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广东掀起环保风暴 企业命运两重天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广东掀起环保风暴 企业命运两重天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26

 

  近日,广东省召开全省环境监督执法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重点加强工业园区、重污染行业、重点污染源监管,实现工业进园、产业入区、集中治污、源头控制,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广东对于优质环境的迫切诉求已经彰显无遗。

  记者了解到,这次会议要求广东各地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和《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严把环保准入关,严格控制新污染。之后,东省环保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意见》,要求凡是不符合国家和广东省产业政策、发展规划、环境标准以及清洁生产要求的项目,各级环保局不得批准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至此,一场环保风暴席卷广东各个角落。

  地方政府“无地之痒”

  政策的成效最终表现在地方的执行上。“地方政府已经表示将积极配合广东省的统一部署。”对于广东省此次整顿,广东省环保局调控处的周处长向记者表示,这是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对地方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与地方政府部门态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广东省的一些地方目前已经无地可批,工业进园、产业入区面临着巨大的土地瓶颈,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东莞、佛山等发达地区纷纷寻求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以应对土地资源异常缺乏的困境。从2004年开始,东莞对水泥行业加大了调整力度,分阶段地关闭了一些水泥厂。对相关政策中未明确不允许开办的企业,在关闭后给予补偿,水泥厂获赔500万元,砖厂获赔50万元。

  佛山则以陶瓷、布匹为突破口,寻求后续发展之路。目前,佛山西樵布匹市场已形成产业集聚,成为国际化产业基地,既解决了环保问题,也形成了完整高效的产业链条。在政府制度供给和配套服务上大力提倡西樵“一个平台五大支柱”模式,即建立产业创新平台和产品研发体系、检测和质量认证体系、教育和培训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电子商务与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

  “对于缺地少地的地方,产业实现规模化是大势所趋。”周处长认为。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广东,一些有实力的地方政府在具体招商引资项目中,规定了对政策变化引起的损失会给予企业补偿,为政策变动预留了空间。

  企业命运两重天

  任何政策的出台都将改变现有的利益格局。今年1月24日,东莞市中堂镇招利水泥厂、东源水泥厂顺利通过了东莞市水泥整治办和东莞市财政局的验收。至此,东莞市首批关闭的34家水泥生产企业已全部拆除完毕,除东莞华润水泥厂外,余下的14家水泥企业将作为第二批,于2005年12月31日前关闭。

  据东莞市水泥协会预测,水泥企业的关闭将导致市场出现1000万吨的水泥缺口,水泥价格将会上涨。记者联系了被保留下来的东莞华润水泥厂,厂办有关负责人称:“东莞市对水泥行业的调整为我们带来了机遇。华润将严格依照有关环保指标进行生产。”

  对于关闭企业这种处理方式,周处长表示:“在关闭污染企业的同时,还将把部分产业转移到山区,即广东东西两地经济欠发达地区。”他表示,这是广东省本届政府两年来调研后作出的决定,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全面铺开,这需要土地部门、经贸部门等方面的通力合作。

  事实上,产业向山区转移也就意味着部分污染企业搬迁到山区,不可避免地会改变“青山绿水”的面貌。这样的治理方式到目前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对此,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认为,不同地区发展阶段是有所区别的。

  齐建国表示,山东对造纸工业进行了调整,年产5万吨的纸厂限期升级到年产20万吨,否则,一律关闭。结果不仅减少了污染排放,还吸引了外部资本的进入,使资本得以集聚。“但河南就不能采用这样的政策,因为政府资本实力还不足、吸引外部资金进入的环境较差、技术积累还不够,这使得河南的关注重点依然是就业问题以及经济发展问题”。

  政策需务实

  广东的环境诉求是在国家提倡循环经济的大环境下诞生的,这对于刚刚接触循环经济的我国政府来说是十分有益的尝试。齐建国认为:“广东的做法或许还称不上经验,但这种尝试是值得肯定的。”周处长也表示:“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记者了解到,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正处于项目的论证、实施阶段,而西部欠发达地区还处于概念上的讨论阶段。“这是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引起的差别。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优先将成为社会认识的主流,经济发展滞后,经济优先将成为社会认识的主流。”齐建国说。

  事实上,这次调整对于那些规模比较小的企业来说,政府处于强势地位,企业则面临着政府推动升级改造,或者被淘汰出局的严酷局面。“这需要国家加大资金投入,无论是出于对企业的扶持,还是从长远发展考虑,这是一种必然趋势。同时,制定的政策要务实,要设定阶段性目标。根据全国各地的不同情况,应有所区别,避免政策的强行推进,将企业推到举步维艰的境地。”齐建国认为。

 

资讯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首次“环保一票否决” 辽宁掀
    严防污染企业向西部转移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提高企业
    第二轮“环保风暴”以刑事处
    节能降耗看广东:万元GDP广东
    污染企业“西进下乡”现象值
    欧盟执行环保指令 国内企业喜
    粤“十一五”严控水污染
    危险废弃物处置遇尴尬 企业不
    广东亮出“十五”环保成绩单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