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进振兴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进振兴
http://www.eedu.org.cn    作者:李向平 陈…    资讯来源:辽宁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11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辽宁老工业基地进入了全面振兴的加速期。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工业企业联合重组步伐加快。绝大多数列入改革范围的国有大型工业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改制企业的国有股比重下降到50%以下;列入改革范围的国有中小型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以及政策性破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辽宁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已经占到全省经济总量的一半。工业企业联合重组步伐加快,超过1/3的地方国有大型企业与中直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进行了战略性重组。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在国债项目支持下有效推动了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重大装备制造业国产化进程,辽宁的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新进展,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阜新市的城市转型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产品加工作为接续替代产业基本形成规模,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了群众生活的部分困难。煤炭沉陷区的治理工程陆续开工建设,大规模开展了棚户区治理改造工程,使上百万产业工人喜迁新居。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结束,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基本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开始在农村进行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并取得积极成果。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外商进入步伐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辽宁的国债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民间投资均呈现大幅度增长的态势,从而使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也有所提高。国债投资的结构优化作用显著,重点在石化、钢铁、重大装备、造船、汽车和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医药等领域安排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改造专项资金,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民间投资也呈现活跃态势,2004年——— 2006年非国有投资达7000多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43.1%和40.9%,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提高到68.8%。

  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实施振兴战略以来,辽宁就业人数开始出现上升势头,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无论从绝对数还是比重来看,都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6年辽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370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同比增长13.9%,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8个百分点。继2004年出现了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的局面后,2006年农民收入增长率达到9%,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6个百分点。

  布局调整与环境治理密切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创了东北振兴的新兴增长极,将产业布局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取得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效益。原国有重点煤矿历史遗留的采煤沉陷区经过几年的治理,部分矿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并为城市发展和农业生产增加了土地供给。启动了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开始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等一系列生态建设重大工程。通过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防护林,实施湿地保护、土地盐渍化防治及江河流域治理等措施,使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森林资源有了快速增长,水土流失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理,土地沙漠化状况得到初步改善。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老工业基地振兴,关键就在于,它是从局部入手解决总体性问题,而不是仅就局部抓局部;是从问题的系统联系出发制定政策,而不是孤立的就事论事;是立足全国和谐发展需要,在统筹东北区域经济社会整体振兴的基础上,实施配套的全面振兴政策。因此,完善和设计进一步促进振兴的方针,寻找解决现存问题的思路和对策,都应当基于总体规划、系统联系、配套实施和全面振兴的思想方针,远近统筹,长短结合,系统权衡,兼顾单项政策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自然环境方方面面产生的整体效应。

  平衡投资技术结构,提高投资吸纳就业能力。政府应当在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和提升区域长远竞争力之间作出权衡,引导投资增加就业含量,而把投资是否需要更高的技术含量这个问题留给企业和市场来选择。目前,政府向社会提供一些公益性岗位,目的是创造更多的就业,这是一个不错的对策。但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需要较多的财政投入,单靠政府购买难以解决全局性就业问题,更应当注重通过引导投资提升就业含量的政策来扩大就业。许多振兴项目的投资是由政府贴息的,对此政府首先应权衡投资的技术含量和就业含量,提出最低就业含量的要求,在项目选择上落实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兼顾的方针。

  加快不良资产存量证券化进程,不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由于政府和银行界的共同努力,辽宁地区处理不良资产取得了一定成效,很多国有企业的呆坏账被核销,不良贷款率开始下降。必须把消化不良资产与企业的重组结合起来。建议:尝试允许地方政府发行特殊债券,专门用于补充和配套解决不良贷款存量的处理问题;严格控制增量不良资产,项目建设必须由规范的市场主体负全责,防止政府部门越俎代庖;处理不良贷款,要以企业重组为前提,不能进行重组的企业将没有资格从银行获得新的贷款。

  尽快构建东北地区协调合作的框架和平台,提高投资项目和政策安排的区域经济效应。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是一个大区域振兴的整体战略,特别是辽宁“五点一线”开发需要以东北广大区域为经济腹地,更需要以东北区域经济合作为支撑。建议在东北地区振兴办的协调下,建立东北地区合作和协调的组织框架,沟通振兴项目的统筹设计,特别是增强省际合作的项目和规划,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在这个框架下,一些各省独立实施的项目可以在整个地区进行配套项目的招标,这样既可以满足项目投资的商业化运作需要,又能尽可能地放大项目对本地区的经济影响。利用这个框架,还可以在对外招商、企业重组、产业集群的构建等方面进行深度的合作。通过规划、项目招投标、配套生产、技术合作,建立新型的东北地区分工与合作体系,增强整个地区的工业竞争力。

  发展民营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现在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瓶颈,需要寻找突破的途径。中小企业发展是个世界性问题。日本是依托于大企业的委托配套加工来使中小企业获得发展的机会,而辽宁的中小企业一般还没有与大企业建立起稳定的联系,也不像南方的民营企业那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私人的资本积累规模。由于中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一般规模较大,过于强调规模经济,很少会向分散的中小企业提供所需的融资,因此,基础薄弱的辽宁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突破这个瓶颈的办法应当是发展民营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除此之外,中小企业也应形成各种联合型的组织,加强与大企业的联系,并与后者形成稳定关系和交易合作的网络,逐渐地发展出新型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产业组织关系。

  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保护密切结合起来,搞好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不宜分区实施,应从加大大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角度出发统筹安排。建议继续实施一批对改善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重点建设工程,扭转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使生态建设由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向治理大于破坏阶段转变。要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森林与草场恢复、重化工业污染、土地沙化退化等影响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重点领域开展综合治理与保护,不断改善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要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战略转化成具体推动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形成政策保障、法律保障、资金保障和技术保障,提升公众的生态环境安全意识,建立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长效机制。地方政府也应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增加地方公共财政对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投入,改变有关职能部门不作为或不充分作为的状态,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提供更加积极有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以科学发展引领青山生态工业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06天津经济
    “绿色清单”彰现科学发展理
    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运行
    “珠海模式”受关注 超前规划
    以新资源观实现科学发展(一
    南方观察:科学发展呼唤“环
    生态市走出科学发展新路
    各界人士纵论科学发展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