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天然气:中国未来能源新秀 | ||||||||
作者:姜明宇 刘… 资讯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2-22 | ||||||||
发达国家调整能源政策 发达国家经济经过80年代和90年代的大幅度调整,能耗高的产业比重逐步下降,新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减少,高科技节能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天然气为替代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进口能源费用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对通货膨胀压力和经济增长的阻滞作用相对减弱。 美国:重视天然气消费,支持企业海外油气勘探开发。美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大国,1998年美国石油量达8.52亿吨。为了减轻石油在美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20多年来,美国在能源消费多样化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增加天然气、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其中尤以增加天然气消费最为明显。1998年天然气消费量达6124亿立方米,占世界消费量的27.3%,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气消费国。近10年间,美国的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长1.22%,石油消费年均增长仅为0.68%,而天然气消费却以年均1.66%的速度增长,是石油增长速度的2.44倍,到1998年美国天然气消费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已经达到25.7%,石油消费则从1988年的41.9%逐步下降到1998年的39.6%。 从8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就积极支持大石油公司从事国际石油、天然气和煤层的勘探与开发。因此许多美国大石油公司纷纷把投资和勘探的重点转移到国外。目前美国阿莫科石油集团(BAPmoco)正计划投资100亿美元开发俄罗斯的科维特金天然气田。 日本: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千方百计节约能源。1973年世界发生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对日本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节约能源”、“摆脱石油”、“发展替代能源政策”,实施了关于《开发、利用替代石油能源促进法》,在大城市、企业以及有环保要求的地区,都要求用天然气来代替石油。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比重增长了3.5倍,石油的比重却从1982年的61.9%下降到目前的45%左右。为了节约能源,日本努力压缩能耗高的产业或者向海外转移,扩大高技术产业,在产品中推行“轻、薄、短”技术目标,使产业结构向节约能源型、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型转变。虽然经济不断增长,但对能源的需求几乎没有出现多少增长,随着节能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目前,日本正筹划利用所积累的节能技术、石油替代技术等进行国际合作。 西欧:限制煤炭消费,广辟天然气供应来源。西欧是世界上主要能源消费区之一,能源供应的安全性是其最关心的问题,为保证对能源进口的安全性,欧共体时期就制定了2000年能源计划,建立“内部能源市场”,各国在其能源结构中,越来越重视天然气的发展。预计今年天然气的进口量将占能源进口总量的40%以上,将能源消耗总量中的煤炭消费比例限制在40%以内。广辟天然气供应来源,一是进一步寻求增加俄罗斯天然气进口量;二是加大投资力度,同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共同开发北海天然气;三是制定欧盟内部天然气供应的保障机制。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阶段,传统经济所占比重大,国民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大约是发达国家的3倍,经济的增长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将依赖能源消费的线性增长。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已经完成了固体能源(煤炭)向液体能源(石油)转化,而今又在向气体能源(天然气、煤气)转化过程中,我国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比重仍占75%左右。煤炭的大量消费严重地破坏着环境,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同时,在大城市以汽车尾气排放为主要污染源的空气污染,又成为人们头痛的问题。因此,21世纪前期我国能源发展的重点将致力于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并向深层次发展。 我国从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预计今年进口量将达7000万吨,石油供应格局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具备以石油为主的先天条件,我国经济发展受世界石油市场波动的影响将不可避免。但是,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经理马富才介绍:截至1999年底,我国内陆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达2.2万亿立方米,并以年均1000亿立方米的探明储量增加。在能源结构调整上选择“油、气并重”的能源发展战略。1998年9月国家召开了“全国天然气利用规划工作会议”,按照“两个资源(即国内、国外)”、“三个市场(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思路,启动“十五”天然气利用规划,其中把城市中的公交车和出租车改烧天然气为代用燃料的“清洁汽车行动”作为重点之一,在京、津、沪及哈尔滨等12个大城市进行试点,其中,京、津、沪、穗、西安、成都等城市推广代用燃料汽车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根据“全国清洁燃料汽车领导小组”在1999年4月《清洁汽车行动实施办法》中提出的目标,2000年全国清洁汽车保有量要达到8万辆,到2005年计划达到30万辆。 与世界天然气平均消费水平相比,1998年我国人均天然气消费量为17.9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消费量的4.6%,据预测,未来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天然气将占6%,是目前的3倍多,年需求量将达600多亿立方米,天然气工业化开发利用,将对钢铁、石油化工、建材以及热电等相关行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下世纪初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第二届中国环境大使评选情况 中国投入巨资治理环境 未来二十年我国资源吃紧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科学考察 中国启动“国家环境友好工程 第四届中国国际民间环境组织 中国发展最迫切需要转变经济 陆佑楣院士表示:我国还有3亿 首次中国民间环保NGO搜索行动 “林纸一体化”渐成大势 中国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