗与仪式。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最为国人所熟悉的“中国气象先生”、《新闻联播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宋英杰,用十年的时间,为二十四节气写志。
这本《二十四节气志》在今年10月正式与读者见面,纯白色封面、28万字、近400页,内容饱满扎实,详尽讲述了二十四个节气背后的故事,不仅有历史、文化的考证和解读,更有宋英杰基于20多年气象工作与科研基础上的专业论证。无论是气象专家还是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爱好者,又或是完全没有基础的“小白”,都可以从中得到丰富的信息。
不少人曾问过宋英杰,是不是看准了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风口”,推出了这本书。其实从宋英杰儿时起,他已是二十四节气的“粉丝”,从小就喜欢物候观测;后来就读气象专业、在中央气象台工作,更是注意从专业角度积累相关的知识,十年前他就决心写一部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专著。所以当出版社编辑找上门来、问宋英杰是否考虑写一部跟节气相关的书时,他拿出了一份80万字厚厚的书稿。
这显然超过了市场上大部分科普书的体量,最后宋英杰也不得不作了一个割舍。“那就先砍一半吧。”对这部心血之作,宋英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说自己的要求就一个:用科学印证文化。这与大部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书籍“用文化梳理文化”的思路截然不同。“用科学印证文化”7个字翻译之后正如封底写的那句话:“二十四节气是‘未完待续’的文化。我们的传承,不是只从古籍中寻章摘句,还要留下这个时代对她的独特贡献。使她,充盈着科学的雨露,洋溢着文化的馨香;使她,既在我们的居家日常,也是我们的诗和远方。”
总的来看,《二十四节气志》是一部结合了“文化+大数据+气象科学”的节气百科,既传承了华夏祖先的智慧,更用现代的海量数据对节气做了验证与解读。知名收藏家马未都评价《二十四节气志》“笔触细腻、抽丝剥茧、环环相扣”,提出让自己感动的,不仅是宋英杰笔下的知识,更是他“畏天悯人的学者情怀”。
申遗成功之后,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一度成为热议话题。大家不断思考,如何让这门古老的科学,与现代人紧张快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再度“活”起来。
针对这个问题,宋英杰认为:要传承,更要发展。“我们现在提倡传承二十四节气,但这只是个基础,如果光传下来、把故纸堆中的文字拿来,那是传承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历史上各朝各代都对二十四节气作了自己的解读和发展,那我们这个时代是不是也应该为二十四节气作出一点独特的贡献呢?”
于是,他进行了许多基于大数据的计算,书中看似简单的一幅图表,往往都是基于几十年海量数据的计算结果。同行感慨于他的全心付出,读者则着迷于这些新知识。他以现代人的视角,不仅描绘气候特征,更如实展现这个时代的气候变化,践行着“用科学印证文化”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