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评论:防渗听证会能否决定圆明园命运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评论:防渗听证会能否决定圆明园命运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北京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14
 

  备受社会关注的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昨天在北京举行。与以往一些旨在为某种公共行为(如涨价)增强“合法性”的听证会相比,这次会议无论是提起动议和确定代表名单,还是现场组织及公共关系的处理,很多方面都体现了相当的进步,可以说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听证会。

  通过新华网和人民网对听证会的现场直播,人们欣赏到了预料中的争执双方唇枪舌剑激烈争辩的精彩场面,有的代表发言火药味十足,矛头直指对方“要害”,以至于主持人不得不临时插话,强调这是听证会而不是辩论会,代表只需阐述自己的观点,不要与其他发言者发生正面冲突。一场听证会如果开成了辩论会,至少不能说是一件坏事。但无论是听证会还是辩论会,场面如何精彩本身不是目的,人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听证会结束后组织者要形成公开的听证报告,其中应该有对听证会涉及的一些重要问题的概括与提炼,还应该有一些基本的结论性意见。接下去人们还要关心听证会上有关方面代表的批评建议以及听证会报告中的结论性意见,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对最终决策构成实质性影响。

  此次听证会之所以召开,其直接动因是社会公众对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工程提出了激烈批评,认为此举严重违反了科学规律和科学常识,严重破坏了圆明园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听证会上,代表的话题不断从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本身,扩大到以“基本恢复原貌”为目的的圆明园整治规划,再扩大到圆明园的功能定位和未来走向等宏观问题。有的代表还明确提出,应当追究圆明园防渗工程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等等。尽管这些问题多少有些偏离主题,但它们的重要性却是毫无疑义的。毕竟圆明园管理处未经必要程序就在湖底铺设防渗膜,不是一个简单和孤立的事件,听证会没有严格就事论事,而是以点带面,由此及彼,从一个具体工程的是非问题延伸到事关社会公共资源的决策问题,会议的价值由此得到了丰富和提升,组织者在形成听证报告的时候,应当对这些“偏离”了主题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一场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环境影响听证会上,圆明园管理处作为被审视和质疑的一方,其力量与声势均处于相对劣势,这样的情形是可以想见的。但即便由圆明园管理处自己组织一场听证会,只要他们不以“立场对错”的标准挑选参会代表,其结果是否一定会比环保总局的听证会对他们更有利,恐怕也是一个未知数。不过为了公平起见,建议针对包括湖底防渗工程在内的圆明园遗址整治规划,接下来应该由国家文物局出面组织一场听证会,探讨这个整治规划是否科学,是否有利于保护文物,整治工程是否已经对文物造成了建设性破坏。还应该由北京市人大或全国人大出面组织另一场听证会,探讨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是否程序违法,探讨如何调整、改革最终理顺圆明园的管理体制,等等。后一场听证会上形成的结论性意见,应该提交人大机关审议表决,一旦通过就具有法律效力,圆明园的管理机关必须无条件执行。

  单单一场环境影响听证会,也许尚不能立即对圆明园防渗工程判处“死刑”,但它毕竟唤起了公众的参与热情,启动了一个对圆明园命运的公共决策程序,可谓功莫大焉。圆明园防渗事件将如何收场,公众且拭目以待。

 

资讯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圆明园防渗工程过了环保关
    我国启动"三江源"生态环境保
    首批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颁发
    “污染大省”山西启动“蓝天
    呼伦贝尔草原的达赉湖湿地将
    圆明园“数字重建”有望在今
    守望家园:圆明园,为何如此
    圆明园整改工程准备就绪 防渗
    新京报:圆明园之争历史不能
    圆明园整改仍无动静 防渗湖底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