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上海2.5万只大闸蟹放归长江口修复生态 | ||||||||
作者:张建松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2004-12-22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2-22 | ||||||||
本报讯 经过近两年的精心培育和严格筛选,2.5万只中华绒螯蟹亲蟹(即人们熟悉的大闸蟹)日前被放归长江口,以补充长江口地区濒临衰竭的中华绒螯蟹种群资源,修复长江口遭受严重破坏的水生生态系统。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长江口航道建设有限公司和上海市渔政监督管理处共同组织的这次中华绒螯蟹亲蟹试验性增殖放流活动,是已经开展了4年的“长江口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的一部分,今年已是第四次放流。前3次放流的是中华鲟、牡蛎和底栖生物群落。 据介绍,长江口地区是中华绒螯蟹的主要繁殖场,以往每年秋冬之交,在淡水里长大成年的亲蟹就洄游到长江口咸淡水的交汇区交配繁殖,到来年五六月,孵化而成的蟹苗又随潮溯江而上,入湖泊河汊穴居生长。但目前长江口蟹苗资源由于各种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特别是由于建坝的影响,大量蟹苗已无法进入长江干流及支流生殖繁衍,再加上河口污染以及“竭泽而渔”式的捕捞,使长江口的天然蟹苗资源几近枯竭。现在人们所吃的大闸蟹,几乎全部都是人工养殖的。 本次放流的2.5万只成年亲蟹,也是从江苏阳澄湖里选种进行人工培育的。在放归长江口之前,这批中华绒螯蟹都经过了严格的体检,以保证其品种的纯正,此外雄雌也进行了合理的搭配。专家估计,在正常的自然条件下,这批放流的亲蟹将可提高常年长江口蟹苗产量的10~20%。与人工培育的蟹苗相比,经过了风浪考验的天然蟹苗品种将更为优良。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控制污染总量上海包产到户 第二届中国环保博览会月底将 上海浦东以环境为发展基础 环 上海建立生态科技创基地 崇明 上海立新规整治环保“顽疾” 为了一个“伟大的希望” 不需埋电缆不需用电 上海宝山 十万屋顶发电计划惊醒上海 住宅穿上节能“衣” 长三角地 上海“3分钱策略”巧治“白色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