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正文

罗霞代表:研究雾霾成因需要联合攻关

Eedu.org.cn 作者:王延斌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3/13
摘要: 罗霞代表建议“成立专门的雾霾科研组织,从根本上和源头上对雾霾的形成机理、治理措施、影响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导雾霾治理工作。”

    “如果有科研团队能够把雾霾的形成机理和危害性真正研究透,提出更有效的应对良策,我们愿意拿出总理预备费给予重奖!”这是李克强总理在陕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对中科院院士周卫健代表发言的回应。周卫健的建议是集中多学科科学家攻克“我国北方雾霾的成因、发展趋势、环境影响与应对”研究项目。

    本次两会,致公党中央委员罗霞代表提交的建议与周卫健的观点类似却更细,她建议“成立专门的雾霾科研组织,从根本上和源头上对雾霾的形成机理、治理措施、影响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导雾霾治理工作。”

    罗霞介绍,煤炭燃烧、工矿冶炼、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人类活动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这是目前社会领域形成的普遍认识,然而对于这些因素形成雾霾的机理,对雾霾形成所占的比重却依旧不清楚。部分地方为了治理雾霾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大量的关停企业,大面积的限制机动车出行,然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雾霾问题,反而付出了巨大的社会经济代价。

    “我们还没有从根本上对我国的雾霾来源、成因、治理形成一套基础的、科学的、系统的理论研究体系,以指导我们的政策制定和污染防治工作。”罗霞认为,“我们应该成立专门的科研机构,开展基础性的理论研究。”

    罗霞建议,国家以高校、科研院等机构为依托,成立专门的雾霾科研组织。对雾霾展开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的理论研究工作,从根本上和源头上对雾霾的形成机理、治理措施、影响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一套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指导我国的雾霾治理工作。同时,她建议国家划拨雾霾研究工作的专项基金,加大科研的资金投入力度,合理的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积极广泛的鼓励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对科研成果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保持该研究领域的活跃性、持续性、长期性。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5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