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江苏谋求“绿色GDP” | ||||||||
作者:田享华 资讯来源:北京青年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7 | ||||||||
到2010年,江苏将在68个重点项目上,投资2380亿元,打造一个生态省 “到2010年,江苏省将在68个重点项目上,投资2380亿元,把江苏省打造成一个生态省。”江苏省环保厅自然生态保护处一位官员昨天(5日)透露。 2003年,江苏省实现生产总值12451.8亿元,比2002年增长1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位列全国各省第二;2004年GDP预计比2003年增长13%左右。 本报记者日前致电江苏省环保局,该局计划财务处有关人士说:“我们没有作过江苏GDP增长中的代价分析,目前上级领导部门也未有类似的指示。” 记者于近日通过参考江苏省统计信息网和中国自然资源数据库等资料,作了一次《江苏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 “能源依赖外调、耕地面积减少是长三角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 上海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陈维教授表示,“长三角地区可开发的土地都快用尽了,必须尽快转变生产方式。” “江苏每亿元GDP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比例在全国来讲并不算高,但由于江苏省GDP总量较高,因此其产生的污染量的绝对值也相应较高。”陈维认为,江苏省的GDP位列全国各省第二,因此可以成为提高效率、降低污染的范本。 有学者认为,虽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明显,但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能源消费量情况不算最糟。根据中国自然资源数据库的信息,1999年江苏省的能源消费总量为8164万吨标准煤当量,平均每亿美元GDP消耗的能源为8.27万吨标准煤当量。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GDP创造过程中付出巨大代价的主要原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损耗和生态环境难以承载。 先进经验是: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公共资源管理制度改革。 陈维认为,“GDP增长过程的代价分析报告”固然对提高科学发展观有帮助,但关键在于落到实处。他表示,绿色GDP还是个理想,西方发达国家在其发展的某一阶段环境与经济的矛盾也很尖锐。 本报记者发自上海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江苏沿海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 江苏设立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 “允许GDP负增长”透露出了什 中国不会放弃“绿色GDP”计划 江苏四市冲刺国家生态市 从“环保风暴”到“绿色GDP” 李德水:建立绿色GDP需要很长 广东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绿色 江苏酝酿建设"阳光三峡" 太阳 酸雨频发 江苏17个脱硫项目仍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